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今日头条动真刀子,那些年腾讯都有哪些打架的经历?

最近的头腾大战好一场大戏,看得吃瓜群众忍不住要鼓掌。

横纵梳理一下,那些年腾讯打过的架,有胜有负,有的气势汹汹,有的铩羽而归,行业熙熙,皆为利去。

腾讯:赔我1元;头条:呸,赔我9000万元

6月1日,腾讯状告头条侵害声誉,要求道歉,并赔偿1元。

导火索是前一天今日头条推送的稿件,将原本新华网发布的《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变成了“新华社”的“”。

于是,由腾讯率先揭开帷幕的头腾大战正式开启,开始了腾讯系、头条系的全面对抗。

6月2日,头条回怼,对腾讯的两封起诉状现身,分别指控 QQ 空间屏蔽头条链接及腾讯安全管家警告用户访问阳光宽频网两件事,怒斥腾讯不正当竞争,要求公开道歉并赔偿共 9000 万元。

同样牵扯了出两方早已暗潮汹涌的竞争态势。

6月5日,海淀法院连发两条公告,同时受理了今日头条和腾讯起诉对方的诉讼案件。

阿里:似曾相识有事来

一边在和头条互相撕扯,一边腾讯对阿里的战事也没有放下。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这场头腾大战中,阿里坚定地站在了今日头条这方,甚至网上一度传出了云峰基金代阿里入股头条的传闻,当然,传言被指不实。

不过,面对乌镇饭局的“反阿里联盟”、“东兴局”,阿里除了与腾讯进行公关战,定然不会没有其它动作。

怼天怼地小郎君

提起互联网的掐架,不能不提的就是当初轰动一时的3Q大战。这场腾讯与360之间的战争,持续4年之久,期间诉讼3次,赔偿金额500万,被称为“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第一案”。

当初腾讯的激烈与疯狂现在还时常被忆起:有我没它,有它没我!最后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力干预下,QQ才与360恢复兼容。

经此一役,腾讯怼天怼地的形象深入人心。

电脑安全工具要战一场、听歌软件要战一场、视频软件要战一场、第三方支付要战一场、游戏领域更是要大战特战。头条、阿里、优酷、网易,腾讯实在是树敌不少。

众所周知,在这些战争中,为的还是利益,是用户,是流量。

不管是封杀还是“二选一”,尝到了甜头的腾讯也不是不清楚,封杀之举是一套“七伤拳”,见效快损耗也大,两虎相争且不说,用户心寒口碑怎么捡?

只是在互联网业务的抢夺之中,暗波汹涌不进则退。不管是小虾还是巨头,都是敏感多疑的鼹鼠,也是几欲食人的恶狼。

腾讯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也不得不向一道奔跑在互联网领域的小伙伴们举起了屠龙刀。

在腾讯的产品中分流量、引用户,甚至商业互动,等于是在腾讯的BGM里挑衅主角。

是谁在跑马圈地?

在互联网领域,用户对商家的忠诚度下降,说走就走毫不留情。互联网业务又日新月异,稍有不慎,就被用户抛弃。

所以各互联网巨头拼命扩张领土,唯恐被落下,社交、媒体、游戏、音乐、视频一个不漏,甚至连出行、电商、物流、支付也开始新一轮的争夺。

在这个时候有谁说要做闭环,要跑马圈地,容易被群殴。

然而现实是,各大巨头心生龃龉,3Q大战之后,互联网领头人依然要各自为营,去互殴。

竞争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可是当初的开放合作呢?

当初马化腾说要打造一个最大最开放的平台,不会封杀任何一个开发者,这话到现在看,当然是苍白无力的。只能自我安慰在7年前,这句话发自肺腑,只是在流量的冲击下物是人非。

那么问题来了,只有腾讯在不断封杀开放产品吗?

各个搜索引擎试图建立电商比价业务,让电商网站沦为信息提供商,而非交易入口。电商平台不断开发社交功能,期望自产流量。社交平台垂涎第三方支付,去打通线上线下。而各大平台跻身文化娱乐也是显而易见的。

争斗一直都存在,马也还在跑。

只是有的马撞在了一起,有的马还在对峙,甚至还有马准备绕到别人的草场说这是自己的地。

目前阿里和腾讯已经形成了两大生态闭环,两马都在憋大招,一马希望京东绊住对方手脚,一马已经与视频流量大户抖音有了良好往来。

6月5日,有消息称,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激烈对决已蔓延到投行界,这两家主导中国科技市场的巨头都要求银行家为其服务,而不要为其对手服务。

到我的地盘就不能吃别人的草,这样的马,也是任性得很了。

只是最后孰胜孰负,群众只想知道最后吃到的草会不会有刺,或者从此草要被限量限高限颜色。

最后提醒其它平台,据说当行业两大佬撞在一起的时候,遭殃的往往是第三位大佬,毕竟两大佬被投入了大量关注,第三位暂时被忘在脑后,而线上用户往往无情,说不准就忘了谁。

与今日头条动真刀子,那些年腾讯都有哪些打架的经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