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心俠膽跟黨走 換來春色滿人間

1924年我出生在原萊陽縣水集鎮沽河頭村(今屬我市水集街道)。如今,我雖然已到風燭殘年,但是,每當回顧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保衛祖國南疆海防中的戰鬥經歷,我仍然心潮澎湃,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榮耀。我也經常回顧許多犧牲了的領導和戰友,他們為了民族的解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每想到這些人,我也感到非常的悲痛。我的心願是:祖國富強,人民幸福,世世代代跟黨走,紅色江山永不變。

紅心俠膽跟黨走 換來春色滿人間

立功證明書

紅心俠膽跟黨走 換來春色滿人間

立功證明書上的合影,坐者為呂令本。

紅心俠膽跟黨走 換來春色滿人間

在膠東抗擊日寇

1941年1月我才17歲,就參加了八路軍。入伍不久,因我個子太矮,年齡又少,還不適合到野戰部隊,就被編到“榮成獨立營”。第一次參加戰鬥是伏擊日本鬼子。當時新戰士都沒有槍,每人只發4枚手榴彈。戰鬥打響後,有槍的戰士先放了一陣槍,首長便下了衝鋒令,我急於得到一支槍,衝在最前面,當離敵人30步左右的時候,我扔出1枚手榴彈,最後的那個鬼子被炸死了,我趕快跑過去撿起敵人的三八大蓋槍,高興得不得了。這次戰鬥把十幾個鬼子都消滅了,我因作戰勇敢受到連營領導的表揚。以後我在榮成獨立營共參加了幾十次小型戰鬥,直到1944年1月,我被選拔到野戰部隊——“膠東5旅15團”。到15團後第一次戰鬥是攻打日寇盤踞的龍鬚島。龍鬚島三面環海,只有一條通道,易守難攻。我所在的一營擔任主攻,經過半上午的英勇戰鬥,島上的鬼子,被我軍擊斃了30多個,俘虜了8個。此次戰鬥繳獲了敵人1門75戰防炮、1挺920重機槍、3挺歪把子輕機槍、40多支步槍;炮彈、子彈、手雷、炸藥若干。從此15團的武器裝備得到很大的改善,戰勝敵人的勇氣也更加高漲了。1945年陽曆2月11日(農曆1944年臘月29日),接到了解放萬第的命令,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親自指揮,集中了5個團的兵力。我們15團負責主攻南萬第。南萬第的圍牆又高又厚,很難攻克,三名爆破員接連犧牲了。曲連長又命令我往上送炸藥,火力掩護我送了三次炸藥,最後把這三份炸藥一起拉開導火索,才將圍牆炸開一個大口子。除夕夜攻下萬第城,趙保原連餃子也沒吃成,落荒而逃。

1945年3月,5旅轉戰到牟平。旅長吳克華指揮我們,在拔除多處日寇據點的同時,還徹底殲滅了為日寇賣命的“大刀會”。1945年8月日本宣佈投降後,盤踞在煙臺的日軍拒不向我八路軍繳械投降,他們等待國民黨的軍隊來受降。為保證抗戰的勝利果實,我軍不得不攻打煙臺。攻城戰鬥打響的當天晚上,15團一營三連,負責掃清敵人外圍碉堡的時候,戰鬥打得非常激烈,直到黎明,才徹底炸掉了敵人的幾座碉堡,緊接著隊伍迅速攻進市區。我們排因攻擊速度特別快,進入4馬路後,被數倍於我的敵人包圍。我親眼看到3個敵人把刺刀刺進我們排長的胸膛和後背,頓時怒火沖天,急忙掏出僅剩的1枚手榴彈,拉弦後又數了3個數,扔到了十幾步遠的敵人中間,沒等敵人反應過來,手榴彈就爆炸了,3個敵人應聲斃命。其他敵人又圍上來,我想這次可能要“光榮”了。幸運的是,恰在這時,後續的大部隊上來了,終於消滅了當面之敵,又迅速向縱深挺進……

