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戰整條東線的第四裝甲集團軍,一直堅持至1945年5月才最終投降

第四裝甲集團軍1943年11月前資料:

1943年11月,經過一系列的防禦作戰,第四裝甲集團軍最終退守到了德國人在1941年然蘇聯蒙受了巨大屈辱的基輔,蘇德雙方在這座1941年曾經激烈交火的城市,又展開了一次激烈的爭奪。1943年11月3日,大戰拉開了序幕,第四集團軍在遭受了蘇聯方面猛烈的炮擊之後,擊退了兩個蘇聯集團軍的第一波衝擊,牢牢的守住了陣地,但11月4日,蘇聯方面發動了規模更大的衝鋒,第四裝甲集團軍被迫從自己的防線撤退,至11月6日,德國軍隊已經完全被趕出了基輔。而士氣旺盛的蘇聯軍隊,則繼續向前推進,意圖切斷 與 的鐵路連接線路。至11月7日,蘇聯的突擊部隊已經到達關鍵的鐵路節點——距基輔西南50公里的法斯托夫。

征戰整條東線的第四裝甲集團軍,一直堅持至1945年5月才最終投降

一隊德軍士兵路過一輛深陷泥濘的蘇聯坦克

深知利害的德國人自然不甘心戰役的失敗,由於丟失該地甚至有著被包圍大量部隊的危險,危急的狀況甚至逼迫的對士兵訓練時長有著嚴格要求的德國人,將沒有經過充分訓練的,人員和裝備都沒有達到滿編狀態的裝甲部隊都填到了戰場之中,德國的激烈抵抗最終阻滯了蘇聯方面的進攻,陷入困境的第四裝甲集團軍最終將戰局拖入到11月底,翻漿的戰場讓雙方的裝甲軍團放棄了相互衝擊,第四裝甲集團軍得到了難得的喘息時間。

征戰整條東線的第四裝甲集團軍,一直堅持至1945年5月才最終投降

行進中的德國部隊

12月5日,在道路結冰之後,德國人率先發起了突襲,給蘇聯軍隊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此時此刻,雙方可以說是勢均力敵,誰都無法突破對方的防線,12月底,精疲力盡的雙方再次偃旗息鼓,基輔會戰宣告結束,德國人守住了對自己至關重要的鐵路線,南方集團軍群也避免了被包圍的命運,幾天之後,隸屬於第四裝甲集團軍的第48裝甲軍被拉出了戰場進行修整和補充,而蘇聯人則恰到好處的發動了“第聶伯——喀爾巴阡”攻勢,結果最終導致了德國人的防線崩潰,至1944年1月,德國人完全被擊退至1939年的德波邊界。

征戰整條東線的第四裝甲集團軍,一直堅持至1945年5月才最終投降

戰場上被擊毀的德國武器裝備

而第四裝甲集團軍,則在烏克蘭西部的平斯克沼澤,一直堅持到1944年7月,一直到蘇聯方面發動了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勢,而此時的第四裝甲集團軍也伴隨著德國集團軍群名稱的變更,成為了 群麾下的部隊,此時和其一起並肩戰鬥的還有德國人的老牌裝甲勁旅第一裝甲集團軍,然而此時的德國軍隊早已經是江河日下,集中了兩個裝甲集團軍的德國軍隊,在人數佔優的情況下,但是裝甲車輛明顯不足的情況下,無法抵擋2倍於己的蘇聯裝甲兵團的衝擊,至8月15日,德國人的減員已經達到了四分之一,雖然在損失上和蘇聯人差不多,但是該次戰役對無兵可用的德國,造成的損失卻是無法彌補的。蘇聯人在該次攻勢中,將第四裝甲集團軍成功的逼退至維斯瓦河西岸。

征戰整條東線的第四裝甲集團軍,一直堅持至1945年5月才最終投降

戰場上發動突擊的蘇聯裝甲部隊

第四裝甲集團軍在維斯瓦地區,又一次經歷了德國集團軍群大規模的調整, 麾下的第四集團軍群,在維斯瓦河西岸一直踞守至1945年1月,結果在1月17日蘇聯對第四裝甲集團軍陣地的攻勢之中,第四裝甲集團軍又一次承受了巨大的損失,至2月份蘇聯方面的攻勢暫停,第四裝甲集團軍珍貴的裝甲部隊的損失已經接近一半,精疲力盡的第四裝甲集團軍與蘇聯軍隊一直鏖戰到4月16日,最後被壓縮到了第九集團軍的防區之內,與第九集團軍一起被包圍了8萬人,被包圍的部隊一少部分向西突圍投降了美國軍隊,而一大部分則被追擊到德勒斯頓的奧爾山,負隅頑抗至45年5月初,才最終向蘇聯軍隊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