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題“生活處處有語言” 來聽考生和語文老師們怎麼說

一年一度高考今天開考,第一天是語文、數學,今年作文題目是“生活中處處有語言”。考生如何寫?老師如何點評?

隨著考試鈴聲的響起,第一場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在南京市第一中學考點外,很多家長在外等待自己孩子,經歷過兩個半小時奮筆疾書的考生們陸續走出考場,大家臉上大多是輕鬆的表情,表示和以往模考難度差不多。

今年作文題有關於語言,具體題目是:花解語,鳥自鳴,生活中處處有語言。不同的語言打開不同的世界,音樂、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語言豐富生活,語言演繹生命,語言傳承文明。根據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對於這樣的題目,部分考生表示,還是有些繞的,需要找準點。在淮安市清江中學考點,有考生說,“特別慌,就寫平時一些例子啊,能搭上有點關係的,然後寫。”也有考生認為“這次作文題還是比較好寫的,感覺這個題目不容易偏題,反正我寫的是兩則故事,正好昨天覆習也複習到了,運氣還挺好的。”

高考作文題“生活處處有語言” 來聽考生和語文老師們怎麼說

南京雨花臺中學語文老師顧淋麗說,考生拿到題目首先要破題,看似非常題目有些複雜,其實不難,要找準核心詞。整個題目有幾層意思,開頭說了“生活中處處有語言”,“生活”就提醒考生,要從生活入手;第二點是不同語言打開不同世界,後面列舉音樂、雕像、程序、基因;第三點,則是點題,語言豐富生活,語言演繹生命,語言傳承文明。顧老師說,今年作文題,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把一個點說清楚就可以了。“給了你三個角度,並不代表你三個都要去寫,面面俱到可能會導致膚淺,你可以選擇一個方面把它深入寫下去,包括裡面寫到音樂、雕塑,你可以選擇裡面一個角度,一個方面寫下去,800個字可以寫得更加深刻,打動人。”

同時,顧淋麗認為,今年的作文題也對未來學生學習有著很好的引導。“題幹中說到音樂、說到程序、說到雕塑,音樂和雕塑是藝術方面的,程序、基因一個是信息,一個是生物,其實這些都不是很純粹的文科東西。包括前面的花語、鳥鳴,說的是大自然,孩子要關注生活,所以我們不能死讀書,要了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樣有話可說,把內容寫精。”

江蘇省特級教師、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南京市第十三中學語文教研組長王夫成認為,今年作文貼近現實生活,引發考生思辨。“從材料的關鍵詞看,由2015年的‘智慧’到2016年的‘個性與創新’,到2017年的‘車’到今年的‘語言’,江蘇作文命題循著平正厚重的路子走,考題貼近考生日常生活,容易上手,選擇空間廣。‘語言’主體有大自然語言、人類的語言,有生活語言、藝術語言、科技語言;‘語言’意義和價值可寫豐富生活、演繹生命、傳承文明……考生寫作自由度大,可根據個人的感悟思考及寫作特長,或記敘或議論或抒情,自由選擇,施展才華。”

高考作文題“生活處處有語言” 來聽考生和語文老師們怎麼說

此外,王夫成提醒不管選擇何種“語言”對象,行文要注意兩點:一是選擇角度宜小巧,便於集中筆墨、深入開掘,避免立空乏粗淺;二是行文中一定要緊扣“語言”來寫。比如,選擇寫花鳥如何豐富這個世界或日常生活,要扣合其“語”和“鳴”來寫;寫音樂和雕塑如何創造獨具魅力的藝術世界,也要扣緊其獨特的藝術語言來寫,這樣才符合作文的命意。總之,審題不難把握,立意見出高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