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樹一片葉子一片茶

一棵樹一片葉子一片茶

茶,是一段旅程。從茶的產區,到無茶之地,路因茶而生。從對茶的期盼,到創造屬於自己的茶,人們在永不停息的腳步中,尋找傳統,尋找希望。在路的盡頭,有安放我們心靈的家園。廣袤的大地,中國人因茶而交融在一起。

幾年前,中國茶業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茶,崑崙雪菊,原產地就在喀喇崑崙山腳下的克里陽鄉。新疆本不產茶,崑崙雪菊讓新疆有了自己的茶。雪菊並不屬於山茶屬植物,但沖泡湯色紅亮,既有菊香,又有上等紅茶的味道,因此也被視為茶飲。最近幾年,崑崙雪菊成為伊斯蘭教重要節日--開齋節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中國,茶是一個很包容的概念。很多飲料原本並非是山茶屬植物製作。如菊花、水果、中草藥等等,但都在用茶的方式沏泡、品飲,被劃定為代用茶,也是非茶之茶。對非茶之茶,人們更看重它們的保健功能。廣東涼茶,就是一道著名的非茶之茶。

傳統的廣州涼茶,需要二十多味藥材,在砂鍋裡慢火熬製出來,嚴格意義上來說,涼茶更像是藥,老廣東人一有頭疼腦熱、咽喉腫痛,第一反應就是來一杯涼茶。

兩千裡外的雲南西雙版納,那裡的茶人依然生活在古老的傳統中。喜筵上,敬茶是最重要的禮節,嫁妝裡也少不了茶。鬥茶,是每年茶季中國各個茶區都要上演的重頭戲。雲南省勐海縣的鬥茶比賽尤為激烈。生活在這裡的布朗、哈尼、拉祜等民族都自認是茶神的子孫,而茶王的稱號只有一個。而手工製作的毛茶最見茶人功力。鬥茶,斗的是人和茶融合的程度,只有對茶真正理解,並以最細膩的方式將這種理解表達出來的人,才是當之無愧的茶王。 雲南最著名的是普洱茶。今天,很多人偏愛老普洱茶那種滄桑的歲月感。從前運茶的旅程極其漫長,道路艱險,日曬雨淋,茶葉在旅程中開始發酵,從而轉化出各種對人體有益的內含物質。在高寒缺氧的西藏,酥油茶不僅能驅寒暖身、止渴充飢,還能補充營養和消解油膩。對於藏族人來說,茶就是活命之水。藏族人將生命視為一段旅程,人生充滿苦難,只有通過艱苦的修行,才能找到解脫之路。茶,是藏族人現實生活的慰藉,伴隨他們走過人生的悲歡離合,去尋找心靈的淨土。

茶將中國人的命運連接在一起,眾多的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而融合是茶的天性。茶與奶,茶與油,茶與藥,茶與花,茶是人與自然的融合,是這片土地上生命與生命的融合。

一棵樹一片葉子一片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