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今年高考作文這樣寫,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博導能給多少分?

2018年重慶採用全國統一卷(Ⅱ)試題,下面是2018年重慶高考作文題目:

“二戰”期間,為了加強對戰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查了作戰後倖存飛機上彈痕的分別,決定哪裡彈痕多就加強哪裡。然而統計學家沃德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的戰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數據被忽略了。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作文一

你的真正痛點在哪裡?

重慶今年高考作文這樣寫,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博導能給多少分?

如果人生也是一場 “空戰”,我們應該感謝統計學家沃德清醒而深邃的判斷,感謝他力排眾議的、獨立審視的眼睛。如果人生也是一頁頁冰冷的數據,我們也應該感謝沃德先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警示:彈痕再多,但是“敵人”還沒有擊中我們的關鍵部位,然而,彈痕少的地方,如果一旦擊中,我們就無力前行,或者“墜毀”,或者永遠不能再次“起飛”。

倖存,不僅僅是一次幸運,應該是一次驚醒,好好想一想:我們為什麼倖存?

倖存,在很多時候,真的也是一次幸運,我們應當慶幸——因為,真正足以讓我們墜毀、失敗的關鍵部位,依然留存。

這,一如風風雨雨的人生:永遠不要忽略那些還沒“喊痛”的部位,永遠不要只去撫摸、修補、強化那些哪怕已是累累斑斑的傷痕。只要它還沒傷及我們的骨髓,沒有傷及我們的心臟,沒有傷及我們的靈魂。

我從來不否認,痛點與傷痕,是一次來得最快的感知,一次最直接、最現實的關切,甚至可以讓這次“失算、失敗”化為一次經驗和一次教訓。但,正如沃德先生警示我們的一樣:這樣的經驗和教訓一旦固化,也會矇蔽我們更為寬闊的眼睛:真正的痛點,不會自己開口說話,真正的痛點說不定還完好無損。那麼,這就是潛在的最大的痛點,最大的危機。

辯證而冷靜地審視災難、失敗、傷痕與痛點,也是一項人生的大智慧。力排眾議,而不人云亦云,做出前瞻性的精準判斷,總是閃爍著真理的光輝。這樣的判斷不僅僅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睿智與勇氣:主要矛盾在哪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裡?真正的痛點,真正的缺陷,真正應該倍加呵護、加倍強化的部位就在哪裡!因為,生活複雜多變,我們不可能永遠那麼幸運,心存僥倖的幸運,往往潛伏著更大的不幸!

或許,從更寬廣的歷史視野,我們可以從“千年第一思想家”——今年誕辰200週年的卡爾·馬克思身上找到答案!為什麼馬克思能夠在資本主義還處於上升時期、處處顯出“勃勃生機”的時刻,他卻能深入骨髓地發現了資本主義本身遠遠沒有發現、即使今天他們也沒有完全明白、乃至四川方言所說的“咬著牙巴賭死咒”拼命維護的“痛點”。一部輝煌的鉅著《資本論》揭示了多少資本主義本身沒有發現的數據密碼、沒有清醒認知的其實恰是關鍵部位的“痛點”。

此前的1944年的3月,農曆甲申年,文學大家郭沫若先生在《新華日報》發表了轟動一時的史論雜文《甲申三百年祭》——300年前,明王朝和闖王李自成創立的大順政權同時覆滅。如同二戰中這次空戰分析一樣——李自成沒能看到真正危險的部位——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戰爭真正的痛點——永遠不是武器先不先進,而是丟掉了民心與人心。歷代王朝興衰成敗的歷史告訴我們——呵護好、保護好民心這個關鍵部位不受傷,哪怕犧牲無數,哪怕彈盡糧絕,也能迎來最終的勝利!同理,作為個體的人,最應該保護、最不易被自己察覺的痛點,也許正是你自己的本心,換句話說,就是你的理念信念,你的價值體系,如果這也被擊中,或者被自己擊中,那麼好,你已經不知不覺預告你的失敗!

諸葛亮說,讀史明志。歷史學家湯因比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一切歷史也是心靈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那麼,今天,我們面對這一個歷史“典故”,不妨來一場對自我人生的警醒!

