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鞋與旗裝腳

旗鞋與旗裝腳

旗鞋與旗裝腳

張 穎

提起旗袍、旗鞋、“旗裝腳”,便會勾起悠悠的歷史情愫,感受到世事滄桑歷史更迭,使人有著太多摩挲和感喟。深受女性喜愛的旗袍,是滿族先人留給後人最好的饋贈。世界著名的時裝大師皮爾·卡丹曾說:“在我的晚裝設計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的靈感來自中國的旗袍。”可旗鞋與“旗裝腳”跟隨著那個王朝隨風遠遁,早已淡出人們的記憶。

旗鞋,是指滿族婦女穿的“寸子鞋”,也稱“馬蹄底鞋”,鞋底中間即腳心部位嵌上三寸多厚的木頭,前平後圓,上細下寬,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故而得名。木底四周用細白布包裹,常用刺繡或穿珠加以裝飾。據史料記載,滿族婦女的鞋面,“富家的多以緞為質,貧者以布為之,皆彩繡花卉圖案,素而無花者,最為禁忌,以其近凶服。貴族婦女常在鞋面上飾以珠寶翠玉,或於鞋頭加綴纓絡,少女十三四歲始用”,“後京師旗婦也有穿七八寸者”。還有一種鞋的底面呈花盆狀,稱為“花盆底鞋”。老年婦女和勞動婦女所穿旗鞋,以平木為底,稱為平底繡花鞋,亦稱“網雲子鞋”。滿族婦女的鞋面都有繡花,而襪子多為布質,襪底也納有花紋。

“旗裝腳”,是指滿族婦女為限制腳的生長追求腳小的美,在不使腳有太大的變形又不影響走路的情況下,用白綾將五個腳趾攏在一起,以中趾在上大腳趾和無名趾在下形成的腳型,叫“旗裝腳”。裹“旗裝腳”時,是要纏上幾天放一放再纏上,目的是限制腳的生長。而漢族女子的“纏足”是扼制腳的生長。漢族人的“纏足”又稱“裹足”或“民裝腳”,粵語俗稱“紮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女子自幼兒時期,以布緊裹雙足,使足骨變形,足形尖小,行路只能以足跟勉強行走。裹足追求的是女子小腳為美,小腳有小、瘦、尖、彎諸多標準。纏足的起源,起始年代說法很多,一說始於南齊,一說始於南唐。唐後主李煜編了“金蓮舞”,舞者“睿娘”纏足獻舞,舞態婀娜多姿,迴旋有凌雲之態。“足下躡絲履,纖纖作細步”,宮女紛紛仿效。一直到宋代,才開始有較明確的記載。纏足被認為最初先在妓女之間開始流行,之後逐漸影響到中上層婦女。當時不論男性女性都認為足小為美,尤其對男性來說,小腳具有性的吸引力。例如“三寸金蓮”一詞,代表著美女小腳的代名詞。還有清代李漁的《香蓮品藻》等。清朝入主中原之後,對男性女性的身體都試圖加以控制,男性要剃髮,女性禁纏足。前者清政府強行下達成功,但禁足未能奏效。因此,在清代纏足常被認為是對抗滿人意識的一種表現。據史料記載,清政府對漢族婦女纏足禁令要求甚嚴,但仍不奏效。康熙曾下詔禁止女子纏足,這對婦女來說是件大好事,但形成的習俗一時難以改變,因此,鬧出了不少的紛爭。康熙七年王熙奏免其禁。於是民間又公開纏足,入關的滿族婦女也跟著效仿。乾隆皇帝屢次降旨嚴責,不許旗女裹腳。但對滿族婦女創造的這種既裹又放的 “旗裝腳”,卻不在禁令之中,旗鞋與“旗裝腳”風靡滿鄉。據瞭解,如今在滿鄉八十歲左右的滿族婦女,小的時候都裹過“旗裝腳”。她們的腳比正常生長的腳要小的多,雖然腳趾有些變形,但不影響走路。據說一般女孩七到十歲時,額娘就會用白綾給裹腳,過幾天鬆開再裹上反覆進行多次,一般孩子都能夠適應,等到十二三歲穿“寸子鞋”時,不僅腳小而且鞋臉也會鼓起來好看。

滿族婦女的旗袍一般都長及腳面,外罩坎肩等,服飾喜歡用各種色彩和圖案的絲綢、花緞、羅紗或棉麻衣料製成,有的在旗袍面上繡成一組圖案,更多的在衣襟、袖下襬處鑲上多層精細的花邊。腳著白襪,褲腿扎青、紅、粉紅等色腿帶。梳兩把頭或旗髻,喜戴耳環、手鐲、戒指、頭簪、大絨花和鬢花等各種飾品,再穿上“馬蹄底鞋”,走動起來,旗袍呈現一種飄逸的動態,旗鞋忽隱忽現,顯得十分含蓄雅緻。這種時隱時現的美,在美學上叫模糊美。所謂模糊美,用湯顯祖的話說,是“若有若無為美”。以隱帶露,露因隱生,兩者互為交替,其情趣更勝一籌,不僅能夠保持著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態,顯現雍容華貴,又展示清純大方的高貴尊嚴。

女性從來是為美麗而存在的。滿族婦女為追求腳小的美,又保證不喪失腳的功能,跟著祖先一直向前走的要求,創造出了這具有鮮明時代印記的旗鞋與“旗裝腳”。就如同束腰、隆胸、瘦身等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詮釋超越自然美的追求。從旗鞋與“旗裝腳”的現象管窺到,滿族的祖先性格便是同他們的生存方式一樣的漂泊不定,他們好像從不希求能有一個永久的家,他們不肯在一個地方久居,他們總是向前走,哪怕是付出血的代價。然後,“昨日戰場上到處是收斂屍骨的族中的女人們,她們不哭泣,將恨與悲傷忍在心底。她們低頭擦乾親人戰刀的血跡,生育出他們遺留下的後代,向前走的祖先就這樣塑造出了向前走的女人。在殺出血路中走進了那片他們未來要建造輝煌殿堂的土地”。為了美,為了向前走,聰明的先人也許是借鑑了西方女性的高跟鞋的靈感,創造出別具一格的旗鞋,來掩飾為了那向前走的無拘無束的“天足”。為了向前走,又要展示滿族女性的高貴的美,又不違背上諭禁令,滿族婦女就創造出了“既裹又放”的“旗裝腳”,再穿上那“寸子鞋”就走出瞭如風擺楊柳的滿族婦女特有的神韻。

【作者機構】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原文刊載】《滿族文學》 2010年第3期P77-78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