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報體檢|從內容多元走向營收多元:B站步入“而立之年”

撰寫|張子龍

坐擁付費意願強烈的用戶、趨於多元化的營收模式,驚人持久的內容創造力,初現端倪的新廣告形態......對B站來說,最好的日子永遠在後面。

一季報體檢|從內容多元走向營收多元:B站步入“而立之年”

5月24日(美東時間5月23日),B站公佈了截止2018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虧損持續收窄,這算是B站IPO之後的第一個good news:

本季度內,B站總收入為8.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5%。淨虧損從去年同期的6,740萬元人民幣收窄到本季度的5,780萬元人民幣。不考慮員工股權激勵成本,調整後的非美國會計通用準則的淨虧損,則從去年同期的5,960萬元人民幣大幅改善到本季度的320萬元人民幣。

更讓人欣喜的是營收結構的變化:

2018年第一季度,B站在遊戲業務收入6.88億元人民幣,其中廣告、直播及增值業務收入對總收入的貢獻從上年度的14%上升至第一季度的19%。(月均付費用戶數大增190%達到約250萬人)。

對比2017年,B站總收入中有83%來自在線遊戲,只有7%來自於直播業務,7%來自於廣告收入。據B站高層預計,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總收入的大約50%會來自於在線遊戲,30%的收入會來自廣告業務貢獻,剩餘20%的收入將來自直播業務。

一季報體檢|從內容多元走向營收多元:B站步入“而立之年”

一個多元化營收模式正在形成,經過8年苦心經營,B站獨特的內容用戶機制,正釋放出驚人紅利:從內容的多元化到營收的多元化發展,B站正在成長為一個“而立之年”的商業網站,但與此同時創作者、用戶、平臺之間的信任絲毫沒有衰退跡象。

一季報體檢|從內容多元走向營收多元:B站步入“而立之年”

遊戲這門生意,B站越做越有感覺

一季報體檢|從內容多元走向營收多元:B站步入“而立之年”

財報顯示,B站遊戲業務在第一季度的收入為6.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7%。數娛夢工廠注意到,主要增長點來自手遊《命運/冠位指定》(Fate/Grand Order)單品的強勁表現,第一季度該遊戲的收入創造了其運營20個月以來的新高。

此前,外界曾質疑,B站的遊戲運營主要靠《命運/冠位指定》。但最新數據來看,這塊遊戲似乎還處在爆發前期,可以期待更長週期的商業價值。放眼國內手遊市場,能夠做到20個月流水持續高位,可能除了王者榮耀等少數爆款,大部分公司很難做到。而對精品遊戲的持續運營能力,恰恰是衡量一家遊戲公司是否優秀時的關鍵性指標。

單品的持續營收,表明B站在代理遊戲的挑選方面相當成功,對平臺用戶喜好的把握非常精準。此前B站CEO陳睿大膽預測:遊戲可能是未來最重要的娛樂形式,“甚至超過影視、音樂、文學”。在B站,遊戲將不僅僅是遊戲本身的業務,更是融入到其他內容,構成B站獨特的內容生態和人群關係。

而從整體遊戲業績來看,B站的遊戲業務也具有一種獨特性:過去遊戲廠家熱衷開發競技格鬥類遊戲,這種暴力向遊戲的氪金往往更好,但如今市場情況正發生變化。

反映到B站,目前的遊戲消費正在呈現一個新趨勢,女性向、二次元遊戲的氪金越來越強。比如FGO有某款人設,攻擊力不強但人氣卻異常高漲,後臺數據顯示該人設的充值流水驚人。

這種根據自己的社區遊戲特點來引入、優化和運營產品的思路,也使得外界的流行遊戲很難對B站自身的用戶體驗和活躍度產生影響,形成了一種天然的避風港效應。

“從數據上來看,無論是我們遊戲用戶的活躍度、使用時長還是收入,其實都沒有受外界的流行趨勢的影響,我們一直在健康地增長。”在解讀財報環節,陳睿強調。

一季報體檢|從內容多元走向營收多元:B站步入“而立之年”

也正因為命運冠位的持續火爆,也讓外界足以相信B站有打造更多爆款的潛力:據悉,今年下半年B站將推出的獨家代理遊戲,包括用戶高度期待的音樂遊戲《BanG Dream》、兩款女性向手遊《A3!》和《無法觸碰的掌心》,以及多款國內廠商製作的優秀作品。

