高鴻鈞:讓科學家安下心來潛心科研

央視網消息:5月30日,中國科學院高鴻鈞院士以“原子尺度上‘小分子機器’在固體表面的構築與物性調控”項目獲陳嘉庚數理科學獎。

“民族強科技必須要強,我們很高興在這樣一個大好形勢下面,國家高度重視,我們能開展相應的科技創新方面的工作。”高鴻鈞說。

作為一名科學家的同時,高鴻鈞還有著另外一個身份: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既在一線做科研,又從事科技管理工作,高鴻鈞深知一線科學家最需要的是什麼。

“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高鴻鈞對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感觸頗深。他坦言,在現在的環境下,科學家要獲得科研經費資助、職業上的晉升等,大都需要論文數量等一些指標性的東西,導致科學家無法靜下心來,解決重大科學問題。

“要在評估評價體系的建設裡營造一種寬鬆的氛圍,不要有那麼多指標,那麼多框框,讓他們安下心來潛心科研,真正為一些重大的科技目標或者技術目標去做科研。”

2017年,中科院啟動了“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首批400多位拔尖科學家得到了“持續穩定”的支持。這對拔尖科學家去衝擊國際重點科研目標,無疑是“雪中送炭”。

“經費缺口少的時候少量支持,經費缺口多的時候,給他多的支持,不缺的時候暫時不支持。”在考核方面高鴻鈞也表示“淡化考核”,“這些拔尖科學家都是各個單位或著名學者推薦上來,經過專家評審,才給出支持決定的人,“他們是愛國的,是勤奮努力的,又有良好科研基礎,你給他這個支持他自然會以最大的努力去獲得最大的科研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