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真的可以让银行无人么?

有篇关于建行的文章火了,里面的概念也火了,惊奇的让很多人瞠目结舌,在国内继无人超市之后的无人银行,网点无人化的概念又一次被热炒了。

然后我就在朋友圈发:怎么看建行无人网点?瞬间带来了诸多的讨论。

大致讨论的几个方向:实用性不强、噱头、大趋势、普通柜员还有活路么?裁员、宣传作用、牌坊而已、跟交行伪机器人“小娇”一个性质的,让领导乐呵的。

其实对银行无人网点,我的观点是:

去银行无人网点其实是体验建行科技的力量,银行的创新趋势是应该大部分业务去网点化,为什么客户还要去网点是个特别值得思考的问题,既然不需要银行员工当面去解决客户的问题,只要客户不取现金,一切都可以云端操作,难道就真的需要一堆AI设备去解决么?对客户本身来讲貌似并不便捷。

1、金融科技要解决什么,我们要清楚。

能解决信息不对称、解决无纸化、解决信息传递方式、解决运行效率,但是解决不了托付和信任,解决不了情感营销,解决不了用户潜在需求的挖掘,AI设备再怎么智能也不可能从用户的眼睛里看出来用户是否在说谎,也不可能从客户的语气当中发现客户语言逻辑上是否有问题,如果银行打算推出AI科技产品,强大的业务故障解决方案库应该是近10年的用户在银行柜台前人与人交互的影音资料,哪家银行做到了?估计很少吧。

2、客户来银行要什么,我们更要清楚。

客户要的是便捷,要的是尽快解决,没有一个人喜欢办完事在银行继续体验高科技产品,客户喜欢在银行获得尊重,获得价值存在感,获得高效而优质的服务,获得投资回报,办完即走。

假如我是客户,我去一家没有人的智能化银行,如果没有引导,我可能不知道干什么,AI的语义分析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是我问能不能贷款,需要什么资料,可能我是因为一笔个人业务探讨了对公业务,但是对公业务就成了,但是和AI设备探讨业务,我提供不了专业的术语,AI设备也反馈不了真实的意思表示。

3、AI智能化网点,解决的还是基础工作的效率问题。

没有人的银行网点未来一定是存在的,但是不会大批量存在,只能是金融科技推广过程中的一个试验平台而已,如果没有了对用户的情感关系,没有了交流,这样的营销是徒劳的。记得日本有个智能化ATM,一个单身青年多年后来到这太柜员机面前,ATM语音提示他,你现在单身过的还好么?这里有大数据的东西,如果银行得到了用户的单身的大数据信息之后,不是机器来问,而是一个熟悉的人来问,你这么多年过的还好么?我这里有个亲戚想介绍给你,你俩年龄相当,人是可以做到的,AI机器人做不到。

4、没有人的银行成本低了还是高了?

AI的智能化产品研发,投入是很高的,维护维修的费用也不见得比用人低多少,世界的发展需要人才,从来没有人说过世界的发展需要AI智能设备的,设备终究是设备是工具,历史的长河当中不能忽略人的存在,AI怎么来的?不还是人设计出来的,AI智能化设备取代人的基础性工作是可以的,可以把人才挪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去,而不是用AI智能把人裁掉,这是有问题的战略方式。

AI智能化设备对未来复杂而多样化的结构人群,有些用户的需求其实机器是无法满足的,但是可以为满足一部分有自主操作能力的人群体验高效的金融科技产品提供平台,仅此而已。

有人说,未来已来,趋势来了,其实好的金融科技产品还没来。假如产品来了,其实人性还没来。

其实人性一直都在,产品和设备是抓不住的,还是需要人,需要有温度的人来抓。

如果哪一家网点都无人化了该多好,那存款得降个稀里哗啦,没有情感的沟通,在营销的道路上那就是徒劳。作为同行,到那个时候我们的春天就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