“二戰”的硝煙早已消失七八十年,但啟示永遠不會結束。大到國家民族的興衰成敗,小到個人的前途與命運,我們都需要這樣全面的、深遠的、清醒的、精準的審視——永遠知道真正重要的部位在哪裡,真正的弱點在哪裡,真正的危險在哪裡?居安思危,防微杜漸,才能從容不迫地把握美好的人生。

點評>>>

立意高遠、直擊痛點

——點評鄭勁松高考作文93分

作為具有一定人生閱歷和較強思維能力、較多寫作實踐經驗的成年人來說,鄭勁松的這篇作文,審題、破題都較為準確,立意也比較高遠深刻,體現了嚴謹的邏輯思辨色彩。

文章將材料中的“彈痕”引申比喻為個體人生與家國情懷的“痛點”,角度和立意都較為高遠和深刻,抓住了“現象與本質”“主要矛盾與矛盾的主要方面”、“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痛點”,“居安思危”等切入點,文中以歷史的警示,對“被忽略的關鍵部位”的闡發,極富時代意義。也許受篇幅所限,對個體人生的“痛點”該如何發現與呵護,還沒能全面展開。

作文二

智者不襲常

重慶今年高考作文這樣寫,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博導能給多少分?

顧炎武說:“智者不襲常。”也就是說真正的智者,不會迷失於人云亦云之中。真知灼見之所以閃耀智慧的光芒,是因為它絕不隨波逐流。

沃德之所以能夠針對飛機彈孔問題提出真正有價值的意見,就是因為他力排眾議,在眾多的一致的表面的意見中找到了被眾人忽略的本質問題:彈痕多的部位反而不是問題的關鍵,因為飛機能夠帶著這樣的彈痕返航;彈痕少的部位才是問題的關鍵,因為它一中彈就喪失了生存的機會。

毫無疑問,沃德就是這樣一位不襲常態的智者。而本有自我思想的個人,如果不反思見慣不驚的常態,最終也就會泯然大眾。

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像沃德那樣的不襲常態的智者呢?

“智者不襲常”,首先要打破慣性思維,學會質疑和反省。“哪裡彈痕多就加強哪裡”反映出來的恰恰就是慣性思維。這種思維只見到眼前,且從常規思考。王國維說:社會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善人;文學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天才。所以魯迅先生筆下的狂人就質疑過“從來如此,便對麼”這樣一個問題。慣性思維,便是這樣一個遵從“從來如此”而不反省的平庸的思維。這種思維只看表面不究本質,也不考慮普遍和特殊的關係。照此慣性思維生活,生活即如一潭死水,泯滅了反思之後的意外之喜。

“智者不襲常”,其次要擯棄固化思維,學會創新思維,所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能者作智,愚者守焉。我們當然應該尊重傳統,但更應該在傳承中創新,因為只有創新才能前行,才能發展。屠呦呦如果一味守舊而不大膽放棄傳統的高溫萃取方式,解救人類苦難的青蒿素不會問世;沃德如果陷入到眾人的固化思維中,就絕不會經由反向思維找到問題的本質,提出強化戰機生存能力的真知灼見。

“智者不襲常”,還要透過表相看到本質,要依理而尋、深度思維。沃德的不襲常,不是為出風頭而譁眾取寵,而是他善於深度思維,發現了問題的本質。“本”和“源”一樣,都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源頭,而真相則藏於表象之中。常人則總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人世熙攘,太多的表象掩埋了生活的真相;眾生浮躁,太多的常規遮蔽了真實的人生。以金錢的多少、權位的大小替換自由與幸福的含義,以高考決定命運的態度消解學習的真正意義等等,均是矇蔽我們已久的膚淺的觀念。如果從自由和幸福的人生出發,觀照我們陷身於其中的掙扎糾結的世界,我們才會發現,我們早就與自己的初心南轅北轍;我們也才會驚醒,那些終日的忙碌奔波,與我們的人生目標而言,無異於緣木求魚。

“智者不襲常”,但君子常務本,因為本立而道生。

真正的智者,是那些善於打破慣性思維,懂得自我反省的人;是那些善於打破常規思維,懂得創新思維的人;是那些善於看破事態表象,懂得深度思維的人;更是那些超越經驗束縛,勇於創造自我價值的人。

點評>>>

抓住“不襲常”的內核

——點評範雅高考作文90分

議論文體的材料作文,考察的就是從該材料中提煉、概括出觀點,以提取各自文章的立意和主題。

該作文題的難點有二,一是對材料的理解,二是與現實的結合。範雅老師的作文,審題比較到位,精準的抓住了材料的思想內核:“不襲常”,並以此為主線貫穿全文,從打破慣性思維、學會創新思維與透過現象看本質三個角度闡釋如何做一位“不襲常的智者”。

作文三

金字塔下的陰影

重慶今年高考作文這樣寫,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博導能給多少分?

我查閱年表,發現原來這個時代的歷史都由“大數據”來堆砌了。如山洪海嘯般鋪天蓋地而來的大數據築就了新世紀的巨型金字塔。不知掙扎在金字塔哪一層的我們,是否也用像“大數據”的一般宏大、廣博的眼光來審視自身呢?

