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幣匯率觸及弱方保證7.85創33年新高,證監會加大對港股支持力度

4月11日,中國證監會宣佈,自5月1日起擴大互聯互通每日額度擴大四倍,即滬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額度從130億元調整為520億元,港股通每日額度從105億元調整為420億元。


據東方財富網數據,自2014年11月17日以來,滬港通和深港通所設置的每日額度,僅有三次滿額。其餘時間額度使用率多未超過40%。

港幣匯率觸及弱方保證7.85創33年新高,證監會加大對港股支持力度

上圖,滬港通單日使用額度前20

港幣匯率觸及弱方保證7.85創33年新高,證監會加大對港股支持力度

上圖,深港通單日使用額度前20

對於深港通來說,額度使用多未超過20%,深港通和滬港通南向資金兩市加總較高的記錄多出現在2018年,顯示2018年國內資金對港股的助推。

既然原有額度夠用,為何會突然擴容呢?

對此,有媒體認為,這一調整是為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鋪路。

但業內人士表示,根據目前的納入比例和可能的資金流量來看,觸及原先每日額度上限的可能性並不大。

更大的問題可能出在港幣身上。

4月12日早間,港元兌美元觸及7.85關口,創33年來的新低。

港幣匯率觸及弱方保證7.85創33年新高,證監會加大對港股支持力度

上圖,數據來自新浪,晨間5點,港幣匯率33年來首次觸及7.85

源於美港利差擴大化,港元走勢自2018年開年以來持續疲弱,4.12日晨間最終觸及香港金管局7.85的弱方兌換保證。

香港為盯住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理論上,一旦港元匯率貶至跌破7.85, 香港金管局要賣出美元,買入港元;而在觸及7.85前,金管局都沒有必要干預。

然而,根據香港經濟日報的報道,4月10日,彭博交易系統顯示,外資行德利萬邦、瑞信、花旗等港元兌美元成交價一度跌破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但未見香港金管局出手承接港元賣盤。

香港金管局賣出美元,買入港幣的過程會收緊港幣流行性,導致對港股的負面衝擊。

港股的負面預期會導致資金出逃股市,撤離資金換匯投資利差明顯的美元資產將是一個穩定盈利的好選擇,這將使港幣聯繫匯率承壓。

香港金管局面臨兩難選擇而顧慮重重。

由於國內大量企業港股上市,部分企業還是A股港股同時上市,如有大股東質押了股權,在港股大跌的情形下可能會發生爆倉風險進而波及國內股市。

此時證監會宣佈滬港通和深港通的互通額度擴大四倍,提升了對港股的資金支持力度,無疑增加了港股的利好預期。降低了資金出逃港股的可能性。

港幣匯率承壓將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但美港利差的存在仍將導致港幣匯率長期承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