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方山有十景 十景各不同

六合方山在南京市六合區中心東三十里,因四面平整而得名,南隔長江和棲霞山遙遙相望,方山與橫山、丫山(奶山)鼎足而立,海拔一百八十四米,氣勢雄偉,巍峨壯觀,登峰遐矚,青山隱隱,滁水依依,俯視千頃,林掩山徑,良田鋪翠。古有“泊舟方山港,弔古方山亭;隋宮羅綺盡,石山鮮痕青”等詩吟詠方山。


六合方山有十景  十景各不同

上山小路

方山十景是指南京市六合區方山十個著名的景點,古時有八景,尚存梵天寺、王子石、貓兒石、鳳凰泉、燕翅峰五景,加上今人新評定仙人洞、避風石、虎石松、古銀杏樹、方山火山口五景,是為方山十景。

六合方山有十景  十景各不同

六合方山有十景  十景各不同

山對面的丫山

梵天寺

原名興雲寺,建於梁天監元年為南朝著名四百八十寺之一。宋治平中更名為梵天寺。清咸豐八年毀於火。後由寺中香川老僧重建大雄寶殿。大殿兩邊有“殿座鸚鵡,石峰千古秀;門臨曲澗,流水萬年長”的對聯,生動地概括了古寺的氣勢和風貌。此後德全、華光二僧人又於殿後續建“望江樓”上下十八間。抗日戰爭中被人拆毀。現有的殿堂五間為解放初期所建。

古銀杏

高約二十一米。胸圍五點七米,相傳約為七百年之久的寺前古樹。舊時當地人奉為神樹。焚香點燭,祈求平安,曾三次因香火太盛,而遭火災,幾乎死去。近年由於開砂的影響,又經摺磨,後經政府明令保護,如今古樹逢春,又發新枝。

鳳凰泉

相傳方山是鳳凰寶地。此泉出於鳳凰之嘴,故曰鳳凰泉。泉水甘甜淳澈,古寺方丈用此泉水煮茶沏茗,招待貴客。現存一井,乃後人為飲用泉水而鑿。

仙人洞

在寺後半山腰,相傳洞內有石凳石桌,是仙人弈棋、隱居之地。據近年考察,洞口高三米左右,越過洞廳,則分左右兩個洞穴。左洞深約八米。只可一人爬進,有明顯人工雕琢痕跡。深處還有一個半間屋大小的洞室,底部可見繩狀溶岩。右洞己被倒塌下來的碎石堵塞,向上投石尚可聽到水聲。

避風石

高丈餘。石下有穴,可容三、四人躲避風雨。相傳古時山人一遇風雨,無處可藏,即在這形似披風的巨石下暫避,傳為天賜神石。石上刻有石鳳凰圖,並有“至正五年,大吉大利□月□日”刻字。(至正五年為公元一三四五年)

王子石

系一塊形似石礎而獨立的巨石。相傳梁武帝之子在梵天寺讀經,遊山時曾坐在此石休息;又傳此石似王子,故名,方山盛產玉子石,邑志誤作“王子石”。

虎石松

在燕翅峰下。左有巨石如臥虎憨眠,右立黑松蒼勁挺拔,松石相間,古樸典雅,如雕似刻,很富風光之勝。

燕翅峰

在方山西南峰巔,高約五丈,石峰陡立,若懸若離,似燕待飛,遊至峰下,覽此壯觀,其奇,其險,令人驚歎。

貓兒石

在方山東北峰,與燕翅峰南北對峙;五塊巨石,形似群貓,集於峰頂,姿態各異。相逗成趣。

六合方山有十景  十景各不同

火山口

是南京地區諸多火山錐中保存完善者之一,是一座死火山。中心凹陷處為火山口位置,形如像一面開口的圈椅狀,海拔高度為一百八十八米,錐體高度平均為一百三十五米;基底直徑平均為四百米,最大深度為八十米。它發現於六十年代,其保存完好的機構、標準的火山口地貌和特殊的物質成份,吸引著國內外廣大地質工作者。

防空洞

防空洞,建立與中日抗戰時期。為了老百姓和解放軍戰士防禦空中打擊的時候所躲避的場所。目前所看到的防空洞是已經廢除了機關、陷阱等設施!但是還是能看到其設計的巧妙、安全。防空洞長度不一,採用混泥土澆築而成,高2.4米左右,寬1.4米左右。洞中有許多房間,是為了躲避人是設立。

六合方山有十景  十景各不同

上次去的時候就找到貓兒石,防空洞,古銀杏還是十多年前上高中時去看到的,下次去一定找到其他的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