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鄂豫皖革命史(一)

極簡鄂豫皖革命史

人類歷史由人的活動構成,而人的基本特徵由時間,空間,以及人文環境決定。這是規律。鄂豫皖地區的革命鬥爭歷史是中國革命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鄂豫皖的革命鬥爭歷史也無法脫離這個規律而單獨存在。

鄂豫皖蘇區的範圍,多山地和丘陵,交通不便,消息閉塞。但毗鄰粵漢鐵路和平漢鐵路。所以就形成了很顯著的地域特徵,第一是閉塞和落後,第二商品經濟又比較發達,第三土地兼併情況很嚴重,第四自耕農,中小地主較少,大地主,工商業地主較多。

一方面是封閉落後,另外一方面是受過西式高等教育的人較多。所以鄂豫皖地區成為革命策源地不是偶然的。

講到鄂豫皖革命史,就不得不提到董必武,董必武是湖北紅安人,早在我黨成立前近十年,就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並自發的組織了共產主義組織。 中國人講究鄉誼,所以在董必武同志周圍,就聚集起了一大批具有進步思想的鄂豫皖知識革命青年。

這些革命青年成了未來大革命時期和鄂豫皖蘇區初創階段的革命種子。

蔣介石,汪精衛背叛革命之後,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武裝暴動,而在鄂豫皖地區,就連續爆發三起,分別是:黃麻起義,商南暴動,六霍起義。鄂豫皖的暴動不同與南昌起義和秋收暴動,他帶有明確的地域性,和非軍隊性,發生在大革命和北伐期間,我黨地方工作較為出色的地區。

通過名字就可以更深的理解鄂豫皖地區的複雜性:紅安(黃安)麻城,在湖北,商城在河南,六安霍邱,在安徽。

鄂豫皖,鄂豫皖,鄂是鄂,豫是豫,皖是皖。各有自己的幹部,各有自己基本盤,各有自己的風格和特徵。

鄂豫皖地區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是一座孤島式的山區,四周都是敵人力量比較猖獗的平原地區,都是敵人統治的核心區域,所以暴動發生之後,起義部隊無法進行大規模的跨流域機動,同時敵人也能夠迅速利用於敵較為有利的條件,迅速的調集力量,撲滅起義。

三大起義的部隊,最後都是依賴與大別山的層巒疊嶂,依賴於殘存下來的百把人最後發展壯大起來的。

我們必須從最基礎空間和人文角度上去認清鄂豫皖地區的基本特點,才能正確理解後續一連串的歷史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