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語文課”跑到電視裡,你會愛看嗎?

講授傳統國學,思考教育多樣性,如何將一堂“語文課”上出豐富和多元,《同一堂課》裡呈現了一些思考。

“每天,天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企業家馮侖來到臺灣鼻頭小學,在《我的母親》的朗讀聲中,開啟為期三天的語文課堂探索。

《同一堂課》播出兩期之後,收穫了不俗的反響。雖然節目給出的是一個傳統課堂的樣貌——為孩子講解課文、引領閱讀,但又與傳統教學有所不同。

《同一堂課》打造了三個“不一樣”的語文課堂:第一堂是實實在在的語文課;第二堂是語文戶外課,讓孩子“走出”課堂認識家鄉、自然和身邊的人;第三堂課則是語文表達課,可以是寫作,可以是排戲,將自己的情感進行多元表達。

這樣的“語文課”跑到電視裡,你會愛看嗎?

三天時間,每個受邀的學者或藝人,化身臨時“代課老師”,面向不同小學的孩子們教授不一樣的“語文課”,不僅探索了青少年教育的豐富可能性,節目也希望通過鏡頭再現,將不同的教育方式帶進課堂。藉由“同文同宗,同根同脈”的主題,《同一堂課》似乎也向觀眾傳遞了關於“情感共通”“文化共通”“社會共通”的更多思考和意義。

深藏在《背影》之後的

第二期節目中,徐帆講的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課堂上,她請同學演繹《背影》文中父親蹣跚著攀爬月臺的動作,“我是想讓孩子們感受,攀爬這個動作的難”。為了切身體會課文所傳達的情感,她把文字置換成孩子們的直觀理解,進而移情到自己的親情關係之中。

這樣的“語文課”跑到電視裡,你會愛看嗎?

無論是徐帆講《背影》,還是馮侖教給臺灣學生胡適的《我的母親》,都以親情為切入點,觸動孩子對父母的更多理解,由此引發學生對親情的重新審視。

三天的代教過程中,徐帆讓孩子與久不相見的爸爸通話,陪孩子做送給爸爸們的手工禮物,請爸爸們到學校聆聽孩子們的心聲,用“一堂課”引導孩子們感受父愛,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情感。

馮侖則在講解《我的母親》之後,帶著孩子們來到街頭,向路人推銷當地的特產小吃——石花凍。用積極的態度與人溝通、與人交流,不僅在這場“生意實踐”中發揮重要作用,也是孩子與父母、家人之間至關重要的相處之道。

這樣的“語文課”跑到電視裡,你會愛看嗎?

貴州遵義也好,臺灣鼻頭角也罷,兩個地區的學生雖有不同的生活體驗,地域文化也大相徑庭,但在兩個“代課老師”特殊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們都表現出對親情的渴望與對父母的好奇,側面反應出了一種情感共通性的存在。

《同一堂課》便抓住了這種情感共通性,以兩篇有關親情的散文切入,對準了孩子們的情感點,讓他們意識到親情的存在與意義,並將這種情感共通性呈現在觀眾面前,教會他們如何表達親情,也引發大人們對親情與表達情感的思考。

“同文同宗”的文化共通

語文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閱讀興趣,讓孩子們學會表達真實的自己,學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同一堂課》第一期裡,孟非重新解讀李白的詩歌,讓孩子們從不瞭解李白到揣摩李白的人生經歷,體會他的作詩情感,通過詩歌講述李白的旅行路線圖,進而產生個人對李白的獨特理解;張大春講“有些字年紀比較大,有些字很年輕”,以及“李白眼神不太好”,引導二年級學生寫出了人生第一首古體詩,教授孩子們古詩中的平仄規律,走出課堂,來到大明湖畔。

這樣的“語文課”跑到電視裡,你會愛看嗎?

在以往的印象中,古詩文或許不如今天的語言那麼鮮活、生動,但在孩子們眼中,這樣的教學卻顯得十分有趣,他們興致勃勃地投入到作詩、解詩甚至是演繹詩的過程之中。

“文以載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載之“道”,既是文明承續之道,也是文化弘揚之道。“這是一門課,不是一堂秀。老師動用遊戲、互動手段,是為了上課,而非表演上課。”節目總策劃向陽認為,“我們真正的關切,是期望做成經典語文示範課程,推廣到‘第一課堂’去。”

這樣的“語文課”跑到電視裡,你會愛看嗎?

《同一堂課》積極思考教育問題,呼籲拒絕填鴨式教學,引起社會對青少年教育的廣泛關注,用生動的方式探討文學之美。這其中,《同一堂課》新穎的教學形式發揮了積極作用,課堂不再侷限於一成不變的教室,還有廣闊湖邊、山腳、稻田、海邊。童心與自然的碰撞,國學與人性的交輝,都將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給成人以巨大的啟迪。

更深層的原因,則體現在“同文同宗”的文化共通性之上。《同一堂課》再次揭示出這種共通性,通過有趣的教育方式和嘉賓、學生的互動模式,傳遞給更多人。

課堂內,課堂外

“透過語文,我們可以學到任何東西。”張大春在節目中這樣說。面對孩子,他談及,“我希望你們人人保持——你們出生以來作為一個人的本質,那就是你要有特性。但是我也希望,你們在逐漸融入人群的生活裡面能夠和他人一起合作,互相交流,彼此寬容”。

這樣的“語文課”跑到電視裡,你會愛看嗎?

《同一堂課》看似在開展針對小學生的教學教育,但實際上也是給成年人的一堂課,從中可以看到許多時常被忽視的東西——看節目的觀眾又何嘗不是“學生”呢?表面來看,三天的課程內容是由一篇課文引發的教學案例,但更是面向所有觀眾上的一堂“社會課”。

首期節目中,孩子們學到的是平仄、韻律、起興、吟詩,大人們學到的則是對古典詩詞和傳統文化的重視;第二期節目裡,孩子們學到的是對父母的瞭解,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大人們則學到了與孩子溝通,傾聽交流的重要性以及親情的意義。《同一堂課》以獨具匠心的選題和形式,產生了一種孩子與成人的教學相長。

這樣的“語文課”跑到電視裡,你會愛看嗎?

回憶小學語文課本里的篇目,不難發現,原來我們人生中需要明白的道理,語文課其實都教過了。《同一堂課》讓觀眾看孩子們學知識,實際上也是觀眾自己在重新思考那些自以為已經“學會”的知識。這些知識不僅是咬文嚼字的詩詞,陌生又熟悉的課文,更是優秀的傳統文化、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和社會的普遍情感。

《同一堂課》以小見大,抓住了這種社會共通性。節目讓課堂的範圍從教室擴大到了社會,將課程的內容從書本延展至現實,在反映一檔節目的社會使命感的同時,也有效觸發了更多的源於社會層面的關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