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電競需要夢想嗎?

在過去3個月,騰訊的市值蒸發了上千億美元。為何?一篇名為《騰訊沒有夢想》的文章恰好出現,直言:“這家快20歲的公司正在變得功利和短視,他的強項不再是產品業務,而是投資財技。”

Pony馬化騰被PS的回應,劉熾平、張一鳴、姚勁波等大佬的回覆和評論迅速將#騰訊夢想#這一話題發酵、刷屏。

相較於“進賽場”的自研創新,騰訊開闢“買賽道”的對外投資模式,是在丟失產品能力還是注重商業邏輯?“奇襲騰訊社交大本營”的張一鳴的回應頗有意思,他用“如果走進可以收斂光芒的騰訊觀察,會發現這是唐吉柯德的想象”,反駁“騰訊沒有夢想”的論證。

就在兩週前的騰訊UP大會上,騰訊新文創五大業務——影業、文學、動漫、遊戲和電競分別發佈了年度策略,並公開了騰訊系眾多合作伙伴,認為這些業務需要通過他們有機聯動起來。要知道,過去數年,騰訊投資了600多家企業,這些企業的新增價值也超過騰訊本身的市值。

騰訊電競需要夢想嗎?

隨著任玩堂、鬥魚TV、《天天幻靈》天鋒網絡、4:33 Creative Lab、Miniclip SA等國內外知名遊戲公司紛紛進入“騰訊系”,僅成立一年半的電競業務首次作為獨立單元出現在年度發佈會上。

而依託資本、流量雙驅動,只用8個月就將《王者榮耀》日活做到2000萬的騰訊遊戲,只用1年半時間就將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做到全年網絡觀看量高達103億的騰訊電競,是有錢還是有夢想?

騰訊電競需要夢想嗎?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其危害波及全世界。韓國1998年GDP增長倒退5.8%,韓元大幅貶值50%,股市暴跌70%以上,政府開始努力改變產業結構以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電競產業也得到扶持和發展契機。

發展到2004年,電競產業的年產值約40億美元,甚至超過韓國汽車行業的價值。

就在同一年,隨團隊在韓國解說電競賽事的滕林季被當地著名電競解說擁有的“明星效應”所觸動,電競產業無障礙地滲透社會各階層和不同年齡段,令他認識到,電競比賽絕不該是小眾的娛樂項目,而應該比肩最頂尖的體育賽事。

中國也應如此,此時第一屆中國電子競技運動會(CEG)應運而生,而網遊類電視節目封殺令的下達,使眾多電競節目胎死腹中。民眾對電競缺少認知,主流媒體報道缺失、將電競與玩遊戲混為一談一直是制約中國電競產業發展的阻礙。

在從業者難尋盈利空間、資本家仍處觀望之際,騰訊成立騰訊遊戲競技平臺(TGA),並推出覆蓋全年的大型綜合性體育競技賽事——TGA大獎賽,全面整合了騰訊遊戲旗下眾多競技產品和單項賽事,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最具全面參與性的專業電競賽事。

日後的頂尖選手白鯊、PDD、Clearlove、Uzi等都曾發跡於此,首屆CFPL決賽、首屆LPL決賽也都在此落地,孵化出職業聯賽KPL、CFML,還出品電視節目。

可以說,在2015年阿里、360、小米等知名A股公司,以及各大小遊戲公司發現電競的廣闊前景之前,TGA是國內唯一一套專業、完善的電競賽事體系。

轉折點發生在2014年世界電子競技大賽(WCG)停辦之後,相當多的電競從業人員離開這個行業,從上到下很多臺前幕後人員都被迫離開。

對於見證了明星電競產品《星際爭霸》《魔獸爭霸3》《DOTA》《英雄聯盟》更新迭代的資深從業者來說,當時的形勢預示著行業將迎來巨大變革,量子體育VSPN總裁滕林季說:“PC再好,但它最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移動電競之父”、量子體育VSPN CEO應書嶺同樣認為,“PC端電子競技大賽已經落幕,移動電子競技將崛起。”

