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從老農民變成書法家 他花了三十年時間進入中書協 值嗎?


朱元平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成長為今天的書法名家,其漫長的人生歷程又一次印證了這條古訓。

他30多年如一日沉浸於書法的天地裡,鍥而不捨地臨習古人法帖,探尋和汲取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歲月精華,最終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書法風格,成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朱元平出生在莊浪縣朱店鎮東街村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就喜歡書法,上學時,由於鋼筆字寫得特別漂亮,經常被老師叫去刻蠟紙。那時他既未有書法的家傳,也沒有老師的輔導,書法對他來說純粹是一種冥冥之中的痴愛。

作為一個農民,朱元平一直為“生計”忙碌。他當過木匠、販過豬、開過運輸車,和人合夥辦過粉坊和磚廠,還賣了10年餅子。

雖然家境困頓,生活貧寒,但他始終傾心於自己的愛好——書法。每天無論多忙,都要堅持練習至少一個小時的字。

看到他習練書法的痴勁兒,村裡關心他的人對他說:“你一個老農民,天天拿個毛筆,能靠那東西吃飯嗎?”朱元平聽了只是笑笑,他沒改變初衷,書法成了他永遠的追求。

在學習古人的過程中,他博採眾長,從研習柳公權楷體到二王行草,再到魏碑,他用了整整20多年。

隨著書法技藝的長進,他的書法在當地逐漸有了名聲,經常會有人請他去寫對聯、幛、家譜什麼的。

村裡人的誇獎,讓他漸漸找回了自信心,有了向艱難困苦抗爭的勇氣。

隨著他書法藝術精進,他的書法作品多次入選省書協、中書協舉辦的大展,並多次獲獎。他也先後被評為甘肅省書法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書法作品被沈鵬藝術館收藏,農業部將其作品作為國禮贈與越南、新加坡、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

“書法給我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它讓我生活得很愉快,讓我有生活信念。提筆寫字時,讓我感覺有一個地方可以寄託精神,讓我把事情看得很開,不拘泥於小事,很少陷入瑣碎的事情裡。如果沒有書法,我走不到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