煙臺解放後,5旅經過短時間的休整補充,9月下旬奉命調往青島嶗山作戰,但部隊走到即墨城,又接到新的緊急命令,立即開拔東北。於是,5旅又從即墨出發,經萊西、招遠來到龍口,在龍口很快便上了船,頂著狂風巨浪,離開了膠東故土,去東北迎接新的挑戰。

參加解放戰爭南征北戰

在東北大連一個叫莊河的地方下船後,5旅由原山東渤海軍區司令員肖華統一指揮。又過了不長時間,東北的我軍統一整編,原膠東5旅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4縱隊(轄10/11/12師),我們的老旅長吳克華任4縱隊司令員。吳司令當時只有30歲上下。我被編在4縱10師29團3營8連2排1班任班長。1945年11月,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自1946年5月下旬,國共兩黨軍隊在南滿正式開戰。此時,4縱司令員吳克華調南滿軍區任副司令員,由胡奇才接任4縱司令員。4縱首先攻佔了鞍山,接著在我軍強大的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下,敵海城守軍第184師師部及第552團在師長潘朔端率領下宣佈起義。這一戰震動了國民黨全軍,從而也鼓舞瞭解放區軍民的士氣,更加堅定了戰勝敵人的決心。

在新開嶺戰役全殲敵25師時,4縱10師擔任主攻。老爺嶺一戰,是關係整個戰役全局的關鍵一戰,經半天激戰,全殲號稱“千里駒”的國民黨第25師8000多人,俘師長李正誼(人稱李大麻子)。開創了東北民主聯軍在一次作戰中殲敵一個整師的戰例。此次戰鬥結束後,我被提升為排長。

新開嶺戰役後,國民黨軍大兵壓境,先後佔領了安東、鞍山、通化等許多城鎮,南滿根據地只剩下4個縣,部隊供應十分困難,處境非常不利。為打亂敵人進攻南滿根據地的部署,分散、拉垮、各個擊破國民黨軍,以達到保衛南滿根據地的目的,上級命令4縱跨過渾江插入敵後,運用游擊戰和運動戰,消滅小股敵軍,破壞敵人交通戰,配合在內線作戰的第3縱隊。我們10師為右路縱隊,於1946年12月下旬從通化東昇出發,跨過梅輯鐵路(梅河口至輯安)西進。艱苦轉戰半個多月,僅我師即攻克敵據點十幾處,殲敵1000多人,迫使敵人從進攻南滿的兵力中抽調兩個師回援本溪、桓仁,實現了一保臨江的作戰任務。此戰結束後,我被提升為連長。

在二保臨江的作戰中,我4縱10師劃歸3縱統一指揮,擔任佯攻通化牽制國民黨新編第22師的任務。

在三保臨江的作戰中,4縱又一次深入敵後,迷惑和牽制國民黨軍,配合3縱在內線作戰,以達到與正面主力協同作戰的目的。

在四保臨江的作戰中,我4縱10師又劃歸3縱統一指揮,在紅石砬子地區成功設伏,全殲了國民黨89師和54師162團,俘敵師長張孝堂。這次勝利使我南滿部隊站穩了腳跟。

通過“四保臨江”和“夏季攻勢”作戰,在我北滿部隊三下江南的配合下,徹底打破了國民黨軍“南攻北守,先南後北”的戰略企圖,堅持了南滿,包圍了北滿,鞏固和擴大了南滿根據地,並迫使國民黨軍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而民主聯軍則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