在一片荒蕪裡,兩人憑藉在行業裡摸爬滾打多年的經驗,紛紛開啟了移動電競的市場佈局。2014年,滕林季創辦了NiceTV,兩年後正式將公司品牌升級更名為VSPN;2015年應書嶺創辦英雄互娛併成功在中國上市。

不同的是,滕林季從遼寧電視臺的GTV到上海SMG旗下的遊戲風雲,從臺前解說員到賽事策劃人,VSPN作為亞洲最大的電競運營商,還專注泛娛樂內容的運營;應書嶺曾是14年、15年、16年中國杯帆船賽分組總冠軍Hero船隊船長,在英雄互娛建立了出色的代理發行儲備和研運體系。

騰訊電競需要夢想嗎?

當然,TGA也未停歇對線上線下賽事的融合,直至2016年12月,騰訊互娛宣佈成立騰訊電競,成為繼影業、文學、動漫、遊戲後騰訊重要的現金流之一。在當時發佈會上,騰訊互動娛樂市場部、移動電競業務部總經理高莉這樣說道,

就像著名的籃球界的名言,“籃球不是一個人的運動”,電競也不是任何一家廠商就足夠的產業。

“把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一直是騰訊高管近幾年來演講時頻繁提到的說法。去年底,馬化騰在互聯網大會期間與王興、劉強東等人的飯局照片更被業內當作騰訊四處投資的寫照,這不免又與“騰訊沒有夢想,變成一家投資公司”的理論相吻合。

而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的評論則給了大家從另一角度看問題的豁然開朗之感,他認為,騰訊的戰略一直是中國互聯網公司中最清晰的。騰訊的核心根據地是社交網絡,所以資本流量雙驅動,賦能打造生態圈,無疑是最正確的策略。

這個生態圈裡,移動電競一定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騰訊電競需要夢想嗎?

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SuperData的一份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移動遊戲市場收入達到591億美元,騰訊旗下MOBA遊戲《王者榮耀》收入最高,全年收入達到了19億美元,持續稱霸全球iOS月收入榜長達8個月。

究其原因,即騰訊在其他遊戲尤其是《英雄聯盟》運營積累的經驗,被迅速地移植到《王者榮耀》上搭建出一個較為完整的賽事體系。

騰訊集團首席運營官任宇昕曾表示:“電競運動已經日趨成為當今社會一個影響巨大的產業和不容忽視的重要文化現象,電競以其獨有的魅力吸引了各個年齡層的人群,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極大的經濟產值。”

騰訊電競需要夢想嗎?

備受行業內外矚目的是,2017年7月8日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舉辦的KPL春季賽總決賽。有約13000人在體育館內看完了這場全程3個多小時、由雙方10個選手拿著手機打完的比賽。儘管這只是KPL孵化的第二年,當天竟有超過3800萬人在線上觀看了這場比賽,超過去年底第一屆總決賽時的1300萬近3倍之多。

當月,騰訊互娛移動業務部總監張易加公開表示,KPL至少一半俱樂部已經盈利。

於是,KPL的承辦方VSPN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

當時的VSPN已發展到 400 人規模,並且和騰訊、網易、巨人等遊戲廠商有深度合作,旗下樂競文化憑藉著對王者榮耀、穿越火線、英雄聯盟、絕地求生、皇室戰爭、球球大作戰、FIFA Online 3、全民槍戰、DNF等一系列官方、頂尖、職業賽事的運營,成為公認的國內領先賽事運營服務商。

騰訊電競需要夢想嗎?

