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藏旅遊,都知道西藏藏族人不吃魚,那為什麼還會有漁村呢?

你好!我是美麗(Jodie),一個愛登山,愛攀巖,愛旅行的美麗女孩!最近一直在跑步晨練,登山拉練,為了6月中旬穿越龍眼,8月穿越新疆烏孫,積極增強體能做準備。為了更好地拉練,我也定了6月4日去江西武功山全程三天的重裝穿越走一次,這兩天就一直在忙於準備,檢查裝備。

作為痴迷戶外的萌妹子,很樂意和你分享這方面的知識和信息,歡迎你與我交流互動,評論或留言!

馬上出發武功山全程3天的重裝穿越徒步之旅了,心裡還是有些小興奮的,再三檢查了裝備和物資。昨天有小夥伴給美麗留言,希望美麗能分享更多旅途上的視頻,以及一些線路攻略。感謝關注,美麗也正在著手這塊的分享,敬請期待後面的更新哦。

昨天美麗分享了《 》這篇文章,就有小夥伴給我留言說,西藏藏族人不吃魚,那為什麼還會有漁村,西藏魚宴呢?這不自相矛盾了嗎?

那美麗就來簡單分享下:

到西藏旅遊過的朋友,都應該知道,西藏民間敬魚為神,西藏大多數藏族人是不吃魚的,也基本見不到捕魚、釣魚的現象,並視捕魚的人為下賤人,一般都不願與漁夫通婚的。然而在西藏,就隱藏著這樣一個世代以打漁為生的藏族村落,而且在這裡生活的藏族人們家的餐桌上,就出現了魚肉這道美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到西藏旅遊,都知道西藏藏族人不吃魚,那為什麼還會有漁村呢?

俊巴漁村是位於拉薩市曲水縣境內,這是一個掩隱在樹林中的漁村,也是西藏自治區僅有的唯一一個世代以打魚為生的漁村,家家戶戶都以打漁為主。

你肯定會感到奇怪,都說西藏藏族人不吃魚,更不會捕魚,據說到西藏旅遊去聖湖下水抓魚,會被打殘的。那為什麼俊巴漁村的村民偏偏會去捕魚並吃魚呢?

到西藏旅遊,都知道西藏藏族人不吃魚,那為什麼還會有漁村呢?

這就要從一個古老的傳說講起了:

傳說很久以前,由於拉薩河內的魚類猛增,魚都長出了翅膀,河裡的魚常常飛到天上,遮天蔽日,陽光不能照耀大地,嚴重威脅萬物生存。天神見到此景,命令守護在俊巴村境內白瑪拉錯湖邊的一位叫巴萊增巴的獵人帶領俊巴人一道去消滅這些長出翅膀的魚。巴萊增巴身材高大、面容威猛、身著魚皮鎧甲、手持金剛杵,他帶領俊巴人不分晝夜,和這些長著翅膀的魚激戰九天九夜,終於凱旋而歸,當天他們吃魚、喝酒慶祝勝利。從此俊巴人就有了吃魚的習慣。

傳說雖然美麗,但也只是一個傳說。其實俊巴漁村真正形成的原因,是由地理環境決定的。在地理位置上,俊巴村位於拉薩河最下游,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在舊西藏,俊巴漁村人多地少。為了生存,只好靠打魚維持生計,那個時候牛皮船不但用來捕魚,也成為重要的交通生活工具和娛樂道具。

到西藏旅遊,都知道西藏藏族人不吃魚,那為什麼還會有漁村呢?

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越來越便利,也結束了俊巴漁村與世隔絕生活的日子。這個深藏在人間仙境的小村落已經慢慢地走出深閨,開始成為世人矚目的旅遊勝地,那古老而獨特的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彰顯著新時代的文明與進步。

去西藏旅遊,記住藏族人除了(俊巴漁村的藏族人吃魚,捕魚,有藏族魚宴),其他的藏族人幾乎都不吃魚哦!不管是在舊社會還是在新世紀,這兩個群體是共存的。西藏那麼大,到了西藏的具體地方,自己都要留心注意當地的習俗,這樣可以避免處於尷尬,或發生不必要的糾紛。

來說說,在你的旅行中都有遇到過什麼樣特別的習俗呢?

到西藏旅遊,都知道西藏藏族人不吃魚,那為什麼還會有漁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