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月薪5000,房租8000

我在北京月薪5000,房租8000

男,90年,在京的山西太原人。

月薪稅後5000多,在三環附近租了一套約70平米的兩居室,月租8000。

一個人住。

面對加班常態化,薪水也不高的工作,他從沒抱怨,且非常認真負責,畢竟本身也不是為了賺錢,畢竟再多五千也不夠他花的。

上週剛參加完博士考試,考前一天還加班到近12點鐘。

我問他,“未來怎麼計劃呢?會不會選擇在北京買房?”。

他說,“買房幹嘛?我好像沒細想過這個問題哦,先體驗生活唄,考上博就辭職上學,對什麼工作有興趣就去嘗試,對哪個城市有興趣就去呆呆,掙多少錢沒關係,反正遲早我要接手家族產業。”

他說這些的時候,很自然,很真誠,至少我沒覺得有一絲一毫的裝逼成分。

他家的企業在省內前三,全國也排得上前十。

女,90年,陝西漢中某縣人在京。

本科學歷,目前在某商場裡買歌帝梵巧克力和冰淇淋。

月薪稅後4000多,已婚,丈夫做軟件方面工作,月薪不祥。

合租,房租1000,五環到六環之間。

計劃買房,近期看了位於西安三環邊恆大開發的地產,均價1.2萬,最小的面積110平米左右,首付40%,約五十多萬。

她說,“首付我們現在差不多,就是目前因為限購,公積金貸款一般批不下來,只能商貸,一個月要還5、6千,一共三十年。

我們覺得壓力太大了,以後不敢生病,每分錢都要計劃著花,最近還計劃懷孕呢,怎麼養得起孩子?”

我問,“家裡能幫的上忙嗎?”

回答,“首付已經傾盡兩家所有了,本來就不富裕還有其他兄弟姐妹。”

我問,“一個大學生,是否覺得當每天要站九個多小時的營業員有些虧了?”

回答,“時常會有,但哪敢輕易換工作啊,至少現在公司繳納五險一金,我生孩子休產假有保證,以後有月供更不敢輕易辭職了。”

我在北京月薪5000,房租8000

男,85年,土著的北京人,從事房地產渠道開發工作。

月薪兩萬多。

在四環邊有三套房。

父母一套,他住一套,出租一套。

他說,“我姥姥家九幾年拆遷,分了四套房,還給了一千多萬。

我爸家分了三套房,沒給錢。

那時候,北京的法院天天受理的案件都是關於分家產,好多北京人一夜暴富但也學壞了,

我不愛跟北京孩子玩,我就愛跟外地人在一起。

外地人上進,勤奮。

我那些發小每次見面問,最近幹嘛呢?

都回答,在家躺著呢。

你說每天三飽一躺的日子有啥勁兒?”

我笑笑沒回答,指著他車上的貼畫,問:“愛國安啊?”

“特愛!”

我在北京月薪5000,房租8000

男,88年,四川瀘州某縣人在京。

徹底的農家子弟,父親早逝,母親目前跟隨嫁到河北保定農村的姐姐一起生活。

他無業的狀態居多,收入不固定,目前開滴滴。

住在北京六環外郊區,民房,月租800。

從小熱愛唱歌和表演,也演過一些影視劇,唱歌也獲過獎,來京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明星夢。

他說,“房主一家人以前在四川當過兵,對我可好了。常叫我一起吃飯,就跟一家人一樣。

這次我一定要拼命奮鬥了。

我看訪談錄裡說王健林是四川人,有時我真想站在他公司門口死守他,找個機會把我的簡歷遞給他,讓他幫幫我。”

他問我,“好多人為什麼這麼虛偽呢?”

我啞然。

我在北京月薪5000,房租8000

階級固化是目前廣泛討論的話題,有一部著名的英國紀錄片《7up》又名《人生七年》。

是導演邁克爾·艾普特在1964年為英國BBC電視臺拍攝的記錄片,採訪了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十四個七歲的小孩子,他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是上層社會的小孩。

此後每隔七年,艾普特都會重新採訪當年的這些孩子,傾聽他們的夢想,暢談他們的生活。

一直堅持拍到他們56歲。

人生行至大半,

其中只有一個原本是中產階級的孩子突破了階級走向了更高的平臺。

紀錄片很現實,現實很殘酷。

有時候,我們以為,貧窮不過是難以溫飽,

實際上,更刻骨銘心的貧窮,是沒有選擇

許多夢想的實現都需要金錢做支撐。

骨感的現實總是把太多普通人壓得喘不過氣。

談理想變成了一種奢侈。

富人家的孩子的確有超乎你想象的更寬廣的選擇權,更多追求自己人生興趣愛好的自由權,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階級的富裕不僅僅指金錢,還包含思想,認知,見識的富裕。

否則再多的金錢也不過曇花一現。

既然出身選擇不了,就別再把時間用來抱怨。

要明白比你出身好很多的二代們比你還努力,

一個人的成功更像是一種家族代際間的接力賽,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始終奮進,別抱怨上一代,別期待下一代,做好自己。

每個人的年華終有老去的一天,可生活仍將繼續......

我在北京月薪5000,房租8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