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售電市場放開是大勢所趨 但需防無序競爭

人民日報:售電市場放開是大勢所趨 但需防無序競爭

放開售電市場,是降低企業用能成本“組合拳”的招數之一。從四川的實踐來看,引入多家售電公司為實體企業提供售電服務,起到了“一石三鳥”的作用。對電力行業而言,多元化的售電主體“鯰魚入市”激發了市場活力;對參與售電企業而言,則能在千億電改紅利中分得一杯羹;對用電企業而言,降低了用電成本,活力更足。 電力市場化是大勢所趨。但是,在市場形成初期,價格戰問題也開始出現,有的企業甚至把售電價格壓到成本價以下。

事實上,最低價中標問題在許多行業中都被詬病。這種機械追求最低價的指揮棒,在執行過程中往往會誘導“劣幣驅逐良幣”:一些重視質量控制的企業被排擠,而一些惡意競爭、不重視質量和服務的企業卻被選中。

如果僅僅只以最低價為中標參考,售電市場也可能會走上惡意競爭的老路。

如何破解“唯低價是從”的交易困境?從其他行業實踐來看,可以在參考指標中,降低價格所佔權重,增加其他因素權重,比如引入售後服務等作為中標參考因子進行綜合評價,引導企業理性報價。同時,要形成行業成本價格體系,防範惡意低價投標。

當前,售電市場還處在成長期,多借鑑和引入相關經驗,提早規避惡性競爭,將有助於電力交易市場穩定長久運行。《人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