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廣地區一種被稱為“番荔枝”的果品,是熱帶四大水果之一

菠蘿:形美香濃的熱帶佳果

汪鶴年

兩廣地區一種被稱為“番荔枝”的果品,是熱帶四大水果之一

西班牙的奧維多在其1535年出版的《西印度群島通史和自然史》中,曾對菠蘿讚譽有加:“它有美麗的外觀,鮮美的香氣,獨特的風味,是任何水果不能比擬的。”儘管有過譽之嫌,但畢竟大體上勾畫出菠蘿的許多與眾不同之處。

菠蘿與香蕉、椰子、芒果一同並列為重要的四大熱帶水果,它起源於今巴西中部巴西利亞一帶。從16世紀開始,西歐人把菠蘿及其栽培技術傳入非洲、歐洲和亞洲。我國大約是從17世紀開始引種栽培的。

菠蘿在我國的稱謂極為龐雜。其最流行的稱呼叫做鳳梨,康熙二十四年《臺灣府志》對其得名的由來,曾有這樣的詮釋:“果末有葉一簇,可妝成鳳,因名。”尹士俍雍正末年完成的《臺灣志略》又叫它黃梨:“有黃梨,實生叢心,味甘微酸。葉簇參差,有如鳳尾;其皮鱗起,猶如鳳毛,故又名鳳梨。盛以瓷盤,其香滿室。”後來,人們又叫它山波羅,主要生活在清乾隆年間的李調元在其《南越筆記》中就有“粵中凡村居路旁,多種山波羅,橫梗如拳,葉多刺,足衛衡宇”的記述。吳其濬撰於道光年間的《植物名實圖考》中,又叫它露兜子、番婁子,以至直呼其為波羅:“露兜子產廣東,一名波羅。生山野間,實如蘿蔔,上生葉一簇,尖長深齒,味、色、香具佳”;“又名番婁子,形如蘭,葉密長大,抽莖結子。其葉去皮存筋,即波羅麻布也。果熟金黃色,皮堅如魚鱗狀,去皮食肉,香甜無渣,六月熟。”清嘉慶年間高靜亭的《正音撮要》中,則已直接用帶草頭的“菠蘿”來稱呼這種水果了。此外,《嶺南雜記》叫作番荔枝,《臺海採風圖》呼作黃梨,《思茅廳採訪》稱其為打鑼槌,民國連橫《臺灣通史》又叫它黃萊,《清稗類鈔》則稱作地波羅。

兩廣地區一種被稱為“番荔枝”的果品,是熱帶四大水果之一

性喜溫暖的菠蘿,在年平均氣溫23攝氏度以上的地區,終年都可以生長。目前,菠蘿已廣泛分佈在南北迴歸線之間,成為世界重要的果樹之一。我國的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臺灣等省(區)都有栽培。

菠蘿為鳳梨科鳳梨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其莖短,基部生吸芽。葉多數呈蓮座式排列,劍形,頂端漸尖,全緣或有銳齒。花序於葉叢中抽出,狀似松球,多呈紫紅色。聚花果肉質,果頂有冠芽。花期夏季至冬季。菠蘿通常分為卡因類、皇后類、西班牙類和雜交種類等四類,共有70多個品種。對其生長形態,一些地方誌中曾留下許多形象的描述。如雍正八年《廣東通志》在“波羅”條中引述前人《廣州志》的記載時,就在波羅蜜之後,緊接著又說:“又有一種草本,實結於心,頂仍有葉,其實皮厚,有軟刺,肉層疊,如橘囊,味亦香甘。”顯然,這段文字所描述的正是菠蘿的形態。民國連橫《臺灣通史》“農業志”則分別從其形態、種植要領及其食用等方面進行過較系統的描述:“鳳梨,一名黃萊。葉長,攢簇有如鳳尾,可劈絲以織夏布。實生叢心,皮有鱗甲。棄皮食,味甘微酸。夏時盛出。採後,以足踏碎叢心,至秋再生。實較小,味尤甘脆。置之室中,清芬襲人。臺人以鳳梨炒肉,亦珍羞也。鳳山、彰化出產最多。”

兩廣地區一種被稱為“番荔枝”的果品,是熱帶四大水果之一

菠蘿果肉不僅具有一種特別香甜的味道,而且含有糖分、蛋白酶、維生素C、蘋果酸、檸檬酸以及易為人體吸收的鈣、鐵、鎂等微量元素。它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成糖水菠蘿罐頭、菠蘿果汁、果醬和果脯等。連其殘渣都可用作製造酒、醋的原料。

此外,味甘、微酸,性微寒的菠蘿,還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助消化、利小便等藥用功效。

菠蘿在中國安家,大約是17世紀中期的事,而最早接納這種異域水果的地區便是中國的廣東地區。民國徐珂《清稗類鈔》中就有過這樣的記載:“黃梨,閩人謂之地波羅,出泉、漳等府。形如芋,大或及鬥,皮成鱗片,內有梗如釘,著肉甚堅,味頗鮮爽,勝羊桃、香蕉之類。周櫟園在閩時,每上市,輒購食。”周櫟園即明末清初文學家周亮工,其在福建為官,是順治四年至順治九年(1647~1652年)間的事。周亮工常購食此果,足見其在廣東已是常見的果品。

