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打仗遇上死腦筋!兩個團山呼海嘯衝鋒 慘被一個營胖揍

眾所周知,一戰徹底改變了現代戰爭形態,自拿破崙時代開始沿襲的步兵衝鋒,再也無法發揮效果。而死搬硬套不願意做出改變的,必然要付出血的代價,索姆河的英國人算一個,加里波利的澳洲人算一個。


此國打仗遇上死腦筋!兩個團山呼海嘯衝鋒 慘被一個營胖揍​1915年8月,為了迫使土耳其人投降,英聯邦海陸軍在加里波利地區發動登陸作戰,整場戰役的關鍵點就是Nek山,後者是整個海灘的制高點,拿下這裡,就可對土軍後方發動炮擊。

起初,來自澳新軍團的第3輕騎兵旅,兩個團肩負起了這個任務。要知道澳新軍團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都以勇猛而著稱,他們認為憑藉刺刀和步槍,就可使膽小的土耳其人投降。於是在凌晨,在海軍艦炮的援助下,騎兵們放棄了自己的馬匹,發動了第一次衝鋒。
此國打仗遇上死腦筋!兩個團山呼海嘯衝鋒 慘被一個營胖揍​可是,澳大利亞人和新西蘭人根本就沒有做好通信聯絡,導致預定好的兩路夾攻成了單打獨鬥,當澳大利亞人端著明晃晃的刺刀衝上高地時,等待他們的不是勝利曙光,而是土耳其人的機槍和鐵絲網。

就這樣,騎兵們被子彈颳起的金屬風暴,一批接著一批地收割,就連第8輕騎兵團的團長,在衝鋒之時也被機槍打死。少數幾個士兵僥倖衝到了戰壕旁邊,也會在近戰中,被土軍步兵給一個挨著一個搞定。
此國打仗遇上死腦筋!兩個團山呼海嘯衝鋒 慘被一個營胖揍​更悲催的是,死腦筋的澳大利亞人和他們的英國表親一樣,認為剛才的失敗一定是進攻姿勢不對。於是下令,繼續發動第二批衝鋒。這一次,新軍也加入了進來。但再多的人也無濟於事,子彈再一次無情的穿過這些勇敢士兵的胸膛。

最終,大多數士兵被死死壓制在土軍陣地前80米處,無奈指揮官被迫下令撤退,終結了這相當於自滅的衝鋒。而土耳其人以僅僅8名機槍手的代價,打殘了驍勇的第3騎兵旅。事實證明:機槍加鐵絲網,是對付步兵衝鋒和騎兵送死的不二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