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做借款平臺的企業這麼多?

F.fan

我覺得,這與我們社會的消費觀念,財富觀念的轉變有關,也與社會結構有關。

對於普通人來說,資金向來是稀缺資源,但是為什麼現在願意高息借錢的人越來越多?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首先這是受人們消費觀念轉變的影響。原先大部分人們都是熱衷於儲蓄,而控制消費。現在情況則發生變化了,提前消費成了潮流,“錢越存越窮”的觀念大行其道,而“提前消費”實際就是負債消費。從更深層次分析,發生這種轉變的原因,主要是受通貨膨脹的影響。

其次,這是受人們財富觀念轉變的影響。古人教導我們“集腋成裘”的理念,因此省吃儉用累積財富,“無債一身輕”的觀念曾是社會主流。而現在,人們突然發現,那些大量負債的人反而成了富翁,成了社會上的成功者。例如負債購房的那些人,其財富反而大大超過了沒有債務的人。於是後知後覺的人們,紛紛仿效,走上了負債的道路。近期居民部門的負債槓桿率迅速上升,實際上就是這一觀念轉變的體現。

最後這是受社會結構的影響。隨著我們生活成本的不斷上漲,大量的低收入人群,不得不靠借債維持生活。而這個人群又不是銀行的目標客戶,因此他們只能通過借貸平臺融資。

這僅是從需求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從供應的角度,借貸平臺也有足夠的動力來做這個生意,限於篇幅這裡不再贅述。

我是空谷寒潭,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空谷寒潭

有需求,自然有市場。需要貸款用的人多了,借錢平臺也就應運而生!

消費觀念的轉變、享樂之上主義盛行

原先人們喜歡儲蓄,提倡適量消費,存錢購買商品;而現在的年輕人,提前消費成為“潮流”,互相攀比現象十分嚴重。新款iPhone發佈,不管有沒有能力,別人有了自己就得有。刷卡、借錢消費,至於欠款,可以分十期、二十期來慢慢還。“活在當下,享受眼前的生活”,反而成為借錢的理由!

有證件,就可以借錢

以前我們常說“救急不救窮”,現在是“急、窮”都給借款,甚至還要想方設法借給你。只要有相關證件,就可以“信用借款”,無需抵押,不要擔保,少則幾千,多則幾十萬!

分期付款、誘導性消費

舉個例子,大學生想去買一個iPhone 8,市價6688元,他可能根本就買不起。如果有人可以借款給他,每月只要還300元(24期),一時還不起也沒關係,可以再借。這種情況下,人們就會忽視掉iPhone 8本身高昂的價格,認為自己稍微省一點,還款是沒問題的!

分期付款,就是透支未來的生活,來為今天非理性消費買單,我稱之為“誘導性消費”。

住房貸款,也具有誘導性消費的特點。如果房價始終不漲,我們“房奴”純粹就是在拿未來20年的生活品質,換來一套房而已。只是我們現在被房價上漲的預期(實際)給無限沖淡了這種這種“壓力”,這也是有房一族(特別是多套房)“護房價”、“保房價”的原因所在吧。

消費觀念的轉變,誰都可以借錢,還可以分期還,借錢的人越來越多,當然提供借款的平臺也會隨之增多!


操盤手信一

國內穩妥的投資渠道不多,能夠容納天量資金的只有房地產市場和股市。股市由於機制不健全,成了反覆割韭菜的菜地,而房地產市場則一路火爆了二十年。

一國經濟不會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當實業盈利能力減弱,炒房賺錢效應增加,其他行業出現萎縮而金融領域持續高薪高收益的時候,經濟避實向虛就成為現實。

炒房需要大資金,雖然平均一年增長30%是有可能實現的,但是限售時至少有兩三年的鎖定期,顯然沒有玩金融來錢更快。

不管是P2P網貸還是小額貸款公司,實際利率都遠遠超出了年利率36%的高利貸標準,比炒房兇殘的多。

借1萬元,到手只有8000元甚至更少,但是還錢是要按1萬元還,利息是按日或者按月計算,實際利率超過100%的比比皆是,賺錢的速度比搶錢還快。

不管是什麼服務費,管理費,手續費,各種名義,先截留部分借款,實際只以七八成的錢就能收取高額的利息,幾乎穩賺不虧。何況這些平臺普遍會有利滾利,俗稱的驢打滾,一萬元一年滾成十幾萬都很正常。

高利貸是違法的,但是實質是高利貸的平臺似乎並沒有幾個人被抓起來坐牢,極低的風險,極高的收益率,這是借款平臺蜂擁而起的根本原因。

這些借款平臺,絕大多數都是趴著實體經濟身上喝血的螞蟥,應加強監管,該抓一批認真清理清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