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莊大的農村交易市場都有“牙子”靠說合買賣抽取佣金

王夢秋的職業是“牙子”。說白了,就是在交易市場為買賣雙方說合生意,從中抽取佣金。過去,農村大的交易市場都有牙子,王夢秋主要在牲畜市場當牙子。

河北石家莊大的農村交易市場都有“牙子”靠說合買賣抽取佣金

王夢秋一年四季,肩背褡褳。在牲口市裡東家叫西家拉,忙得腳手不著地。集市散了,他必尋家乾淨的飯店吃香喝辣,酒足飯飽之後,便眯著眼睛盤算著下一個集的交易,褡褳裡再裝多少的真金白銀。

王夢秋者,河北石家莊趙州城東屈西章村人也。作為牙子,王夢秋的確是位方圓幾百裡,無人能夠與之比肩的佼佼者。“袖裡吞金妙如仙,靈指一動數目全,無價之寶學到手,不遇知音不相傳”。說的就是牙行。

河北石家莊大的農村交易市場都有“牙子”靠說合買賣抽取佣金

牙子雖然收入頗豐,但每天風裡來雨裡去,必須要有一副強過牛馬的身板。當年的王夢秋中等身材,上身全是疙疙瘩瘩的腱子肉,連小腿肚子上的肉都硬得像鐵蛋。他蓋房上檁條不用外人,十幾根檁條搭個架子一個人就扛上去了。80歲上能扛起整布袋的糧食,挺脯子仰臉往前走。85歲那年到50華里開外的鄰縣梅花鎮趕集,騎輛加重自行車一天打來回。

河北石家莊大的農村交易市場都有“牙子”靠說合買賣抽取佣金

牙行是個很神秘的行當,王夢秋入這一行後,積累了相牲口的豐富經驗,熟練掌握了行裡面一套絕技。比如相馬,他懂得馬的脾性。挑選耕馬他有他的一套方法:“先買一張皮,後看四隻蹄。槽口摸一把,膀頭一樣齊。”皮,是指馬的色澤,棗紅馬、栗子色、菊花青、茄皮紅、甘草黃等等,毛色純的、清一色的最好,雜毛毯子最次。對於坐騎則一定把握:“紅黑棗駿為上色,青白兔黑是下色。泉眼花色有講究,腿細蹄肥是快馬。”王夢秋不僅相馬的相貌,更懂馬的牙口,只要他上前掰開馬的上下唇打量一番,便可認定馬的歲口。所謂:“春買骨頭秋買膘,口老口硬是關鍵。一歲馬駒是童年,二歲剛好是少年。三歲四歲正青年,一交五歲是壯年。九歲十歲進老年,挽車耕田不如前。”這些相馬的諺語,他早就背得滾瓜爛熟了。至於相牛,自是有另一套訣竅:“鞭子尾巴,案板脊樑,烏眼黑蹄,拉斷鐵犁。”他甚至捎帶著給牲口瞧病。

河北石家莊大的農村交易市場都有“牙子”靠說合買賣抽取佣金

牙子交易都是袖筒裡來去。王夢秋在牲口市裡交易時,根本不明著講價,把手伸進買賣雙方在袖筒裡“捏價”。這一手也叫“袖裡吞金”,在袖口裡雙方互不言語,摸指言價。同時,還有一套隱語。九個數字分別是:海子、門子、品子、吊子、柺子、撓子、柴子、別子、彎子十百千萬類推。無論是說行話還是對袖口,局外人都聽不懂、看不見,在買賣雙方都不知情的情況下王夢秋便把差價拿到了手。此時,牙子的狡黠本性便顯露出來。

河北石家莊大的農村交易市場都有“牙子”靠說合買賣抽取佣金

王夢秋年輕時候,經常活動在山東、南宮、鉅鹿、廣宗等一帶。為山西人挑選過拉得動2000斤煤的大牲口,為石塔村的大財主挑選過四匹個頭一致、毛色一致的拉細車的上等好騾子;為縣裡運輸社買過成群長拉短駕的牲口;為城裡的老字號李家肉坊進過數不清的黃牛。當然,小家小戶託他買頭粉鼻子粉眼粉嘴唇的小毛驢,用來拉磨拉碾、拉水車,他也從不拒絕。至於佣金全憑事主自願給,從不講價錢,俗話說,皇帝都不白支使白頭翁。事主們明白這個道理,佣金並不少給。除了給錢財,開肉坊的隔三差五還會給他送上一塊新鮮的牛肉或驢肉,就連他的重孫子都沒斷過肉吃。

河北石家莊大的農村交易市場都有“牙子”靠說合買賣抽取佣金

那年,86歲的王夢秋騎著自行車橫穿公路,到公路對面村子送賣牛款,死在一輛貨車輪下。幹了一輩子牙子的王夢秋,最終倒在了牙子的崗位上,也算奇事一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