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候乙編鐘為何可以一鍾雙音?

馬鵬堃

隨著文教普及工作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瞭解曾侯乙墓編鐘對於考古界的重要意義。曾侯乙墓編鐘出土於1978年,位於當時湖北隨縣(現隨州市)擂鼓墩。全套編鐘共64件,出土時分三層八組懸掛在曲尺形漆木鐘架上。

在意識到曾侯乙編鐘價值和意義的同時,其一鍾雙音的演奏特徵也引起大眾的高度關注。在曾侯乙編鐘出土之前,“一鍾雙音”在古籍中缺乏足夠充實確定的證據。《考工記》在關於制鐘的篇章中也未有提及,僅在《新唐書·楊收傳》中有比較明確的提及,所以學界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所謂“一鍾雙音”並不存在。 所謂一鍾雙音,是指按照編鐘上的錯金銘文指示,分別敲擊不同位置,同以鍾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兩音之間相差三度。這不僅是歷史學界、考古界、冶鑄界的大發現,也是聲學界、音樂界的重要課題。

究其原因,有學者展開了考察。編鐘是合瓦形,兩側的稜是鐘體剛性最大的部分,所以稜部振動比鐘體振動需要更大的能量。因此,當編鐘發聲時,稜部對鐘聲產生阻尼作用,加速鐘聲的衰減。加之敲擊不同部位時,稜部產生不同量的阻尼作用。如何讓不同的聲音成為相隔三度的樂音,主要依賴內部的凹凸,凸者稱作音塬、凹者稱作音隧。古代工匠通過磨刮等技術手段改變音塬音隧對鍾進行調音,確保兩個樂音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