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橋,連接著一座城、幾代人

韶關,一座用橋連接的城市

當你走過一座橋,便愛上了這座城!

你可知道,韶關還有一個別稱

“橋城”

西面的武江十里亭海關有四座橋

東邊的湞江黃金村海關也有四座橋

兩江匯合後從海關冶煉廠有兩座橋

也就是說,市區橫跨河流的公路橋共10座橋

拍攝、剪輯:劉偉明

然而在沒有公路橋的時候

兩岸的人是如何聯繫的呢?

1

消失的木板浮橋

bateau bridge

“船拼船,板接板,浮在水面上可供人行走。”這就是韶關在還沒有公路橋時,最初建立的浮橋。老韶關對浮橋應該都不會陌生。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橋的對話》 1977年10月 黃日有 攝

那時的浮橋是由二三十條木船串接而成,船頭、船尾處穿有很粗的纜繩,用錨將船固定在河面,船上是由杉木鋪成的橋面,寬2.5米左右,能滿足雙向行人通行。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20世紀70年代初風采浮橋

在武江橋、風采橋等現代的橋樑建成之前,浮橋是當時連接三江六岸的重要設施,對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作用。

遇仙橋

在西河橋和武江橋的建立之前,曾有一條浮橋名為遇仙橋,以鐵鏈連舟為橋,連結武江南北,使韶州城成為一體。並設關卡收水陸兩路稅,韶關之名由此而得。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這條橋的名字有一段有趣的由來。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韶州知府陳大倫在此修建西河浮橋,夢遇仙人康容,並聽取了許多康容治理州府的良策…一覺醒來,感慨不已,將浮橋更名“遇仙橋”,韶關史記第一座橋由此而來。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西河浮橋》(組照)資料片

直到1966年,西河橋竣工後,“遇仙橋”便退出了歷史。如今,少了碼頭貨船,少了木板浮橋,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運輸方式和更為堅固的橋樑。

現在的韶關,正以日新月異的城市風貌展現在大家面前。

2

拔地而起的公路橋

Highway Bridge

相依相偎——西河橋、武江橋

西河橋於1966年建成,橫跨武江,東接西橋街口,西接新華北路。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西河橋通車(組照) 1964年攝資料片

武江橋建成於1988年,與西河橋相鄰,東橋頭南引橋連接園前西路,北引橋與解放路西端交匯,西橋頭則接工業東路。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舊時武江橋 李民攝

現在的西河橋與武江橋,號稱武江上的“雙子橋”。西河橋車道是由東至西的單行線,武江橋車道是由西往東的單行線,二橋為武江西岸和市中心半島的交通聯繫各司其職,看似互不相干,卻又缺一不可。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如今的西河橋、武江橋 劉偉明攝

到了夜晚,雙子橋們就換上了夜的衣裳,橋上溫暖的燈光照亮了前進的道路,也倒影在河面上,美的不可方物。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西河橋、武江橋夜景

最具歷史——曲江橋

韶關第一條鋼筋混凝土大橋,就是南門橋(今曲江橋)。這條橋算是韶城裡的“老人”了,在沒有這座公路橋之前,兩岸的來往交易依舊是靠著浮橋進行的。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南門浮橋(今曲江橋)攝於上世紀20年代 資料片

該橋籌建於1929年,1935年才竣工通車。後因韶關淪陷,國民黨守軍撤退時,將該橋炸了四墩,使到五孔橋面塌落江中,大橋中斷交通。

直到1946年大橋重新修復,基本恢復原樣。那時候橋面很窄,只能通過一輛汽車,東西兩河的居民還是靠浮橋進出城。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20世紀60年代曲江橋頭

據記載,曲江大橋先後於1958年和1990年先後進行了2次擴建。1981年改名為"南門大橋"(因該橋位於解放路〈民國時叫風烈路,俗稱南門〉)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舊時曲江橋

如今的曲江橋,依舊堅守在湞江河上,從河東岸連接著小島。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今曲江橋

每當夜幕降臨,兩排橋燈和五彩的裝飾燈通明透亮,閃爍生輝,宛若兩條火龍飛渡湞江,成為古老韶城裡一道獨具韻味的景觀。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劉偉明 攝

兢兢業業——北江橋

北江橋始建1978年,從建成至今已有40年之久,見證了韶關40年來的飛躍發展與變遷。按年齡來算,如今也正值壯年。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北江大橋落成》 1978年1月 黃日有 攝

當年的北江橋至今沒有很大的改變,只是周邊的平房在90年代末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和綠化帶。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一橋橫跨》(北江橋) 麥國明 攝

該橋東連廣韶路,西連新華南路,橋身為7跨鋼筋混凝土空心箱形大拱橋,在雨水充沛的時候,成功抵擋武江和湞江二江匯合的洪流沖刷,保障了人們的出行安全。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近日北江橋/劉偉明攝