而在遊戲聯運方面,B站也將引入多款倍受市場矚目的ACG類型手遊,包括《閃耀暖暖》、《明日方舟》和《電擊文庫:零境交錯》等。

一季報體檢|從內容多元走向營收多元:B站步入“而立之年”

一個驚喜:不貼片,廣告依然快速增長

一季報體檢|從內容多元走向營收多元:B站步入“而立之年”

一季報裡,外界注意到的一個亮點——B站的廣告收入大增。在傳統廣告淡季,B站的廣告收入為7,04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4%。B站稱,這部分的增長得益於品牌廣告和效果類廣告業務的快速驅動。

2016年B站曾上線視頻貼片廣告,引發了用戶集體吐槽。B站一直對外界釋放的信號是不會隨便碰廣告業務,而在外界其盈利種種可能性的探討裡,廣告也彷彿是“禁區”。因此,對於不做貼片廣告的B站來說,這部分收入能快速增長確實是意外驚喜。

如今來看,B站的廣告業務大有可為,而且走出了與用戶和UP主三方和解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方面能看出,B站堅決避免貼片等傳統廣告形式,以維持用戶的高認可度;另一方面,B站也在努力為UP主提供更好的商業化服務,因為這是持續生產優質內容的最根本保證,最終受益的也是用戶自身。去年陳睿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指出,“只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Up主的團體中,B站才會越來越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B站的效果類廣告業務依然處在早期發展階段,據悉在兩場廣告推介會上,B站公佈了包括2018拜年祭、線下演唱會及展會和網頁的動態廣告位等一些系列的招商計劃,隨著不斷拓展廣告主數量及算法的持續優化,廣告業務勢必擁有持續上升空間。

這一點參照今日頭條即可預測:後者開啟的算法推薦已被證明為最受歡迎的廣告投放形式之一,此外,考慮到B站用戶生態的極其豐富,效果廣告會有哪些形式創新,同樣讓人期待。

一季報體檢|從內容多元走向營收多元:B站步入“而立之年”

一季報體檢|從內容多元走向營收多元:B站步入“而立之年”

一季報裡,還有一個讓視頻網站都會羨慕嫉妒的事實——月度付費用戶數翻了兩番。

財報顯示,UP主創作的高質量視頻(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PUGV)在一季度佔平臺整體視頻播放量的89%,活躍UP主數量及其上傳的視頻數量分別同比增長96% 和154%。B站於今年2月份啟動的“UP主創作激勵計劃”進一步加強了內容生態的發展,鞏固了B站國內最大PUGV平臺之一的位置。

另一邊從用戶層面看:一季度B站月度活躍用戶數量達7,750萬,同比增長35%;用戶的日均使用時長達76分鐘,日均觀看2.67億次,同比增長137%。一季度用戶平均每月產生互動2.9億次,同比增長83%。高時長和高互動體現了B站社區極強的黏性。

一季報體檢|從內容多元走向營收多元:B站步入“而立之年”

用戶付費意願強烈,可能是B站最大的欣慰

除了遊戲業務和廣告業務的穩健增長,最讓B站感到滿意的,應該是付費業務的提速:財報顯示,直播和增值服務業務在第一季度的收入為9,58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1%,其中第一季度月均付費用戶數量約為250萬,同比增長190%。

從細分業務來看,新增的付費人群主要集中在直播領域,得益於B站“針對性的產品優化、主播引入和會員推廣策略的推動”。

實現核心用戶向付費用戶的轉變,這應該是任何商業網站苦苦培育內容生態的最終目標,而付費行為也是檢驗用戶粘性和內容價值的基本標準。此前8年,B站放棄廣告營收大頭,在內容生態上臥薪嚐膽,正是看準了優質內容生態和高粘性用戶是一項未來資產,而美股投資人此前看準的,也正是中國“Z世代”人群逐步釋放的龐大消費力。

如此來看,B站已經提前應驗了這個期待。

而考慮到目前B站還在變現初期,尚未提供足夠多的貨幣化內容給到用戶,隨著付費方式的創新,這一部分業務也將持續增長。B站預計2018年第二季度收入將達到9.7億元人民幣至10億元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