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中國民營航天企業崛起

美媒稱中國民營航天企業崛起

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道美媒稱,中國的航天工業在西方經常被人誤解。也難怪。由於國有機構(CASC、CAST、CALT和CASIC是四家不同的、儘管相互關聯的公司)的名稱縮寫、語言障礙,以及確切的信息很難找到這一事實,甚至對經驗最豐富的中國問題觀察人士來說,中國市場的令人困惑也達到了使人發瘋的程度。

美國航天新聞網5月25日刊登題為《中國民營航天產業的崛起》的文章稱,感知與現實之間最大的差距之一就是,將中國的航空航天業與一小撮大型國有企業畫等號。

文章稱,這種看法是完全錯誤的。中國的民營航天公司的數量正不斷增長。中國的民營航天企業經常佔據有利可圖的市場,正在取得非常真實的技術突破(或者至少正在迅速趕上西方)。

文章稱,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於2015年的民營運載火箭製造商,最近完成了2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

文章稱,除了最近完成的一輪融資和對客戶的承諾之外,該公司還在技術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成功進行了10噸級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鳳凰”的相關測試。

文章指出,這是中國民營航天公司首次對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進行的成功測試,有望促進液體甲烷火箭的商業化。

除此之外,在4月於哈爾濱舉行的首屆中國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上,北京藍箭宣佈了其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天鵲-2和液氧甲烷火箭朱雀-2。

北京藍箭的負責人表示,朱雀-2將有能力把1500公斤的有效載荷發射到500公里高的太陽同步軌道上,或者將3600公斤有效載荷發射到200公里高的近地軌道上。這將使朱雀-2的能力比美國“火箭實驗室”1月份首次送入軌道的“電子”火箭強大10倍。

文章稱,目前,北京藍箭是中國最先進的民營火箭發射公司,但卻仍然遠遠落後於中國的大型國有企業。但北京藍箭正在以典型的中國速度發展。北京藍箭的總設計師王明航說:“有了‘鳳凰’火箭發動機,我們解決了開發液體發動機的一系列技術問題。北京藍箭將把它當做一個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推動我們的技術能力向前發展。”

美媒稱中國民營航天企業崛起

文章指出,隨著這一進步,中國成了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擁有能夠獨立開發液氧甲烷發動機的私營公司的國家。雖然公司仍然落後於世界上最先進的私營發射公司及其發動機(即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及其“猛禽”發動機和美國藍色起源公司及其BE-4發動機)的能力,但對一項剛剛開始積極擁抱私營企業的航天計劃而言,北京藍箭的“鳳凰”發動機的研製標誌著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這種務實的觀點得到許多人的贊同:航天是一個不斷增長的產業;中國現在僅佔全球市場的一小部分,因此,中國應該加大投入,以提高國際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