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嚴打騙稅亂象,“陰陽合同”對娛樂行業有多大影響?

當崔永元換著一件又一件橫條紋Polo衫接待一波又一波媒體的來訪時,吃瓜們刷著手機更新娛樂圈的新聞熱點,從馮小剛導演《手機》恩怨,到范冰冰“陰陽合同”,再到7.5億夫婦楊子黃聖依……看得好不樂乎。

四部委嚴打騙稅亂象,“陰陽合同”對娛樂行業有多大影響?

有關部門及時回應關切,著手調查核實影視從業人員“陰陽合同”,進一步強化風險防控措施,加大徵管力度,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小崔的“一抽屜合同”或許將在有關部門的通知公示中公開處刑。

與此同時,被點名的、沒被點名的影視公司與藝人都在忙著回應,肯定揭露“陰陽合同”對規範行業發展的積極作用,並堅決表示自己是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不存在違規情況。

四部委嚴打騙稅亂象,“陰陽合同”對娛樂行業有多大影響?

小崔爆料不停歇,影視行業回應忙,楊子否認“7.5億夫婦”之稱

馮小剛、范冰冰的輿論風波首先波及的是其背後的兩家A股公司華誼兄弟和唐德影視,於週一雙雙跌停。整個影視傳媒板塊均受震盪,下午收盤時市值蒸發92.73億元。

雖然范冰冰致崔永元的一通電話使兩人“一哭泯恩仇”,但投資影視傳媒行業的高風險愈加鮮明,普通投資者擔心相關企業面臨處罰、管理趨嚴、新模式湧現,更不敢貿然投資。

首先對演員“陰陽合同”表態的是慈文傳媒,在6月3日對電話會議上,該司表示:這件事對行業的影響會是正向作用,合法繳稅是行業共識,公司的成本不會因為繳稅受到影響。

隨後,在投資互動平臺上,華策影視、橫店影視、幸福藍海、鹿港文化、中國電影、新文化也對相關事項進行回應,表示不會對公司造成影響,且有利於規範行業、營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而事件中心的華誼兄弟和唐德影視的動作則有些耐人尋味。

四部委嚴打騙稅亂象,“陰陽合同”對娛樂行業有多大影響?

華誼昨日(6月5日)在投資互動平臺僅以一句話作為回應:“華誼兄弟一直遵守上市公司法律法規,與合作演員簽署的合同均合法合規,並依法及時繳納相關稅費。”

不過,華誼2015年底以10.5億元收購70%股權的東陽美拉和以7.56億元收購70%股權的東陽浩瀚則讓股民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感。東陽美拉的大股東馮小剛持有99%的股權,收購時淨資產為-0.55萬元,對華誼的業績承諾是未來5年完成淨利潤6.74億元;華誼收購的東陽浩瀚70%股權來自於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6位藝人,業績承諾為未來5年完成淨利潤6.06億元。

接下來算一筆賬,扣除30%少數股東損益後,未來5年華誼會在東陽美拉上虧損5.78億元、東陽浩瀚上虧損3.32億元。而5年以後呢?不排除明星股東捨棄這兩家公司的可能。

再聯繫到昨天中午崔永元在微博上曝出的馮小剛美國豪宅,這其中又有多少財產糾紛呢?

至於唐德影視,一方面回應,公司不存在簽署陰陽合同及偷漏稅的行為,隨著行業發展,演藝人員法律意識日益加強,依法繳稅已成行業內部的常識與基本準則。

另一方面披露公告,公司實控人吳宏亮當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增持了公司19萬股,增持均價15.1元,增持金額約287萬元。根據吳宏亮去年12月披露的增持計劃,他將在公告後12個月內增持唐德影視不低於3000萬元、不超過2%。

唐德的跌停對公司顯然是利空,實則給計劃增持公司股票的大股東創造了條件。

與唐德深度捆綁的范冰冰得到了崔永元對“4天6000萬合同”的解釋,“我跟范冰冰通過話,她不知道這個合同,這個非常複雜,值得好好查。”

四部委嚴打騙稅亂象,“陰陽合同”對娛樂行業有多大影響?

