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不是“市場”

近日,網上一篇“我們堅持不住了,我們不是免費的勞動力”主題帖,引發媒體的廣泛關注。該帖子講述了某高校強制要求該校四個學院的男生全體參演電影,否則以曠課處理的事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影片的拍攝其實是一次商業行為。

細細品讀不難看出,這件事對於劇組來說,是以超低的價格招來了一批“質量上乘”的臨時工。對於學校來說,是完成了領導交代下來的任務,也可以借電影為學校增添一些知名度。對於學生來說,帶給他們的,除了校方鼓吹的“社會實踐機會”和陳舊服裝帶來的過敏症狀,還有什麼呢?況且這種“社會實踐”對於大學生成長、發展到底有沒有實際意義,還另當別論。

談到這,筆者不禁想到開學期間各大電商平臺針對在校大學生打出的“校園白條”營銷戰,各大學校食堂餐桌上張貼的“校園代理”廣告,以及被媒體爆出的大學生網絡貸款、父母賣房還賬的新聞……不知不覺間,校園竟已成為一個待開發的市場。“校園市場”更是作為專有名詞,充斥於各個企業的發展戰略書上。大學生成了各個企業爭奪的廉價勞動力、潛在客戶,成了各種廣告誘導的對象。

於是,“花明天的錢過今天的日子”“做代理是積累社會經驗的不二法門”“大學生要敢於消費”的言論開始充斥於各大高校。但是,這些言論無疑攜帶著赤裸裸的“利己”基因,也總有一批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去誘導大學生,迫不及待地將大學生推向各種機構佈下的陷阱,讓大學生成為“待宰的羔羊”。

由於正處於由學生時代向社會人過渡的時期,大學生往往是迷茫的、彷徨的、尋找方向的群體。正是因為這份迷茫與彷徨,他們極易相信一些誘導性的言論,不由自主地開始盲目花錢,學業尚未完成,不少人已是“負債累累”,抑或開始荒廢學業,變成兼職學生,每個月為一點兒收入開心不已,真不敢想象他們畢業以後的漫長職業生涯如何過下去。在這種“買”與“賣”的蹉跎之間,是否會因殘忍的現實而少了幾個“錢學森”、“喬布斯”式的人物,我們不得而知。

大學生是待放的花朵,他們易枯、易壞,要細心呵護,小心對待,學校管理者固然要加強管理,大學生自己也要保持警醒,別讓眼前的利益破壞了自己的創造力,更不能讓蠅頭小利侵蝕了大好的求學光陰。

(作者程夢園,湖南師範大學學生,文章原載於2016年5月3日中國教育報“中教評論”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