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鑑賞 光緒銀幣丁未一兩龍洋上為什麼沒有滿文

只要一提到銀元,比較偏愛的就是龍洋。什麼是龍洋呢?就是銀元背部有龍圖案的銀元俗稱“龍洋”。

說起龍洋,還得追溯到清朝光緒時代。從光緒中葉起,我國各省地方政府始用機器製造銀幣,龍洋開始斷斷續續的問世了。光緒十五年(1889年),清工業大臣張之洞購置了新的機器,在廣州設立了造幣廠,鑄造了出了第一批重量七錢二分的“光緒元寶”。這種銀幣的背部全部是以龍為主的圖案。經過兩次試鑄,第三版的龍洋正式流通,民間也頗為歡迎。從這個時候起,各省開始紛紛效仿,鑄造出了形形色色的龍洋

錢幣界認為,“光緒銀幣丁未一兩是光緒年間未流通的樣幣之一,作為近代銀元“十大珍”之首,其精湛的工藝與收藏價值一直為世人驚歎,目前存世量及其稀少。它是中國銀本位貨幣制度精美的代表,為了體現滿清皇權制度在貨幣領域的權威,其設計製造者不計成本地進行了精美絕倫的設計。其藝術水準、防偽能力迄今沒有被超越。是被國內外集藏界公認的中國近代銀幣大珍品”。

古錢幣鑑賞 光緒銀幣丁未一兩龍洋上為什麼沒有滿文

如此精美的銀幣,為什麼沒有流通?銀幣上為什麼沒有大清符號滿文?不妨以大清的兩位最高統治者——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來解釋。

慈禧太后生於1835年,為“乙未”年;光緒皇帝生於1871年,為“辛未”年。從“乙未”到“丁未”(1907)年是73年。因此,“丁未”年的慈禧太后剛好虛歲是73歲。

而“辛未 ”年到“丁未”年為37年,因此,光緒皇帝在“丁未”剛好是37歲。大清國的皇帝和皇太后都生於“未”年,且逢“丁未”年,73與37,正好相差36歲,一生一世實難碰到,太難得了。另外,民間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爺叫來商量事 ”傳說,對於老人來說,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是個關口,所以到了關口年,老人都講究穿紅內衣,搞點喜慶的事兒來衝一衝。且在1907年,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身體健康都出了問題,加上光緒皇帝因“戊戌政變”失敗,被軟禁在瀛臺多年,精神不佳導致身體不好,可以說,“丁未一兩”就是在這環境氛圍下產生的。銀幣上沒有滿文,表示該幣不是用來流通的,而是用來“沖喜”和“祝壽”的,做行賞之用。因此,它比市面上流通的行用幣更精緻,更美觀。

這個銀幣直徑4.5 cm,厚0.2cm ,重36.53g,臺階式雙圈,正面鐫“大清銀幣”四字,上為變形“壽”字,下為草葉紋,左右是兩條躍立式赤龍,形成了“雙龍望壽”之象。赤龍下體彎曲之處 ,左右分別鐫“未”、“丁”二字;銀幣背面的紋飾則與正面大相徑庭,除過雙圈類同之外,紋飾為矯健兇猛的蛇形龍,龍嘴中間有一明珠,形成了“兩龍爭珠”態勢。龍的腹部和腰部中間,分別鑲“一兩”二字。龍身背後,是一朵捲曲的祥雲;兩龍的尾部中間,夾了一株靈芝草,靈芝草下面則是海水紋。整個銀幣地章平整,紋飾薄厚粗細層次分明,肉眼看原光閃爍,顯微鏡下質地銀白細膩,“大清銀幣”等六個楷體大氣勁道,壓力充足,紋飾、字形佈局疏朗有致,渾然天成。

古錢幣鑑賞 光緒銀幣丁未一兩龍洋上為什麼沒有滿文

尤其雙龍造型非常生動。銀幣正面的赤龍曲線柔和灑脫,擺動自然,像在衝著“壽”圖戲耍,有種遊動狀和快樂的味道;而背面的蛇形龍騰空躍起,姿態雄健而優美,連左右撇開的龍鬚都彎曲剛勁,很有張力,大有咬不住珠子不罷休之勢。因此,較之正面的赤龍,正面的龍有種拼搏的姿態和豪氣沖天的力量感。

古錢幣鑑賞 光緒銀幣丁未一兩龍洋上為什麼沒有滿文

從蛇形龍的身體造型來看,右龍頭部略小,尾鰭較寬;左面的頭略大,尾鰭長而窄。按照普通動物的身體特徵來衡量,尾鰭長的應是公龍,尾鰭短的應是母龍。這一公一母蛇形龍頭大眼圓,身體飽滿,龍鱗密集,五爪有力,骨骼、經絡和肢體等架構明晰清楚,栩栩如生。

古錢幣鑑賞 光緒銀幣丁未一兩龍洋上為什麼沒有滿文

除過紋飾,銀幣自身附帶的一些特殊現象也值得關注,譬如一些條形、點狀和塊狀的小銀瘤或暗伏在龍的頭部口腔,或藏在龍齒龍鱗裡面,或隱身在龍爪下面 ,遍體密佈,若隱若現。本人認為這些東西有可能是防偽暗記。因為在龍洋行用時代,陝西、湖南、福建、吉林、廣東和北洋政府等各省都鑄造龍洋,版別眾多,質量參差不齊,加上當朝民間也有仿品,銀幣防偽是每個設計者必須考慮的手段之一。因此,多數試鑄幣都有暗記。

古錢幣鑑賞 光緒銀幣丁未一兩龍洋上為什麼沒有滿文

除過暗記防偽,設計者在龍的形態上還加強了防偽意識,譬如左龍頭骨比較大,右龍比較小;左面的龍角長;右面的龍角短。而且銀幣內圈有幾道貌似機械劃過的絲狀線條,實則是匠心獨運,有可能是一種“暗記”的方式。所以,種種跡象表明,這是個經過高端設計、經過大型噸力設備鑄造成型的銀幣。

古錢幣鑑賞 光緒銀幣丁未一兩龍洋上為什麼沒有滿文

古錢幣鑑賞 光緒銀幣丁未一兩龍洋上為什麼沒有滿文

據資料記載,“光緒丁未一兩”由天津造幣總廠鑄造。由於其在世稀少,這枚銀幣設計超群,四龍舞壽喜珠更顯氣勢非凡,加上精美的製作工藝,本人認為是中國銀幣中最美的龍洋之一。而且龍是多元文化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權威地位的象徵。在這個偉大的時代,龍更是古人夢想的寄託和民族精神的圖騰。

古錢幣鑑賞 光緒銀幣丁未一兩龍洋上為什麼沒有滿文

古錢幣鑑賞 光緒銀幣丁未一兩龍洋上為什麼沒有滿文

莫嫌我一身銅臭

您的每①次關注

您的每①次轉發

都許你一世富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