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樹懶那麼“懶”,到現在都還沒有滅絕?看完恍然大悟!

為什麼樹懶那麼“懶”,到現在都還沒有滅絕?看完恍然大悟!

樹懶之所以稱為樹懶,但看他的名字就明白,因其形狀略似猴,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它的懶也因此被世界公認,它雖然有腳但是卻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動身體前行,行動很緩慢,差不多每秒鐘也只能移動6釐米。而且當你給它喂葉子,半個月後掰開樹懶的嘴,葉子還在嘴裡面,只是稍稍有些腐爛。

為什麼樹懶那麼“懶”,到現在都還沒有滅絕?看完恍然大悟!

而與它同為“懶獸族”的地懶,卻早已在冰河時代,就已經和許多美洲大型獸類一起消失了。人們往往把行動緩慢比喻成烏龜爬,其實樹懶比烏龜爬得還要慢。可為何像樹懶行動這麼緩慢的動物,是什麼做到不被滅絕的呢?

其實在自然界中,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的生存模式,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因為樹懶平時懶得動,活動量小,新陳代謝慢,所以也就懶得咀嚼樹葉,直接讓口水把它們慢慢消化……

為什麼樹懶那麼“懶”,到現在都還沒有滅絕?看完恍然大悟!

而且樹懶自身的毛皮優勢也足以讓它們不畏嚴寒能夠活動得更暢快。少有天敵。樹懶有保護色,生活在樹上,因為運動少,天敵看不到,所有動物都更關注會運動的物體。在潛意識裡會覺得它們是死的,或是石頭。而且肉不好吃,毛皮不好看,爪子牙齒心肝肺生殖器等不能入藥,因此能生存下來。

為什麼樹懶那麼“懶”,到現在都還沒有滅絕?看完恍然大悟!

所以說樹懶依靠自己最適應環境的生存模式,是不可能滅絕的。樹懶滅絕的唯一原因,就是人類大規模破壞樹懶的棲息地,砍伐樹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