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之後要麼積累金錢, 要麼積累能力

為什麼要《積累》呢?
畢業之後要麼積累金錢, 要麼積累能力​ 我記得前幾天跟一位老闆面試的時候,

他跟我說一段話:

“剛畢業出來找工作,無非就是要做兩方面的積累:一方面是金錢的積累,自己的財務自由了,能做的事情相對來說就多了;另一方面就是能力的積累,能力學到了就是自己的,永遠也不會失去,有了能力就有底氣,有了底氣才能有更多的選擇。金錢與能力的積累往往只能選擇其一,要麼先窮一段時間用來積累能力,要麼先做一些自己不感興趣但來錢快的工作。顯然無論哪一種選擇都要有所取捨,然而除去取捨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堅定自己的目標,不能今天想東明天想西,把時間跟精力都浪費在徘徊不定上。”

我對此十分認同,絕大多數人剛畢業出來,不僅經濟上一窮二白,經驗上也如同一張白紙,要想在職場人生得到快速成長,自然要有所側重來集中精力積累,讓一方面先豐厚起來,另一方面也會隨之跟上來。這道理雖然聽起來像是某一時期的口號,但不得不承認在這件事情上是非常正確的,因為無論先積累哪一方面,都不會完全對另一方面沒有益處。

我對於先積累金錢這個目標既提不起太多興趣,也沒有太大的緊迫感,因而我選擇了先積累能力,畢竟自己能力還不夠讓自己有底氣。相對生活的壓力,我更焦慮能力的欠缺。

前一份工作其實在工資上相對來說還是讓人滿意的,但是待久了發現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成長,把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做好了,可前面的路又被堵死了,這便是我離職的原因之一。因而在找新工作的時候,我謹慎了很多,不像剛畢業時候一有公司要自己,也不詳細瞭解就馬上去上班了。說起那時候,最焦慮的當然是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畢竟自己想要做的工作與專業幾乎不搭邊,底氣總是非常不足的。現在自己稍微有了一點底氣,總算有些選擇的餘地,自然也不能太違背自己想法。

不過說真的,能有選擇的餘地也不是說自己能力真有多好,而是趕上好的時期,新媒體運營這一行剛剛興起,很多企業都想建立自己的新媒體板塊,不管懂不懂怎麼用,先建立再說,不然跟不上社會的潮流。而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的這種想法,往往是缺乏深度的策劃與討論,自己也並不是真正重視這一方面,所以在招人的時候要麼希望能招到一個可以幫助建立新媒體體系的人,要麼乾脆就是隨便招個人裝裝樣子,以防萬一而已。當然不管哪種,我都很感謝這些企業,不然我也不會得到初期的經驗積累。

然而說我自大也罷,傻也罷,我不願再到這樣的企業了,一方面不得不承認自己也只是半桶水,半桶水建立起來的半桶水新媒體體系自己都看不過去,沒啥成就感,而且也對自己而言很難讓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這樣建立起來的體系因而自己不能使之得到進一步完善,週期太長,一不小心就要被空降進來摘果子,看著實在傷心,就像自己孩子被搶了。所以我拒絕了很多這樣的工作機會,即使有時候薪酬很誘人。

說起這個薪酬,說實在當初拒絕的時候還是有點自我懷疑,對於自己想要的有些混亂。到底是錢重要還是能力的提升重要,讓自己有些猶豫不決,對於工作沒有人跟錢過不去,都希望自己能得到更高的報酬,但是如果對於自己的成長沒有太大的動力,怎麼敢保證自己在以後有底氣得到更高的報酬呢?
畢業之後要麼積累金錢, 要麼積累能力

其實我找工作的時候就很明確自己目標,希望自己能進到一個制度比較完善的體系之內,去學習關於新媒體運營更為深度的一些東西,完善自己對於新媒體運營的認識,加強自己這方面的能力。人進入職場要創造價值是相對於企業而言,相對於自己而言更多是要實現自己價值、提高自己能力,只有去到對的企業才能更好的企業自己價值,從而提高自己能力。

然而這個需要承受的風險是,既然不去當“雞頭”,那麼就有可能要當“鳳尾”,像是從頭開始,不僅僅是經驗,還有薪酬。想想現在的薪酬只有之前已經拒絕的公司給出的薪酬的一般,說實在的,還是有些心疼。我還是免不了俗的,但決定了就要去做,去做了總會有轉機,總會有機會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