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的18名舞蹈演員斬獲“2018中國民族民間文藝匯演”最高獎

“棧道懸空,登臨處,崖危洞疊。人道是,古人村落,祖居巖穴。蠻洞枕戈霜月冷,龍潭練劍藤甲熱……古賨人也,伐紂助周歌與舞,亡秦滅楚功和業。宕渠風,激盪數千年,今猶烈。”伴隨著這首激盪人心的歌曲,達州的18名舞蹈演員在“爭奇鬥豔-2018中國民族民間文藝匯演”中獲得了最高獎項“榮耀之星”一等獎。舞臺上,他們用優美的舞蹈展現渠縣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驕傲地說出“我們來自四川達州”;舞臺下,他們膝蓋都帶著傷,流下的汗水浸透無數衣裳。

確定隊伍立刻編舞

《滿江紅·龍潭懷古》講述了古代川東北少數民族古賨人(又稱板楯蠻)的文化傳統。早在春秋戰國之前,古賨人就在渠縣建立了國都。在《風俗通義》裡,古賨人“銳氣喜舞”;在《後漢書·南蠻傳》裡,古賨人“俗善歌舞”……據各種史料記載,古賨人是一支能歌善舞、驍勇善戰的民族。

“如何能在舞蹈裡展示出古賨人的英勇?”這給舞蹈編導張燕提出了一個難題。“我翻看了很多歷史資料,對這個民族有了一定了解後,我便開始構思故事。”用了整整兩週時間,張燕設想了一個戰爭與愛情結合的故事:一隊古賨人為保護家園,不得不離開愛人,到戰場上與敵人廝殺。為了用舞蹈講好這個故事,她開始在腦海裡設計各種動作、場景,並且對服裝、道具、髮型、妝容等設計上都進行了創新。

達州的18名舞蹈演員斬獲“2018中國民族民間文藝匯演”最高獎

編舞的同時,也在進行舞蹈演員的挑選。最後,18名演員被挑選出來,其中男演員10名,女演員8名,年齡從19歲到32歲不等。

緊張排練

每個人膝蓋都帶傷

5月13號,18名舞蹈演員開始投入緊張的排練。每天從上午10點排練到下午6點半,期間演員們只有短短的時間吃飯。

“戰場上沒有女人,你們都要拿出男人的氣概。”張燕說,為了能展現出勇士精神,所有女演員被要求使出全身力氣。不僅如此,女演員手中的盾牌有5斤多重,演員們一手持劍,另一隻手則需要把盾牌端在胸前。

為了在舞蹈中突顯戰士們的英勇,所有演員需要不停在地上翻滾,然後從地上一躍而起,將所有力量瞬間爆發出來。“因為地上動作太多,他們膝蓋上全是傷。”張燕說,雖然所有舞蹈演員都帶著傷,但是沒有一個人中途請過假。

舞蹈裡有託舉的動作,需要男演員將女演員託舉在空中。如果託舉時用力過輕,女演員不能被男演員輕易託舉起來;如果用力過度,女演員則有可能被甩出去。“男演員全靠雙手的力量把女演員託舉到最高點,女演員則靠男演員兩隻手的支點,在空中做出一系列動作,一個託舉動作我們就訓練了整整一個上午。”

達州的18名舞蹈演員斬獲“2018中國民族民間文藝匯演”最高獎

排練過程中,舞蹈動作和隊形一直在修改。“有的動作今天定好了,我們練習了一整天,第二天又會被推翻,重新進行調整。”張燕說,舞蹈的最終版本是在出發去比賽前一天才確定下來,為了不忘記動作,那天所有人更是一刻不停地練習到深夜。

長途赴賽

在停車場訓練到晚上

這是張燕他們舞蹈團隊第一次赴省外參加比賽。5月24號,一行21人坐火車從達州出發,揹著大包小包,裝著舞蹈用的服裝和道具,手裡拿著盾牌,成了火車上的一道風景線,所有人都向他們投來好奇的目光。

達州到昆明的火車近18個小時。25日早上,演員們拖著疲倦的身軀到達昆明。比賽就在第二天,他們無心欣賞風景,一到達入住酒店就開始準備排練事宜。

“酒店內沒有排練場地,我們決定在酒店裡最寬闊的停車場做最後的排練。”張燕一行從下午一直排練到晚上,每當有車輛駛入停車場,他們便退避讓車,車一走他們又重新開始。

因為化妝師和髮型師都沒有跟著到昆明,馮月作為舞蹈演員,她便開始充當髮型師。“隊裡只有我一個人會編頭髮,比賽前一晚我按照張導的要求把所有人的頭髮都編好了,弄到深夜12點多。”為了突顯古賨人當時的生活狀態,枯草被編在女演員的頭髮裡,她們則需要保持這個髮型睡覺。

舞蹈震撼

“我們來自四川達州”

26號是比賽的日子,編導又充當了化妝師,一大早就起床為演員們化妝。“演員的臉上需要塗很多油彩,我們不是專業的化妝師,費了好長時間才將所有人的妝畫完。”張燕說,當舞蹈演員登場,她坐在觀眾席裡很緊張,手心全是汗。

達州的18名舞蹈演員斬獲“2018中國民族民間文藝匯演”最高獎

憑藉渠縣厚重的民族民間文化底蘊和表現得淋漓盡致的舞臺藝術,群舞《龍潭懷古》贏得了專家和評委們的一致好評,榮獲本次文藝匯演的最高獎項“榮耀之星”一等獎,渠縣文體廣新局也獲得優秀組織單位獎。

據悉,為了保護原生態,傳承非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中國少數民族聲樂學會主辦了此次“爭奇鬥豔——2018中國民族民間文藝匯演”的活動。《龍潭懷古》的成功上演並獲獎,對傳承和弘揚渠縣的民族民間文化、提升渠縣形象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