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遊“鼓”了村民錢袋子

由於交通閉塞,前幾年完全不為外人所知的茶業口鎮五個小山村,村民主要依靠山間薄地和外出打工為生,日子過得非常不易。而在依託雪野旅遊區平臺和當地綠水青山資源,開通“一線五村”旅遊線路後,村民劉持年就將家裡的房子改造成了“石屋人家”農家樂,當起了老闆———

短 鏡 頭

“今年‘五一’黃金週,到我們這旅遊的人太多了,我們開辦的‘石屋人家’農家樂天天滿人。這都是沾了‘一線五村’的光!”雪野旅遊區茶業口鎮臥雲鋪村村民劉持年高興地說。

所謂“一線五村”是指茶業口鎮下法山、中法山、上法山、臥雲鋪、逯家嶺,這5個村子地處萊蕪、濟南、淄博三市交界處的山區,依山而建,極具特色,由於交通閉塞,在前幾年完全不為外人所知。

自從“一線五村”旅遊線路開通後,連接5個村莊的柏油馬路直通村裡,村民的錢袋子就逐漸鼓了起來,綠水青山就真正變成了當地百姓的金山銀山。“我們做的都是農家菜,大門只要開著,客人就不斷地來。”劉持年開心地說,他的農家樂幹了近4年了,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在茶業口鎮下法山村,過去就有種植櫻桃的歷史。據村民介紹,過去小櫻桃幾毛錢一斤都沒人要,現在隨著旅遊線路的開通,來這裡採摘的遊客多了,一斤櫻桃能賣到五六塊錢,村民也不再想著砍掉櫻桃樹種地了。現在,下法山村180多戶村民有100餘戶家裡種有小櫻桃,村民們還開起了採摘園,鎮上辦起了櫻桃節,來的遊客越來越多。

良好的生態環境,日益完善的配套設施,紛至沓來的資本湧入,讓雪野旅遊區悄然發生著嬗變。特別是隨著招賓引客活動的深入開展,全區呈現出遊客多、來賓多、活動多、賓館入住率高的可喜局面。去年接待遊客506萬人次、實現旅遊消費總額22.2億元。“作為一個古村,我們肯定能從這些旅遊收入中挖一大勺。”劉持年笑著說。

●新聞背景

近年來,雪野旅遊區遵循旅遊產業發展規律,採取核心項目帶動、產業鏈條延伸、特色資源集聚、成熟品牌引進等模式,探索形成富有成效的項目生成模式。漁樂園、藍灣歡樂島、現代農業綜合體等旅遊項目投入使用,初步解決了旅遊龍頭項目缺乏問題。同時重點推進臥雲鋪、樂嬉谷、江南里小鎮、雪野休閒漁業公園、天宮人家等旅遊龍頭項目,旅遊區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顯著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