娛樂圈紀委黃毅清依舊保持了及時爆猛料的風格,發微博表示范冰冰逃稅至少5億,資金通過其母張傳美和經紀人穆曉光轉移。

四部委嚴打騙稅亂象,“陰陽合同”對娛樂行業有多大影響?

同時,有消息稱范冰冰已遠赴美國,其財務人員也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再聯繫到黃毅清“資金轉移海外”的言論,em……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下午,受到楊子要滅掉自己的威脅的崔永元在接受群訪時爆料楊子黃聖依夫婦曾簽署7.5億“陰陽合同”,並在現場展示了其中涉及到的9738萬合同與資金去向:電影《大清相國》的總監製韓三平的費用,大約3000多萬;《中南海保鏢》拿走的5500萬,先給李連杰約定檔期的片酬,而李連杰自始至終都不知道這件事;需要拿回一個已被人註冊的域名,花掉1200萬。

四部委嚴打騙稅亂象,“陰陽合同”對娛樂行業有多大影響?

楊子隨即在微博否認上述事件涉及內容,另一當事人韓三平也作出回應:“我沒有與任何公司簽訂《大清相國》的監製合同,更談不上我拿了監製費。”

四部委嚴打騙稅亂象,“陰陽合同”對娛樂行業有多大影響?

國內藝人偷稅多以補繳稅款告終,四部委聯合打擊騙稅亂象在行動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藝人的高收入對應的是高納稅,日進斗金的明星想方設法地偷稅漏稅本就有違社會倫理,倘若處罰措施還未曾觸及利害則是助長不正之風。

四部委嚴打騙稅亂象,“陰陽合同”對娛樂行業有多大影響?

部分國內藝人涉稅案件

可以看出,即便國內藝人偷稅漏稅情況屬實,處罰方式無非是補繳稅款和罰款,除劉曉慶涉事時間較早、金額較高,被處以刑罰之外,吳宗憲當年一句“反正我這麼有錢,繳就繳,無所謂啦!”,似乎對藝人來說無關痛癢。

不光是國內,國外也有被金錢誘惑逃稅的明星,至於結果,一句美國諺語便可概括,“這個世界上,只有死亡與交稅是永恆的。”全球電影工業中心好萊塢自然是重災區,尼古拉斯·凱奇、林賽·羅漢都被處罰過,甚至連邁克·傑克遜的遺產稅都不放過。

除了唱歌表演、電影分紅、投資收購的演藝圈,運動員也是“陰陽合同”的頻發地,臭名昭著的“喬·史密斯事件”是NBA抵制“陰陽合同”的導火索,陽面上的合同是森林狼付2年175萬美元,遠遠低於喬·史密斯的市場價;而實際上是7年8600萬美元的合同。“陰陽合同”被聯盟發現後,森林狼老闆與總經理雙雙被禁賽,喬·史密斯被勒令中止合約成為自由人,罰款350萬美元,並剝奪5個賽季的首輪籤。此後,為防止出現“陰陽合同”,聯盟與美國稅局展開合作,並寫進了州法律裡。

相比之下,國內足球界的“陰陽合同”糾紛更甚。2014年,球員劉健為獲得轉會權,公開了與青島中能簽約的“陰陽合同”,備案合同的年薪為80萬、績效獎金20萬,另一份合同的年薪則高達260萬。最終,中國足協認定青島中能違規,扣除7分聯賽積分,罰款40萬,劉健有權轉會。並且,謝輝、郜林、杜威等人也都被報道過“陰陽合同”的糾紛。

那麼,國內藝人違法逃稅就真的沒有更嚴厲的懲處措施嗎?關於“陰陽合同”的整頓到底能有多大力度?

