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以哭來“威脅”,兩代父母的應對方法完全不同

父輩們的心,比我們硬多了。

就說對待孩子哭的問題吧。

孩子為何哭?

大概有兩種。

其一是身體不舒服,又不會說話,就用哭來告訴你。當然,這裡特指嬰兒。

其二就是用哭來求得他們想要的。

我們今天只說第二種。

我1983年生,農村人,11歲的時候,家裡建了樓房。11歲之前,是土磚瓦房,地面泥制,凹凸不平,挨著牆角處,到處老鼠洞。兩房之間有十幾釐米的高度差,門有門檻。

面對孩子以哭來“威脅”,兩代父母的應對方法完全不同

現在常跟妹妹開玩笑,說她當年最喜歡哭,一哭就在地上打滾。從這邊滾到那邊,從那邊滾到這邊,從這個角滾到那個角,從那個角滾到這個角……

妹妹也不示弱,笑我,你才厲害呢,一間房滾完,爬過門檻到另一間房接著滾……

然後兩人哈哈大笑。

為何哭滾啊?還不是想出去玩,父母不讓?還不是哪個同學買了好看的文具盒,自己也想要,父母不給買?

說白了,無非就是想用哭達成目的。

可父母壓根不理你。

你愛哭就哭去吧。

你愛爬門檻就爬去吧。

哭得沒勁了,自動就不哭了。

現在呢?

我們做了父母了,也有兒有女了。

家裡樓房的地面,也沒有門檻了,如果我家的大寶想滾地,根本不必爬門檻,可以毫無阻礙的從這間滾到那間去,又從那間滾到另一間……

面對孩子以哭來“威脅”,兩代父母的應對方法完全不同

(大寶只知哭,不知滾地)

可這樣的事,完全沒有發生過。

她都不知道又哭又滾是什麼概念。

當然,她也會哭,也會像我們一樣,用哭來表達需求。

有人說,小孩用來威脅大人的哭,分成五個階段——

大聲哭,小聲哭,猛哭,小聲哭,哭完了。

在我們那個時代,基本是五個階段都哭完,然則不但啥都得不到,還啞了嗓子,等於白哭一場還傷身。

如今情況完全不同。

我們會把孩子邊哭邊揉眼睛邊觀察你,當成聰明,當成可愛,哭到第二階段,家長就妥協了,說,好好好,要得要得要得,這玩具我們就買了吧……不過我告訴你,家裡已經有好幾個了,下次不準再要這種了……

實際上,家裡的幾個,都是孩子哭來的。

有人就此提出建議,一定不能讓孩子動輒以哭來威脅父母,不要他哭就投降,以免養成不好的習慣。以為哭就能得到一切。

可,我們為何無法做到父母那樣的心腸硬呢?

其一,當年是真沒錢。

比如我的父母,每天早起貪黑去賣蔬菜,早上帶去的飯,到中午就餿了,可捨不得扔,就吃餿飯。然則一天下來,賺的純利還買不了幾支鋼筆幾個文具盒,當然是能省就省了。

面對孩子以哭來“威脅”,兩代父母的應對方法完全不同

現在不同了。一般兒女要的,也無非就是幾塊十幾塊的玩具,再不濟,百多塊吧。出得起。

其二,那時我們哭,多在家裡哭。根本沒有機會隨父母一起去逛——因為父母也沒得逛。就算哭得死去活來,別人也看不到。再說,家家都是這樣帶孩子,不覺得有什麼面子上放不下。

現在呢?三天兩頭帶孩子到街上玩,他在街上看到玩的就想要,不買就哭,你能當街甩他一個耳光讓他不哭?你能忍著旁人的目光,不給他買?說白了,人都是要面子的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