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小篆的一種變體。特徵為豎筆下端出現鋒芒,彷彿懸掛著的針尖,故名“懸針篆”。

如新莽的布泉、貨布、及六泉十布等錢文,均屬懸針篆。魏晉時期的六面印中常見有此種書體。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王莽布泉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王莽貨布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王莽“六泉十布”

布泉

歷史上定名為布泉的錢幣有兩種:一種為王莽時期所鑄,另一種為北周武帝所鑄。

王莽天鳳六年(19年)所鑄布泉,廓深穿廣,鑄造精美,錢文為懸針篆,為新莽幣制改革最具代表性的幣種之一。據《漢書·王莽傳》,此錢曾作為出入的符信使用。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王莽布泉

貨布:

王莽天鳳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貨幣改制時鑄,與貨泉並行,一布當貨泉二十五,亦當暫行留用的大泉五十錢二十五枚。

貨布製作較“十布”厚實工整,面背及穿孔有廓,中豎線止於穿下,“貨布”二字作垂針篆列於兩側,書體瀟灑俊逸。通長5.6釐米左右,平均重約16.5克。

貨布自天風元年至新莽滅亡(公元23年)鑄行十年之久,與“大泉五十”、 “貨泉”合為王莽三大“長命錢”,故傳世較豐。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貨布

貨布漂亮嗎?形制上貨布最能體現“黃金分割”比例的美學設計觀點,

以致許多家銀行、金融機構都用“貨布”的圖案作為行業的標記,

在我國人民幣水印底紋中也能看到此種幣的造型。

因此,人們都將“貨布”稱為中國錢幣的形象大使。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貨布鎏金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貨布刻花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貨布錢範

大布黃千

新莽錢幣。西漢末年王莽篡權之後,改鑄錢幣。除沿用漢代的方孔圓錢之外,他還下令鑄造一批布幣。大布黃千便是其中的一種。

新莽貨幣,錢文纖細,工藝講究,版別亦多。大體錢文以懸針篆為主。大布黃千布幣,平首平肩平足,腰身略收。首部穿一孔,用以繩系。錢文為右讀,佈局在中線左右兩側,均勻得體,筆劃流暢。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大布黃千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古錢幣鑑賞 豎筆下端出現鋒芒的玉箸篆錢幣

莫嫌我一身銅臭

您的每①次關注

您的每①次轉發

都許你一世富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