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專欄: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进专栏: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片冰心在玉壺

文/王進

昨天是穀雨,陰沉沉的天空中烏雲壓低了雲層,像是黑色的墨汁,把西邊的半邊天染黑,響了幾聲春雷後,雨點便急促地從天而降,縣城廣場東邊高大挺拔的白楊樹上泛著紅點的花序,在春雨的淋浴掉落了一地,似一串串毛毛蟲,又像是酣睡的蠶寶寶,高原小城裡的春天就這樣姍姍來遲了。

化隆縣的四月天,除了幾個川水鄉鎮春意盎然,楊柳依依、鳥語花香外,大多數地方看不到綠色,但農田裡勤勞的村民們開始忙碌起來了,有小心翼翼鋪地膜的,迎著風在田地揚糞的,開著拖拉機耕田的,被春風吹醒的大地,在質樸敦厚的鄉親們的勞作聲中,顯得生氣勃勃、流光溢彩,萬象更新的春天給田地裡播種的農民帶來了新的希望。縣上宣傳中央1號文件和十九大精神的宣講組,也帶著宣傳資料來到田間地頭,給農民朋友們宣傳黨的惠民政策、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而跟著宣講幹部一起走村串戶的還有很多精準扶貧村的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按照省委的統一安排,第一批選派到貧困村的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已經在村上工作了兩年多,為加強精準扶貧的力度,早日讓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第一批選派的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要進行更換。

4月份是第一批第一書記幫助新任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熟悉精準扶貧工作和村情的一個月,也是第一批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在村裡生活的最後一個月,回想起在貧困村裡和群眾一起生活和奮鬥的兩年多時間,在化隆山大溝深的這片土地上工作和生活的情景,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們不禁百感交際、熱淚盈眶,兩年多的精準扶貧不僅完成了建檔貧困戶核實、產業扶持、結對認親、美麗鄉村建設、易地搬遷、雨露計劃等實際工作,還和村裡的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面對貧困群眾行路難、上學難、吃水難、就醫難、就業難、娶妻難、通信難的現實困難,你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這場偉大的脫貧攻堅戰猶如抗爭時期全國人民共同奮鬥,趕走日本侵略者的抗日戰爭一樣,在人民群眾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付出的真情和奉獻、堅定和執著、熱情和實幹、大愛和無私深深感動著每一位鄉村百姓,也感動著每一戶貧困群眾。

第一書記辛彭在山卡拉村裡和貧困村裡一住就是兩年多,即使是在春節假期裡還惦記著村裡的貧困群眾,大年初一他冒著風雪,穿著厚厚的軍大衣來到山卡拉村和群眾一起過春節,還慰問了村裡幾戶老黨員和困難群眾,著實讓群眾稱讚不已。而第一書記馬永華在自己腰椎鍵盤突出的嚴重病情下,堅持戰鬥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村裡的貧困戶看到她拖著有病的身體在工作,非常的不忍心,就把自己家裡養的大公雞送給她,讓她補補身子,被她婉言拒絕了。在昂思多玉麥街新村的社火表演上,村裡的群眾自發地演唱起了村民們自編自唱的《十二月》,真實地描寫了第一書記張海生一年(十二個月)的工作和生活,唱詞中不僅表達了對駐村第一書記張海生的依戀,更是把他那種舍小家顧大家,心繫貧困群眾,忘我工作的精神表達了出來。在牙什尕鎮哇爾江村,藏族群眾更是用唱酒麴的形式,把第一書記劉永平和黨的好政策唱了出來,村裡的藏族、回族群眾還把一面寫著“一心一意真扶貧,紮紮實實辦實事”的旌旗送到他的工作單位。這種真情實意的表達也讓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非常感動,更加堅定了他們搞好精準扶貧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來到化隆的貧困村只有兩年多時間,也許兩年時間在人的一生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在這片包含深情的土地上,兩年時間裡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把貧困村當成自己的家,把貧困群眾當成自己的親戚,在脫貧攻堅的偉大戰場上,上演了一幕幕精彩感人的故事,你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實際行動履行了一位第一書記的職責和責任,用群眾的滿意和稱讚為自己的扶貧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化隆雖然有很多的貧困村,有很多的貧困群眾,貧困群眾的生活還很困難,但這些質樸、勤勞、憨厚的老百姓用自己的方式把對第一書記愛戴、感恩黨的好政策的感謝之情由衷地表達出來了。想到老百姓這顆純樸的心,想到群眾這麼捨不得第一書記走,不禁讓我想起了古代詩人王昌齡的詩句“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雖然天氣還沒有秋雨綿綿的季節,初春的小雨是多麼的珍貴,喚醒了沉睡的大地,滋潤著腳下的土地,但您們的離去,讓化隆的鄉親們有了深深的依戀,您們馬上要走了,要離開曾經流過汗、淌過淚、吃過苦、有過笑、付出過真情的這片熱土,但在化隆人民群眾的心中,您們的形象就象是放在了玉製的壺裡的冰塊那樣,晶瑩透明、清澈無暇,在化隆人民眼中您們就是一塊白玉,“風沙磨礪俏玉容,暴雨洗禮駐彩虹”,化隆人民群眾會永遠想念您們。

王进专栏:一片冰心在玉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