1947年9月,10師迴歸4縱。原膠東5旅旅長吳克華,由南滿軍區副司令員兼軍區參謀長,重調4縱任司令員。之後,4縱隊參加了秋季攻勢和冬季攻勢的作戰。1948年1月,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在解放鞍山時,當時鞍山守敵有1萬多人,修築了多道防禦工事,組成強大火力網,自稱鞍山“固若金湯”。2月,我軍4、5、6三個縱隊開始總攻鞍山。我4縱隊10師在市區東北方向攻擊爐山,由於各團既分工明確又協同作戰,將爐山3個據點迅速拿下。在向市區突擊時,我代理2營6連連長,我連因孤軍深入被敵人包圍,我在左臂受傷的情況下仍沉著冷靜地指揮全連消滅了大量敵人。在攻到鞍山市政府時,我被敵人的子彈貫穿右腿,打斷了筋。我抱著“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叫苦”的精神繼續跟敵人作戰,直到戰鬥結束。戰後我被評立大功1次——立功證,我非常珍惜,保存至今。

錦州戰役的塔山阻擊戰,是4縱戰史中最殘酷、也最值得全體指戰員榮耀的一戰。戰役之初,4縱在錦州的北大門義縣外圍同敵人進行激戰。全體指戰員都摩拳擦掌,決心在攻打錦州時大顯身手。突然接到去塔山打援的命令,思想都想不通,後經逐級動員,全體官兵才統一了思想,認識到塔山阻擊戰的重要性。

塔山並沒有山,只是錦州與錦西之間一個只有百多戶人家的村莊,村名塔山堡,到錦州60裡,到錦西20裡,唯一重要之處就是去錦州的道路直接從塔山經過,是錦州的門戶,也是國民黨軍“東進兵團”增援錦州的必經之路。當時在塔山一帶的國民黨軍集中了11個師的兵力,企圖北上解錦州之圍。我軍想攻下錦州,必須先守住塔山。東北軍區司令部將4縱從義縣調到塔山擔此重任,就因為4縱是打硬仗打惡仗的“硬茬子”。全縱隊連以上幹部絕大部分是膠東人。縱隊司令員又是抗戰時期威震膠東的5旅旅長吳克華。

當全體官兵清楚地認識到塔山阻擊戰的重要性後,自上而下群情激昂,每個人都表示了決心。“打好塔山阻擊戰,保障主力攻下錦州城。”“誰是英雄、誰是好漢,阻擊戰中比比看!”……激勵鬥志的口號聲,在各個連隊天天響起。在之後的戰鬥中,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單位和模範個人。4縱也因此戰而名揚全軍全國。

攻城部隊的總攻命令還沒下達,敵我雙方在塔山就進行了反覆爭奪。為不動搖司令部下達總攻錦州命令的時間,4縱司令員吳克華提前就給各團下達了死命令:“我只要各團堅守的陣地,不要傷亡數字。”

塔山防線,東起海邊,西止虹螺山,正面60裡。從1948年10月10日至28日,國民黨軍11個師輪番向我進攻,塔山陣地巋然未動。

我當時在4縱10師29團3營8連任連長。10月12日我營接防了12師34團3營已堅守兩天的陣地。經過前兩天的戰鬥,蔣介石眼巴巴看到援軍被堵在錦州門口的塔山,強攻兩天沒能前進一步,心急火燎,又增加了兩個師的兵力。其中就有從華北調來的號稱“趙子龍師”,即獨立95師。這個師據說在以前的作戰中,從來沒丟過一挺機槍。該師來到後,先以每人50萬金圓券的高價,收買組織了一支“寧死不退”的“敢死隊”。這些亡命之徒,全部掛著衝鋒槍和輕機槍,每人左臂扎著塊紅臂章。10月13日清晨,該師正式投入戰鬥,先與我們10師接上了火,果然不同凡響。第一衝鋒隊上來全端著衝鋒槍,第二衝鋒隊上來全是機關槍,清一色的自動火器。衝鋒受阻後,便將同伴的屍體壘成移動工事,向我陣地一步步推進。在膠東和黑土地上打了無數硬仗和惡仗的4縱指戰員們,還真從沒見過如此兇猛的進攻陣勢。但是,4縱——我們這支英勇善戰的膠東子弟兵,是任何窮兇極惡的敵人都嚇不倒、徵不服的。指戰員們都說“管他什麼龍,只要他敢上,就叫他滅亡!”“哪個往前鑽,就送他上西天!”