“歷史向來由勝利者書寫。”不幸的是,大多金字塔頂端的勝利書寫者都在一步步上升的過程中縮小了思維的角度,逐漸固步自封,使得簪花戴柳、粉墨登場的“偉大史詩”呈現了一派慷慨祥和的景象。

可悲的是,拜讀史詩的人們沉浸於這個飄渺的烏托邦,往往忽略了我們時代的金字塔下那一片無限蔓延的陰影。而往往這些陰影,泯滅了金字塔尖的光,成為問題的癥結所在。

讀《萬曆十五年》的時候,作者在開篇正好解答了我的疑惑——為什麼偏要挑萬曆十五年來寫呢?全年並無大事可敘。比起1368年,1644年這種令人為之一震的數字,1587年實在太過平淡了。它不像是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的輝煌時刻,不像是麥哲倫揚帆出海那年的青史留名,更沒有二戰時廣島上空遭受的原子彈那樣的爆炸效應……但正是萬曆十五年表面的末端小節,成為了日後張居正倒臺以至於整個王朝覆滅的機緣之處。

此類平淡無奇,並無“一技之長”的地方組成了那些耀眼之處的分母,正如統計學家沃德補充分析失事飛機的彈痕數據一樣,加上所有的“遇難者”數據,才能計算出“倖存者”的概率,更好的預防飛機失事。

同樣地,如果成功學只在一群金字塔頂端的少數人當中研究成功,那麼成功也變成了一個偽命題;客觀因果論並非只需從因到果的正面推導,利用逆否命題驗證客觀事實才是精髓所在;也像是金字塔下的陰影,沉默的大多數才能襯托塔尖的月亮……

那麼是不是我們就只能低頭俯瞰那一片茫茫陰影呢?

堂吉訶德讀了那麼多騎士之書,可是在僕人桑丘問他吃不吃飯的時候他卻啞口無言。一番頭腦風暴,疾速檢索腦海裡攝入的過量騎士小說之後他說:“遊俠騎士整月整月不吃東西是光彩的事……那些書裡,只是偶爾提一下,一般都不講騎士吃飯的事。”山珍海味、酒足飯飽似乎是不光彩的,只有行俠仗義、驅惡揚善才足以為外人道也。但是騎士也要食人間煙火呀!只是要分個輕重緩急罷了。

畫素描的時候很多初學者畫面黑白灰的對比度弱,大多數人完成的畫面並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整體偏灰調。因為我們無法在白紙上將白的變更白,又沒有耐心疊加灰的使之變黑。殊不知,黑白灰沒有那麼明確的界限,但是看清本質,合理掌控全局又有幾個人能做好?

由此觀之,太過狹隘的目光要麼讓我們黯然悽然,要麼使我們只見光明不見暗淡。但也不是要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而是要一雙仰觀萬象、俯察細微的敏銳眼睛。“徒然萬象多,澹爾太虛緬”,是現有數據掩藏下的“死亡數據”,是耀眼光芒背後的消沉陰影,是萬象盡滓之後的“真力彌滿”讓龐大與精細、矚目與隱秘、虛象與根本的組合超越天平的兩面性,達到金字塔的多重平衡,從而顯得相得益彰,亦然生趣。

再從21世紀的信息金字塔倒回古埃及那個神秘的年代。又有誰會想到那樣一個偉大的時代終究被歷史的煙塵所覆蓋。馳名世界的“帝王谷”也不過是沙土之中的一個地標。而當卡特一眾人走進金字塔陰影下的圖坦卡蒙陵墓,那黃金面具的光芒是任再濃重的陰影也無法掩蓋的吧?

可是又有誰知道,在已經挖掘的歷史中被稱為奇蹟的圖坦卡蒙墓,是不是所有偉大中的偉大呢?

點評>>>

角度新奇、語言詩意

——點評鄧怡妍高考作文88分

鄧怡妍的作文《金字塔下的陰影》扣住材料中沃德的那個分析“數據”,聯想並對當前大數據時代的人類認知誤區進行了分析和批判,應該說角度比較新奇,彰顯了當代青年學生的時尚思維模式。從此文可以看出作者文化積累深厚。文章將歷史比喻為數據金字塔,以“史詩”、《萬曆十五年》、堂吉訶德個體的經歷等來闡釋,蘊含著作者對人生的思索,傳遞出一定的審美性。

文章的語言詩情畫意。如“現有數據掩藏下的‘死亡數據’,是耀眼光芒背後的消沉陰影,是萬象盡滓之後的‘真力彌滿’”等。不足之處在於,作者的論述缺少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沒有典型的案例來支撐,略顯空泛。

作文四

剖析一段靈魂的旅程,以此找到生命的座標——

慧眼洞穿生命中的“黑洞”