根據我國法律,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佔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因此,有些“陰陽合同”雖然違法,但還未構成偷稅罪,僅要求納稅人補繳稅款或罰款,而與法律條文相符的才屬騙稅。

今年4月以來,稅務總局、公安部、海關總署、中國人民銀行四部門聯合部署打擊騙稅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專項行動,保持對騙稅虛開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開展專項整治。

四部委聯合發力整頓騙稅亂象已初見成效,此次直指影視從業人員簽訂“陰陽合同”中的涉稅問題,必然將給娛樂圈的所有合同一個交代。

要知道,有關部門在處理“陰陽合同”的問題上,可謂經驗累累。為遏制二手房交易中的“陰陽合同”,地稅平臺與房產交易信息聯網,將每一區域的房價、每套房每次成交價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出現偏差較大的差異,稅務機關都能第一時間獲知,並採取應對措施。

四部委嚴打騙稅亂象,“陰陽合同”對娛樂行業有多大影響?

“陰陽合同”掀起娛樂圈洗錢、逃稅的秘密,但行業整頓仍負重致遠

“陰陽合同”連接的一方是要避稅明星,一方是另有所圖的資方,所圖之力無外乎更高的商業價值或把黑錢洗白。

後者很容易理解,以崔永元揭露出的電影《大轟炸》為例,該片投資5-6億元,而截至2015年2月,總製片人施建祥僅憑快鹿旗下東虹橋小貸共發放貸款萬餘筆,累計金額近160億元,金鹿財行在2015年累計從28540名投資者處募集投資159億元。但金鹿財行的理財公司、擔保平臺都是施建祥的,錢不過是在他自己的平臺裡“繞圈圈”。

四部委嚴打騙稅亂象,“陰陽合同”對娛樂行業有多大影響?

雖然施建祥已被全球通緝,但是快鹿下設至少70-80個空殼公司,另外各種個人或企業代持、善意取得、地下錢莊、複雜的資金轉移程序,對經偵追贓設置了障礙。複雜的融資洗錢、哄抬股價等資本運作,通過製作費、明星的天價片酬等名義轉為合理投入,范冰冰的“4天6000萬”片酬很可能就來自於此,演員的實際所得並沒有這麼多。

值得一提的是,快鹿旗下的菜苗網後改名為火傳媒,即為楊子黃聖依夫婦出任股東的巨力影視旗下的子公司。

“演員片酬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是廣電部門的硬性規定,在此出現的“陰陽合同”是為逃避監管部門的審查。而片方不得不付的高額片酬則是希望通過演員來獲得更多的商業回報。

評價藝人商業價值的標準無外乎個人形象、媒體關注度、公眾影響力、作品市場等方面,簡單地說,就是流量。

四部委嚴打騙稅亂象,“陰陽合同”對娛樂行業有多大影響?

控屏、打榜、輪博…對於大眾來說可能很陌生,卻是真愛粉的日常。假如偶像有了這些都是泡沫的數據,就會有很多商家選擇,有很多資源找上門,數據越好價格越高,更能相對合理地掩飾天價“陰陽合同”。

四部委嚴打騙稅亂象,“陰陽合同”對娛樂行業有多大影響?

在娛樂圈裡待的越久的明星越知道數據的重要性,在飯圈混的越久的粉絲更能堅持為愛發電。前段時間陳學冬後援會脫飯回踩當屬活久見的案例,爆料者稱解散原因是陳學冬不滿自己的數據不好而多次施壓工作人員要求換掉後援會,成員一氣之下就地解散。

被吐槽業務能力不過關覺得委屈是自然,畢竟數據是粉絲每天捧著手機、守著電腦刷出來的,甚至在新晉偶像還不理解數據為何的時候,粉絲就在熬夜爆肝地打call了。

四部委嚴打騙稅亂象,“陰陽合同”對娛樂行業有多大影響?

“陰陽合同”只是影視傳媒行業亂象的冰山一角,洗錢和轉移片酬的方法還有很多,為了偶像的商業價值粉絲也不會停止做泡沫數據,受波及較大的影視傳媒板塊在A股市場已有反彈。

儘管道德判斷對客觀性的主張有問題,法律也絕的不是簡單的社會事實,此次“陰陽合同”事件會揪出不少違規公司與藝人,但整改行業亂象改仍負重致遠。

歡迎訂閱“首席娛樂官”,點關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