近日,VSPN宣佈,旗下樂競文化完成新一輪融資,由騰訊戰略投資。雙方同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佈局電競生態各環節,打造互聯網體育文化產業新格局。

“騰訊致力與產業鏈的夥伴們共同打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電競運動生態,很高興可以投資VSPN樂競文化這樣優秀的合作伙伴,希望雙方攜手推進電競運動產業的發展。”

對於此次戰略投資,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認為這是騰訊打造電競生態圈的一部分。

VSPN旗下的樂競文化只是騰訊投資的600多家企業之一,但如果要選擇一個將賽事、內容、和人這3大電競元素有機對接的橋樑,樂競文化又是必不可缺的。

騰訊電競需要夢想嗎?

因為這家公司與國內70%的頂級賽事都有著深度合作,僅2017年度承辦的頂級賽事活動便達50多項,比賽場次合計超4000場。曾幫助騰訊將KPL、CFPL、LPL等電競賽事推向現象級的地位。

作為“電競元年”,2017的確帶給大家太多驚喜,數據顯示, VSPN承辦的KPL與LPL在全年的觀看及瀏覽量均超過100億,這在1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騰訊電競需要夢想嗎?

今年是騰訊電競黃金5年的“深度佈局年”,官方表示,將以“體育化”為核心,推動中國電競行業進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生態。

“我們期待與騰訊攜手打造電競運動的黃金時代。”量子體育VSPN CEO應書嶺是欣喜的,也是驕傲的, “我們團隊擁有深厚的電競基因,此輪融資之後將繼續深耕於電競內容領域,為國內外廣大電競愛好者帶來更極致的觀賽體驗和更精彩的賽事產品。”

14年過去了,曾經的電競解說員已成為頂尖賽事運營商的領航人,滕林季經歷了廠商的壓力、資本的狂熱、輿論的轉向,不變的是,他依然堅信電競比賽絕不該是小眾的娛樂項目,而應該比肩最頂尖的體育賽事。

騰訊電競需要夢想嗎?

“如今的電競賽事轉播,在技術、藝術、管理等各方面要求上均全面對標甚至超越發展了百年的現代體育。”這是短期內達成的事實, VSPN搬進全球最大也是最先進的電競賽事和內容製作基地,完成了賽事製作技術的升級與節目內容創作的擴展。

騰訊電競需要夢想嗎?

通過對KPL、CFPL、LPL等頭部電競項目資源的整合,VSPN已和vivo、麥當勞、浦發銀行信用卡、雪碧、寶馬、夏普等贊助商品牌達成深度合作,使賽事廣告能有效觸達2.8億電競人群。

除運營官方賽事外,VSPN還曾孵化出自有賽事品牌IGL。過往的專業電競營銷經驗迅速支撐起對IGL的服務,獲得統一冰紅茶人民幣2000萬以上的首席贊助,為國內電競賽事商業價值的飛昇奠定了基礎。

或許是傳統電視體系出身,滕林季在泛娛樂電競節目內容製作領域更有前瞻性。早在2010年,滕林季率團隊和騰訊製作了首檔達電視臺播出水準的電競聯賽CFPL與衍生真人秀節目《火線兄弟》。後來製作的《加油!DOTA》成為首個參展法國戛納電視節的電競選秀節目。

騰訊電競需要夢想嗎?

根據2017年伽馬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電競公司和俱樂部已達到1萬多家,有明確需求的職位方向多達36個,總空缺崗位超過26萬,主要集中在電競賽事解說與主持、電子競技數據分析、電子競技多媒體視頻製作、電子競技教練、電子競技選手等領域。

騰訊電競需要夢想嗎?

或許團隊大多數成員來自遊戲公司,他們更早地意識到解決人才與崗位數量不匹配的問題,藝人經紀則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目前,VSPN已開啟電競藝人的明星化運作,簽約藝人包括2017年LPL年度最佳新人解說Rita,以及王者榮耀官方解說Gini、英凱、靈兒等。

騰訊電競需要夢想嗎?

傳統公司還在運作,新生力量已經興起,電競產業不是沒有夢想,而是迅猛變化的現實迫使大家不斷調整自身以適應環境,更快地實現夢想。

歡迎訂閱“首席娛樂官”,點關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