13日當天,所謂的“趙子龍師”組織了十幾次進攻,每次都是以失敗告終。天黑後,雙方都很疲勞。這時我向營長提議,經營長批准,由我率領1個排化裝成敵人,每人左臂扎一條白毛巾,穿插到敵人背後,待發出信號後,前沿陣地上的我軍立即出擊,前後夾擊,很快消滅了當面之敵。不幸的是戰鬥時營長犧牲了,上級便宣佈由我擔任代理營長。就在10月14日10時錦州總攻開始,塔山之戰也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雙方激戰到黃昏,敵95師基本被我師“吃”光了。後來聽俘虜說,在華北從沒吃過敗仗的所謂“趙子龍師”,來的時候3個團的兵力,走的時候勉強縮編成3個營。

41軍的軍紀全軍聞名。1948年11月,遼瀋戰役剛結束,41軍在進駐錦州的途中,因錦州一帶盛產蘋果,道路兩旁有一片片老鄉的果園,鮮紅水靈的蘋果,對剛剛從戰火與硝煙中走來的這些臉被燻黑、嘴唇乾裂、腹內又飢又渴的指戰員來說更具誘惑力,但是,全軍上下無一人偷吃一個蘋果。得到地方廣大幹部群眾的讚歎!毛主席聽說後,也被41軍秋毫無犯的軍紀所感,當即決定北平的警備由41軍擔當,並親自到南苑機場檢閱表揚了41軍將士。進入北平後,41軍果真擔任了北平的警備任務,吳克華軍長兼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員。我們連負責葉劍英的警衛工作,直到1949年5月下旬,41軍奉命南下追擊國民黨軍餘部。10月1日建國時,我們師正好住在毛主席的家鄉湖南湘潭縣城。後來41軍相繼參加了廣西戰役,兩廣剿匪,以及解放南澳島、南鵬島等戰鬥。直到東調潮陽和汕頭後,41軍再未接到大的作戰任務,只打了附近的幾個小海島。攻打海南島的任務由40軍和45軍完成。1953年7月,41軍馳援福建東山島,成功粉碎了盤踞臺灣的國民黨軍的進犯。

1955年6月我32 歲時,離開了培養鍛鍊了我15年的部隊,復員回家。

紅心俠膽跟黨走 換來春色滿人間

記錄人左玉合(前排左一)與呂令本(前排中)及呂令本二兒子呂順家(前排右一)、二兒媳李紅梅(後排右一)

解甲歸田 頤養天年

15年火熱的軍旅生涯,黨把我從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培養成一個堅強的革命戰士,忠誠的共產黨員。復員後,我在本村先後擔任過民兵連長、治安主任、調解委員等基層幹部。1958年組織上委任我到大溝子鐵礦任負責人。不管做什麼我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幹好。

我於復員後的第二年娶妻成家,婚後育有一女二男。現在,子女們的孩子也都二三十歲了。孩子們對我都非常孝敬。2007年夏天我老伴腦梗去世後,二兒子順家夫妻怕我一人孤單,就把我接到他家照顧。冬天讓我睡唯一的熱炕,夏天搬到寬敞的房間。2012年,二兒子又新蓋了四間瓦房,裝上了空調等電器設備,冬暖夏涼。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經濟社會有了很大發展,但仍有少數人對社會不滿,埋怨這埋怨那。我經常說:“現在不打仗死人了,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國強民富,一切都太好了。”也有人替我抱怨我的待遇低,叫我找一找,我都說:“比起我那些為革命犧牲了的戰友,我一點也不虧,至少我看到了革命的勝利,至少我還活著,有兒有女。”

我今年已經95歲了,生命的時日已經不多了,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我們的軍隊永遠聽黨指揮,永遠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全國人民世世代代跟著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走,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使老一輩付出巨大犧牲打下的紅色江山,千秋萬代永不變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