北江橋就像一位永遠戰鬥在第一線的士兵,傲立在北江流域源頭不曾動搖,這座大橋還將陪伴韶關人走過更多的春夏秋冬。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近日北江橋/劉偉明攝

風采依舊——東河橋

東河橋(又名風采橋)於1979年底建成使用,東河橋修建前,人們過河也是依靠東河浮橋,不過現在浮橋已經不復存在了。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20世紀70年代初風采浮橋

橋分三拱橫跨江面,仿若三座趙州橋銜接而成,是一座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三跨三拱的混凝土橋樑。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東河浮橋

東河橋橫跨湞江,東接啟明路,西連風采樓,是連接韶關市區與湞江區橋樑中的一條,對韶關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今東河橋風采依舊

除了那些頗具歷史的橋樑之外,還有許多21世紀新建的大橋在為韶關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造型最美——五里亭大橋

五里亭大橋於2001年初正式動工,2004年7月竣工。整橋全長525米,橫跨武江,東接帽子峰,西連惠民路。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圖:劉偉明攝

大橋橋身由兩條豔紅色的熊貓型巨型鋼管拱合龍而成,像絢麗的彩虹橫跨武江兩岸,韶關人也都親切地稱其為“彩虹橋”。

五里亭大橋的五項技術還創下了當時的全國之最:1. 最大直徑、最大單裝承載能力;2. 最大跨度拱梁組合體系;3. 最大頂推跨度;4. 最大豎轉跨度;5.最大寬跨。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五里亭大橋夜色 圖:劉偉明攝

身價最高——百旺大橋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百旺大橋2004年10月建成通車,1.45億元的造價讓其成為韶城不折不扣的橋樑“新貴”,可謂是全韶關身價最高的橋了。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如此高的造價還有著“北江飛虹”的美譽,也是目前市區北江河上唯一一座連接新老城區的橋樑。

百旺橋外觀宏偉,橋長786米,寬28米,是韶關眾多橋樑的集大成者,與五里亭大橋的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圖:劉偉明攝

“一橋橫跨東西,天塹變通途”,百旺橋的建成,在韶關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和意義。它是北江河連接湞江老城區和武江芙蓉新城的唯一橋樑;在推動新城區的迅速發展方面,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百旺大橋除了連接新老城區以外,在離引橋入口不遠處,還接駁著有江心島嶼之稱的龍舟島。島上有著獨特的歐式建築群,這給百旺大橋增添了許多異域風情的魅力。

年紀最小——帽峰大橋

帽峰大橋建成於2010年7月,經過帽峰山,跨越湞江河、湞江北一個立交,接啟明北路。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圖:劉偉明攝

帽峰橋的建成,意味整個市區連接起來,成為湞江東岸和小島城區的交通樞紐工程,促進東北城區的開發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圖:劉偉明攝

耗資最少——十里亭大橋

十里亭大橋,雙曲拱,1973年建成。位於市區北郊,橫跨武江,東連水輪機廠,西接前進路北頭,是聯結河西與十里亭一帶的重要橋樑大橋。耗資最少,外觀和承載能力好,被大家稱為韶關性價比最高的橋。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圖:劉偉明攝

建成最快——黃金村大橋

黃金村大橋是國道323線韶關市區過境路改建工程的控制性重點工程。2004年建,2005年通車。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圖:劉偉明攝

工程自2005年7月29日正式破土動工到竣工只花了短短14個月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個多月完成任務,成為我市橋樑建設史中建設速度最快的一座橋,創造了我市路橋建設史的新紀錄。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圖:劉偉明攝

韶關,還在不斷的發展,正在規劃的上饒橋和江灣大橋,更為韶關撐起橋城這張名片。

3

讓人期待的橋

Building a bridge

江灣大橋

除了以上大橋,還有武江河面正在規劃建設的另外一座大橋——江灣大橋。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江灣大橋效果圖

大橋全長1.13公里,曲江大道起點在芙蓉新區張屋嶺,江灣大橋跨北江,再穿過韶冶、贛韶高速到馬壩的新村。未來市區的橋樑美麗風景線又多了一條。

上饒大橋

上饒橋,計劃建於韶關市西河片區與十里亭片區交界處,建成後,將連接武江南北兩岸。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這條橋緩解了十里亭大橋和五里亭大橋的交通壓力,對優化升級城區道路、改善城區交通環境,促進城區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品質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韶關,一個歷史與現代化並存的城市

一座有著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古城

而他也正以你想不到的方式飛速發展著

未來,韶關將會建成更多的橋樑

讓我們共同期待!

橋城韶關,這10座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圖:劉偉明攝

圖:部分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