一架佈滿彈痕的戰鬥機,到底是盡力保護好彈痕多還是少的地方,才能讓飛機完成使命後平安歸來,這個問題其實也關乎一種人生航程的選擇。

我從故鄉那個叫馬耳坡的山樑啟程,去一個小鎮工作那年,正是稻浪起伏的季節,我已等不到稻子收割的時候了,把鐮刀趕緊掛上了牆,去收拾到鎮裡的行裝。

出發那天,我給山樑上似打滿了補丁的破舊土房鞠了一個躬,我在心裡說,等我衣錦還鄉吧。最得意的是我的一個堂叔,他到處吹噓,說是親眼看見了我家祖墳上冒起的縷縷青煙,預兆著後代們前程大好。

按照我堂叔他們對我人生道路的設想,在我35歲以前,要依次當上副鎮長、鎮長,然後進城當局長等等。遺憾的是,我在一個單位工作了多年,到了35歲,還是一個伏案牘之勞形的普通工作人員。

我回到村子裡去,明顯看到了許多白眼,我主動遞煙,打招呼,有幾個鄉人溜頭就走,還發出莫名其妙的笑聲。有一次回村,同堂叔和幾個長輩親人一起吃飯,堂叔一個人喝著酒,邊喝邊如老唐僧一樣絮絮叨叨,突然他大吼一聲,你給我們丟臉了,今後少回來了!

我面對著情緒上最低沉消極的黯淡時光,整夜失眠,嚴重時面部出現了脫皮,如老牆上簌簌而落的灰。

在堂叔75歲生日那天,宴席散後,堂叔召集七八個長輩親人給我集體“會診”。那是一場苦口婆心的勸導,也算是對我人生再次作出的規劃。那天的情況大致是,分析了我在單位的現狀,給我開出了很多進取的“秘方”,比如性格上不要太固執,要迂迴,要迎合,千萬不要以為會寫一點小文章就在人前驕傲,要謙卑,尤其是對領導要尊敬,也要適當表示表示。

我明白了這些長輩親人的意思,是要我趁年歲不大,再努力向上,不要辜負了他們的期望,做一個風光的人。我感覺在他們面前變得唯唯諾諾的樣子,感覺是自己做了虧心事一樣。

回到城裡,恰好遇到單位同辦公室一個同事升遷,分別時,那同事對我說,好好幹,你還有機會。平時和這個同事相處,一直客客氣氣,卻不能也懶得甚至是迴避著交心。他走出辦公室時,又轉身回來,熱烈地擁抱了我一下後說,其實你有些方面比我做得好,祝福你。

我的心態,就這樣傾斜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依然在強烈地誘惑著我。我想起自己多年來,確實沒找到一條抵達“成功”的捷徑,我一直笨拙地工作與生活著,在內心豎起了一道籬笆牆,與人保持著恰當的距離,沒有八面玲瓏也就沒有八面來風。

正當我消沉時,一位外地朋友歸來,晚上一同去了城後山上,我把自己的苦惱說給了他。這個事業騰達的中年男人聽了,突然撫掌大笑,你不是一直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麼。他分析了我的性格特點,比如過分敏感,喜歡自我折磨,情緒如天氣多變,這些性格是不適應做一個管理者的,說穿了,你還是在工作之餘,發揮你的這種長處,好好寫一點文章,你若真要去勉強迎合他們,你就是一個人格分裂的人了。

他對我分析得是那麼通透,也把我偶爾因為虛榮而膨脹篆養出來的一些自負和不平衡心態徹徹底底打回了原形,我還是要做一個遵循內心搏動的真實自己。望著山下燈火搖曳的城市,我突然在一瞬間發現了那一盞照亮自己靈魂的心燈。

這些年來,我也是在這一盞用心血熬煉的心燈陪伴中,行走在自己的人生小徑上,沒有活得繁華似錦,燈紅酒綠,卻也簡單自然,從容安靜。

我想起霍金的理論學說,他想象宇宙中有一個“黑洞”,這個黑洞實在是恐怖,它是最奇特和神秘的天體,時空的扭曲者,其超強引力讓宇宙中跑得最快的光都會被它的“魔掌”拉住。

一個人偶然來到這世上,在人類茫茫的生命時空中,它微弱如塵埃,也如星斗閃耀。在這趟生命的單向行程中,也時時有著捆綁我們生命翱翔時空的“黑洞”,這個“黑洞”是潛伏於我們人性中的弱點,也是混沌時分對自我認識的模糊動盪,大眾人群裡的人云亦云。如何穿越“黑洞”,需要一雙慧眼洞穿,然後,爆發自己生命中最大的潛能,實現一個獨立生命的價值和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