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如何做才能可持續發展?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如何做才能可持續發展?

隨著全部補貼退出的時間節點越來越近,“後補貼時代”汽車企業該何去何從?6月5日,第47個“世界環境日”,位於三里屯的ARCFOX Space體驗店迎來了一期主題為“後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的沙龍,業內大咖對此進行了深刻討論。

1.後補貼時代企業壓力大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如何做才能可持續發展?

“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成本要比傳統的燃油車高60%左右,所以車企的壓力也非常大。”本次沙龍的主持人牛車網創始人海蘭如是說。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如何做才能可持續發展?

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到今天,成果得來不易,無論是政策的制定者、行業的管理者,還是產業的從業者都應該更加重視2020年補貼退坡之後從行業的管理、產業的發展到企業的競爭話題,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這樣表示。心中有夢想,肩上有責任,企業的壓力無形無聲的存在著。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如何做才能可持續發展?

“尤其是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比較長。今天有原料,明天把產品做出,車賣掉把錢拿回來,可能性不大。因此,沒有足夠的資金運作能力可能就不行。”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陳全世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資金壓力很大。

2.創新和提高產品質量是根本

除了上述說的足夠資金運作能力外,陳教授還表示,新能源汽車在製造端發力還有另外兩個條件,一是最重要,在新能源汽車上有沒有自主的核心關鍵技術?第二,能不能開發出市場適銷對路的產品?要看市場而不是看補貼,退坡之後還堅持質量第一、用戶第一、服務第一,這可能就是和任何產品一樣。三個條件得加起來缺一不可。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如何做才能可持續發展?

鄭剛表示這不管外部的環境怎麼變化,最終的根本目標和出發點都是鼓勵創新型企業科技創新的投入,提高產品在“四化”方面的創新能力,增強對燃油汽車的比較競爭優勢,提高它的性價比來提高用戶的購買慾望。

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認為科技和人工智能帶來的創新,必將引發一場產品的革命。然後這種新四化催生汽車進化的產業革命,隨著周邊出行領域的革命、金融領域的革命綜合在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革命就在這個時代。

3.向用車補貼轉變,提升新能源汽車自身優勢

除了產品上的發力,在充電等服務和基礎設施上都有待再完善。因此,在直接財政補貼政策退出之時,車輛本身能享受便利性能夠恰如其分的銜接上來,對於市場來說,新能源汽車才會有優勢和競爭力。

對於消費和使用環節的相應政策,鄭剛提出建議,國家和行業還應該儘快地牽頭研究,在直接財政補貼政策退出之後,對於消費和使用環節促進的相應政策來接續財政補貼,以增強整個用戶和社會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

同樣,在補貼政策方面,陳全世教授建議政府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去創造市場,讓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競爭中能取得一定的優勢。當然它的價格不是優勢,使用方便不是優勢,但是對環境和能源的貢獻是優勢,把它的優勢發揮出來。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如何做才能可持續發展?

國家電網電動汽車公司董事長,原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司長、規劃司司長江冰認為,電池已經進入了快速迭代的時期,成本會很快降下來。“電池的成本經過分析就動力電池的成本曲線跟生長曲線跟當年太陽能光伏電池基本一致,大概每出貨量增加一倍它的價格會降低20%。經過10年,根據統計光伏電池的成本已經下降92%。如果能熬過今年、明年,我認為到2020年進入到快速階段,會很快速的爆發。”

此外,江司長還介紹了公共充電設施運營及利用率的問題。現在充電樁投資很大,大部分都是直流的,投資一排60千瓦的樁本身超過100萬,建一個充電樁需要10萬以上的投資。如果利用率達不到20%,這個投資就收不回。利用率超過40%,一天10個小時不斷的在充,這個樁就會排隊不方便。合理區間是20%到40%,這裡面現在能達到這個區間的公共充電樁不是沒有,很少,大部分都在這之下。

4.換電站:車電分離創造新價值

“大概有接近70%的電池價格花的錢,這部分的價值根本沒有用到,這就是客戶的價值損失。誰能把這部分的價值拿出來讓渡給消費者?那就要找到這個價值產生的土壤。所以,我們需要有創新的使用電池的方式。”李一秀在談到換電時這樣表示,“北京市的加油站大概平均是1.8公里半徑,我們建的以換電為主的、帶充電模式的換電站,大概是在2公里。總的計劃叫‘擎天柱計劃’,有二期的生態聯盟和二期生態聯盟下的具體項目,這是二期生態聯盟下的具體的車電價值分離項目。”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如何做才能可持續發展?

換電站有何優勢呢?李一秀表示,一是車電分離模式比用充電樁充電快,三分鐘搞定。第二,更重要的是通過物理分離實現價值的分離,在目前場景下,任何一個人買電動車,電池是電動車成本高的最大原因,客戶需要用100%的價格去買那塊電池,但是在使用生命週期裡大概只用20%~30%左右,退出的時候接近10%,白菜價,基本上是這樣的一個市場。

比如說,通過電池的產權交易變成使用權交易,把電池變成煤氣罐,客戶拿著煤氣罐去充氣就行,你只需要付氣錢,電池沒必要買。這是一個。第二,通過電池的梯次利用,通過波谷電價充電,波峰的時候用電。無論是對於成本還是對於電網的穩定性,還是對於整個社會的經濟貢獻、社會效益都是重大的價值。

5.後補貼時代,即是關口,也是契機

最後,用新能源汽車圈資格最老的陳教授的話來結尾:1960年國家針對國民經濟制定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對目前新能源汽車這種亂象可能也用得上。

調整,就是要調整思維,新能源汽車是個長遠的戰略,要很好的幹就把態度放端正,如果想在這兒把水攪混就趕快退出,否則血本無歸。鞏固,就是鞏固成就,在三電系統、整車方面做的貢獻是世界承認的,尤其是動力電池要鞏固這方面的成果。充實,就是充實我們的關鍵技術,充實我們的產品線。提高,就是往高走,和世界水平看齊,要看到汽車發展的方向。包括現在提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它是一體化,把它很好地結合起來。新能源汽車是智能網聯汽車最好的載體,燃油汽車不太好控制,新能源汽車好控制。

因此,我們現在要很好地認識當前的形勢,既是一個關口也是一個契機,此後新能源汽車可能更淨化,我們的方向更明確,留下的都是精英。

(文/許紅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