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的由來,轉轉大腦長長姿勢!

前天一陣驚雷,使得春天的氣息真是越來越濃烈了。各位是不是覺得內心的春意也在蠢蠢欲動呢?嗯,為了適應這種萌動,建議大家還是出去走一走、踏踏青比較好。不管有沒有男朋友或是女朋友,散散心嘛,還是很有益處的是吧!

“踏青”的由來,轉轉大腦長長姿勢!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踏青是什麼由來?讓我來告訴你。

“踏青”的由來,轉轉大腦長長姿勢!

踏青就是我們常說的春遊,又稱“遊春”、“探春”、“踏春”。東漢時期的文學家蔡邕有琴曲《五弄》,其一名為《遊春》,東晉名士謝萬有《春遊賦》,大概就是“春遊”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了。但是春遊的歷史更為久遠,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存在。

“踏青”的由來,轉轉大腦長長姿勢!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中國古代春季有名的“上巳節”(魏晉以後一般定為三月初三),男男女女穿上清爽的春裝傾城而出:或到山谷採摘蘭草,或到水濱嬉戲洗浴,或到郊野宴飲行樂,認為可以拔除不祥,名之曰“春褉”。先秦的春遊則並不限“上巳”一日。《詩經·鄭風·出其東門》雲:“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道出了青年男女春日去東門之外探春的情景。漢以後,遊春活動經常出現在詩文中。到唐朝盛世,春遊時間被拉寬,從元宵節收燈後開始,一直持續到三春之末。

“踏青”的由來,轉轉大腦長長姿勢!

趕快行動起來,好多人都已經出去賞春了。不要到最後只能“傷春”咯。人家白居易已經去錢塘湖踏青了,寫了“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人家王勃也探春了,感嘆“今朝花樹下,不覺戀年光”;高鼎也出來看看村中春光了,他看到“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踏青”的由來,轉轉大腦長長姿勢!

就問你,要不要出去耍一耍?

“踏青”的由來,轉轉大腦長長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