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花到茶糜花事了,看盡群芳流散的麝月陪伴寶玉到最後

《紅樓夢》賈寶玉身邊有襲人、晴雯、麝月、秋紋、碧痕等八個大丫頭;佳蕙、春燕等八個小丫頭,後來又添了一個芳官在寶玉身邊伺候。這十多個丫鬟最後只有一個麝月陪寶玉到最後。

《紅樓夢》花到茶糜花事了,看盡群芳流散的麝月陪伴寶玉到最後

王夫人說襲人和麝月笨笨的,其實這兩個人誰都不笨。襲人自不必說,她有明確的人生規劃,一步步都是奔著姨娘的目標努力。然而襲人以為寶姑娘當了寶二奶奶,她就可以順利轉正,成為名正言順的姨娘時,襲人還是離開了賈府。麝月當然也不笨,麝月只是低調、藏拙。

《紅樓夢》花到茶糜花事了,看盡群芳流散的麝月陪伴寶玉到最後

麝月能留在最後的原因如下:

一,麝月有能力、忠心又不張揚。麝月對自己的定位非常準確,雖然她是寶玉的大丫鬟,但她從來不仗勢欺人。例如小紅給寶玉倒一回茶,秋紋和碧痕就開始諷刺挖苦小紅。從未見過麝月諷刺挖苦別人。麝月不掐尖要強,總是默默工作。襲人病了,她讓老媽媽子們歇歇,小丫頭子們頑頑。大家都出去了,只有她留在房裡看家,怕火燭等不安全。麝月有能力,襲人讓她幹什麼,她就幹什麼,當襲人要強她衝鋒的時候,她馬上鋒芒畢露。襲人與婆子吵架,落入下風,找來麝月,麝月利用賈府的規矩給婆子扣了頂大帽子,駁得婆子啞口無言。一場風波,被麝月消弭於無形。怡紅院幾次大規模的吵架,都是麝月維護了怡紅院的面子。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麝月的能力。正是由於麝月安分守己,不像晴雯,處處搶尖。俗話說槍打出頭鳥,晴雯就是那個出頭鳥,麝月不是出頭鳥,她很本分,與襲人關係匪淺,因此抄檢大觀園後,王夫人還表揚了她。麝月比較忠心,她只是一心伺候主子,沒有其他想法,當賈府敗落時,她也不會棄主而去。麝月有能力,忠心又不張揚,因此能留到最後。

《紅樓夢》花到茶糜花事了,看盡群芳流散的麝月陪伴寶玉到最後

二,麝月陪伴寶玉到最後,書中已有暗示。“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一節裡,麝月所掣花籤為“荼縻”花,題為“韶華勝極”。“韶華”是指人的青春年華,“勝極必落”則突出美好的時光馬上過去。寶玉覺得不吉利,所以會把籤藏起來不讓大家看。籤中又引用宋代王淇《春暮遊小園》裡的詩句“開到荼縻花事了”,荼縻花是最晚才開的花,有蘇軾詩:“荼靡不爭春,寂寞開最晚”。曹雪芹以花喻女兒,用荼縻花則表明“三春去後諸芳盡”。正好印證麝月是陪伴在寶玉身邊最後的女兒,陪伴照顧寶玉於貧寒之中。

《紅樓夢》花到茶糜花事了,看盡群芳流散的麝月陪伴寶玉到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