當時,不僅是廣東,五嶺以南的兩廣地區都已成為重要的菠蘿產地。當地人還為這種外來水果起了一個很容易辨識的名稱——“番荔枝”。清初吳震方《嶺南雜記》中即留下了這樣一段記述:“番荔枝,大如桃,色青,皮似荔枝殼而非殼也。頭上有葉一宗,擘開白穰黑子,味似波羅蜜。康熙三十八年,上幸杭州,總兵藍理進此果。”藍理是清朝康熙年間的平亂名將,康熙三十年曾任浙江定海總兵。

兩廣地區一種被稱為“番荔枝”的果品,是熱帶四大水果之一

幾乎在廣東引種菠蘿的同時,臺灣地區也有了菠蘿的種植。張箭《菠蘿發展史考證與論略》一文在引述吳田泉《臺灣農業史》時就提到:有個叫司徒魯伊的荷蘭人於1650年到過臺灣旅行考察,回去後寫的報告就談到臺灣已有菠蘿的種植。

此後不久,康熙二十四年《臺灣府志》“物產志”中,也明確有了關於“鳳梨”的記述:“鳳梨,葉似蒲而闊,兩旁有刺。果生於叢心中,皮似波羅蜜,色亦黃,味酸甘。果末有葉一簇,可妝成鳳,因名。漳、泉皆有。”足見,菠蘿最早被國人稱作鳳梨,正是因其“果末有葉一簇,可妝成鳳”的緣故。康熙年間曾任臺灣同知的孫元衡,在其《赤嵌集》中對鳳梨又有了新的描述:“鳳梨,通體成章,抱幹而生,葉自頂出,森若鳳尾。其色淡黃,其味酸甘”。當地人也有將菠蘿稱作“黃梨”的,乾隆二十五年《續修臺灣府志》在引述更早的史籍《臺海採風圖》時,對其即有這樣的記述:“黃梨,葉似蒲而短闊,兩旁如鋸齒。其實色黃,瓤如鱗甲,形似甜瓜。味甚甘酸,清芬襲人”。乾隆二十五年《續修臺灣府志》中還曾糾正前人記載的失誤:“按,黃梨長止五六寸,草本,叢生根下。葉似萱,兩邊如鋸齒;頂上葉小,攢簇如雞帚。”從而使人們對於菠蘿的形狀、特性等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接著,澳門也有了菠蘿的種植。乾隆十六年完成的《澳門紀略》中關於“番荔枝”的記載,儘管幾乎是全文引錄《嶺南雜記》的文字,但書中將其與甜荔枝、酸荔枝等同列為澳門的物產,顯然不是空穴來風。

幾乎是在澳門引種菠蘿的同時,海南島一帶,也開始成為菠蘿的產地。乾隆八年(1743年)三月,因遇風暴曾滯留海南島長達兩週的“瑞典國王號”船長埃克堡,在深入海島內陸考察探險後寫成的文字裡,便留下了當地人種植水稻、甘蔗、椰子、鳳梨等穀物和水果的記述。

兩廣地區一種被稱為“番荔枝”的果品,是熱帶四大水果之一

雲南的普洱地區也出現了菠蘿的蹤跡。吳其濬撰於道光年間的《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在援引《思茅廳採訪》的記載時便稱其為打鑼槌:“打鑼槌,葉似珠蘭而厚勁,寬寸許,長尺餘,邊有刺如鋸,實自苗中出,皮紋鱗起,熟時色黃,大如碗,而少長若槌然,故名。味甚美,刈而插於瓶,香可月餘,頂有叢芽,分種之無不生者。”

兩廣地區一種被稱為“番荔枝”的果品,是熱帶四大水果之一

道光年間,福建地區也有了種植菠蘿的記載。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在記述泉州府物產時曾提到:“鳳梨,本如大樹,葉如雉尾,長可三四尺,中心抽花,而實形如鳳尾,味似哀梨。”民國九年《龍巖縣誌》在記述福建西部龍巖縣的物產時,對當地所產菠蘿的記載更加具體:“鳳梨,一名波羅,葉闊大而尖,質硬,鋸齒粗銳;花淡紫色,密集成叢,如松球,橢圓形,大者長五六寸,頂有小葉數片。瓤色黃,味甘酸香美。”

兩廣地區一種被稱為“番荔枝”的果品,是熱帶四大水果之一

總之,至遲在清代中葉,我國的菠蘿產區已大體成型。

如今,菠蘿除大量供作水果食用和加工成罐頭、果醬、果脯等產品外,在餐點、飲品和菜餚的製作中,也可大派用場。如菠蘿汁、菠蘿飯、菠蘿飲、菠蘿膏、菠蘿奶汁、菠蘿炒鴨胗、菠蘿咕魯肉、菠蘿雞片湯、菠蘿平魚、菠蘿雞丁、菠蘿苦瓜雞、菠蘿杏仁凍、果香明蝦等,即是頗受人們喜愛的食饌。

參考文獻(略)

咱們祖先的瓜果園》(連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