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我會不愛你嗎?不愛你?

不會。愛你就像愛生命。

——王小波

你讀過《時代三部曲》嗎?

沒有的話,

總讀過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愛你就像愛生命》吧。

王小波的文字,彷彿鑽石閃光,春花帶露,燦爛無比,蠱惑人心。

小波在一篇小說裡寫過:人就像一本書,你要挑一本好看的書來看。

而對於李銀河來說,“我覺得我生命中最大的收穫和幸運就是,我挑了王小波這本書來看。我從1977年認識他到1997年與他永別,這二十年間,我看到了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書。”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1973年,王小波在北京教學儀器廠當工人。

白天他和冰冷的機器對峙,晚上躲在蚊帳裡書寫工人生活。那些奇幻的時空、精巧的比喻交錯在一起,是他快意的傑作。

後來幾年,他的小說被朋友們拿去翻閱,其中有一篇手稿《綠毛水怪》,就這樣傳到了李銀河的手中。

我們好像在池塘的水底。從一個月亮走向另一個月亮。

多麼細膩的人,才能塑造這樣美的靈魂。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後來李銀河有機會見到了王小波,卻為這人的大長相吃了一驚。

“嚇了一跳,沒想到這麼醜。”

這一次見面,李銀河大失所望,畢竟她渴望才貌雙全。

但沒過幾天,王小波就藉口還書,親自登門。

王小波拉著李銀河聊起天兒來,

談話間突然冷不丁冒出一句:“你有男朋友嗎?”

李銀河一愣,說:“沒有。”

“你看我怎麼樣?”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作家餘傑說,如果我遇見王小波,我會告訴他,你寫的最好的東西不是小說,而是你寫給妻子的那些信。

他的第一封情書,寫在了五線譜上的:

“做夢也沒想到我會把信寫在五線譜上吧。

五線譜是偶然來的,你也是偶然來的。

不過我給你的信值得寫在五線譜裡呢。

但願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你的名字美極了。真的,

單單你的名字就夠我愛一世的了。”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王小波的可愛,讓李銀河無法忽視掉這個掏心掏肺還能掏出智慧來博弈的男人,

“愛得夠深,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王小波和李銀河的名字,再也沒有分開過。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你好哇,李銀河!”

這幾乎是我們能想到最真誠的情書開頭了,

王小波每每這樣起筆,情語便止不住。

“我發覺我是一個壞小子,你爸爸說的一點也不錯。可我現在不壞了,我有了良心。我的良心就是你。”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1980年1月,王小波與李銀河秘密結婚了。

他們一起出國唸書,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王小波在東亞研究中心做研究生,李銀河攻讀社會學。

但兩人的生活境況仍有差距,王小波沒有收入,李銀河每個月有400美元獎學金,他們一起去餐館打工,王小波覺得自己拖累了銀河,而且也耽誤了寫作,開始變得有些頹喪。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我不能讓你去洗碗了,你安心在家寫作吧。”

李銀河的這個決定,讓她母親分外費解,但銀河卻說,“他那麼一個智慧的頭腦,我捨不得他去幹粗活。”

“我堅持小波必須寫小說,文學是他的生命。我們對生活要求不高,我一個人工作夠用了。”

回國前,兩個緊密相依的靈魂,周遊美國,走遍峽谷,聽海波咆哮,看璀璨銀河。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他們也遍遊了歐洲,踏訪歷史文化遺蹟,感受異域曼妙風情。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在李銀河的支持下,回國後的王小波在北大做了幾年講師就辭職了,專心寫作。

1991年,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斬獲臺灣《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而李銀河也開始了她的同性戀現象調查研究,儘管很多親朋都反對,但王小波卻非常支持, 他早就衝破了舊思想的藩籬,在他看來人性值得推敲,但推敲的前提是自由。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1997年,香港迴歸,離新的千禧年也不遠了,人們滿含希望,期待一聲巨雷創世,那即將是一個可以答憂解惑的新世紀,那是一次可以被看見的世界清零,那意味著,一切可以開始,一切可以重來。

而小波,沒有等來新世紀。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1997年4月10日,晚上11點半,小波心臟病突發去世,終年45歲。

那時李銀河正在劍橋做訪問學者,他和小波的最後一次見面,是1996年10月,她和小波在機場臨別。

“但他用勁摟了我肩膀一下作為道別,那種真情流露是世間任何事都不可比擬的。我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

那天午夜

你不辭而別

你在高空

那裡清澈蔚藍

白雲飄過

是你的身影

你在深海

那裡溫暖深邃

水波盪漾

是你的鼻息

你在森林

那裡枝繁葉茂

微風吹拂

是你的靈魂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王小波是特別的,在那些苦難和荒謬的日子裡,他的思想卻飛越了四九城,飛越了雲南山寨,飛越了美歐大陸,那個曾經推著自行車在衚衕裡走過的衣衫樸素的工人,彷彿能夠洞見自然和人性的秘密。

他留下的小說,雜文,隨筆,附著在那些被深深影響的青年們身上,一起走進了新的世紀,在新世紀的銀河裡,小波和他筆下的那些人物,依然閃耀著奪目的光輝。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他沒有等到頭髮花白離去,他在他最好的歲月裡,消失得像自行車鈴清脆的尾音。

他用小說寫著人間千錘百煉的遭遇,用雜文告訴世人亙古不變的常識。

“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需要一個詩意的世界。”

在王小波的很多小說裡,都用了一個叫王二的主角來敘事,而這個人物也許就寄託了他詩意的理想人格。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在《黃金時代》裡他是桀驁純真的知青;《白銀時代》裡他是天馬行空的烏托邦寫手;《紅拂夜奔》裡他是成天想入非非的數學家……

只要擁有一支筆,王小波就是平行世界的造物主。

他的故事離奇荒誕,你卻總能看到那些人物在異世界裡閃耀的弧光。

高曉松說,他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走過的土地有限,但思想的疆界無邊,在讀書時,你可以遠離混沌的周遭,去思考書中事,去愛上書上人,把平凡的日子嚐出甜頭來,只要你未曾停止求索,那無邊的樂趣便向你敞開胸懷。

李銀河說:

王小波文字的高度是中國很少有人能夠企及的,主要原因在於它的純淨。不僅沒有政治的自我審查,不帶商業性,而且達到了美的高度。

王小波的寫作既不歌頌,也不批判,在另一個論域,即純粹的對美的追求。所以,外部審查對它無話可說,也挑不出毛病,就像人會挑人的毛病,但是不會去挑一隻夜鶯的毛病,因為它只是唱歌,不懂人們說的話,也從不插嘴。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在小波離世後,中國才進入商業社會,寫作才可以賺大錢,而在他寫作的年代,賣錢從來不是寫作的動機。人們只是為宣傳而寫,或者為批判而寫,或者為美而寫,並不會為賺錢而寫,因為文學從來不能賺錢,那點稿費也完全不能養家餬口。

在政治性和商業性兩個論域之外寫作的作家不是沒有,但在所有的寫作者當中肯定是少數;而偏巧像王小波那樣有文學天賦的人在其中又是少數的少數。因此,王小波就成了政治和商業兩股力量衝擊之下的倖存者,也是一位佼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