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4只有一個顯卡錢,但為什麼還有主機黨會有優越感呢?

還是那句話,天下玩家是一家,不要DISS不要誇


AKA君

這本身就是一個挑事的問題,這個問題很明顯就是來賺點擊來了,常用的手法了,形成對立的兩面?看著兩邊掐?很過癮哈!

一般買主機的人都是對遊戲有很深的瞭解的了,所謂的核心玩家吧,就好像任天堂從wii開始就一直在宣揚擴大玩家群體,他也確實吸引了很多平時不怎麼玩遊戲的人,但是這波人遊戲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消遣,可是遊戲對於核心玩家來說就懶蛋個人感覺快成了一種信仰了吧!

這就好像球迷啥滴是吧,好像懶蛋小時候喜歡灌籃高手,然後知道了NBA知道了喬丹,為了看公牛和爵士那場世紀決賽,懶蛋生平第一次翹課^_^。

遊戲也是一樣,從小就玩街霸,快打旋風,長大了被生化危機,鬼泣迷的神魂顛倒,然後知道了卡婊,知道了三上真司,神谷英樹………

懶蛋是從沒感覺到有什麼優越感,只是在玩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已,其實這種爭吵有兩種吧,一種是玩家之間的爭吵,他們會因為最終幻想的pc版比主機版晚推出而抱怨,會因為生化危機7的推倒重來到底是變革還是倒退而爭辯,就好像球迷之間爭論那個球員更厲害一樣,因為他們喜歡熱愛。

還有一種就是隻是玩了幾個遊戲,就上來大放厥詞,對一些作品品頭論足,那很多核心玩家會憤怒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那可能是他心中的神作…

所以其實這根本就不是pc和主機玩家之間的問題,這就是人的問題,好像懶蛋從來沒玩過英雄聯盟,也沒玩過魔獸世界,所以懶蛋絕不會輕易的去評論這兩個遊戲^_^,因為對於很多玩家來說這是神作,甚至是一種信仰,遊戲就是有這種魅力令你全身心的投入進去。

所以懶蛋覺得所有的玩家都不會有優越感,我們只是反感那種無腦噴,那種隨意踐踏別人愛好的人而已。


懶蛋扯閒篇兒

所有與遊戲平臺有關的爭執,其表面原因就是發起和參與爭執玩家的經濟水平和遊戲習慣問題。但追究其本質,其實更在於“希望他人認同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既定價值觀”問題上。兄弟們一起玩遊戲沒問題,但僅憑三言兩語(或惡語相向)就全然否定另一個群體或個人的價值觀,那當然會惹得對方勃然大怒,從而互相敵對。

依據美國社會學家大衛·李斯曼(David Riesman)的亞文化理論來看,PC單機/主機遊戲玩家們其實非常符合亞文化群體的特性——藝術形態(遊戲)未完全融入社會主流文化,群體參與者尋求並發展小眾風格,同時個體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特別是相似亞文化、不同圈子的人或群體)。對應到PC單機遊戲或主機遊戲的亞文化圈中,他們希望得到對方的認同,但採取的方式卻簡單粗暴,這樣的少數人群摩擦也會逐漸演變成群體性的對立。

類似的問題和現象其實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同為彈幕視頻網站的A、B站其實就有類似的爭執和對立,只是近兩年這種對立風氣不那麼明顯罷了。

我們聊回到主機黨和PC黨的爭執問題,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其實本身就有很大的偏見。PS4即便只賣一箇中高端顯卡錢(平時也就是一塊GTX1060 3G的價錢,同捆還送一個正版遊戲),那又和這個平臺部分玩家的言論有什麼關係呢?

高度訂製化的社交&新聞資訊媒體的火熱發展帶來了一些很大的問題,它很容易讓人覺得“打開新聞、身邊的人和自己的感受和心聲都差不多”。關注單機遊戲的你,肯定也經常看到新聞評論區沒完沒了的“主機黨/PC黨罵戰”,但這並不是這個世界的全部。更多的玩家不願加入到這種無聊的爭執裡,遊戲玩個開心就好。

在全世界範圍的單機遊戲市場裡,其實更多人選擇主機遊戲、但只忠誠於遊戲本身。喜歡《超級馬里奧 奧德賽》並不代表一定要鄙視《神秘海域:失落的遺產》,喜歡“《光環》系列”的玩家並非一定不去玩《怪物獵人:世界》。熱愛主機遊戲的,也會拿起鼠標鍵盤開幾局《DotA 2》,難道不是麼。

玩遊戲的都是朋友,何必甘願當井底之蛙、每天琢磨如何讓另一個井裡的蛙一使勁跳到你的井裡呢?


狼叔說遊戲

現在ps4上和xbox one的獨佔遊戲(主機遊戲)越來越少了。就ps4上的幾個獨佔大作而言,都是一週目神作(劇本而言),首先受限於研發經費而言,那些3a級別的遊戲投入資金雄厚,但是產出呢(這也就是很多遊戲開始氪金)。還有主流的遊戲都是槍車球,要麼就是大殺特殺什麼的,玩多了就容易膩。相對來說,論遊戲的樂趣和創意,不拿獨立遊戲而論,我會選擇任天堂的主機遊戲(能保證遊戲不會同質化)。再說pc吧,弄個相對好點的可以玩6年左右(不考慮換配置),而且遊戲發佈在pc平臺上幾乎都不鎖幀,30幀和60幀是兩個概念,還有畫質和mod。當然主機版幾乎沒有作弊玩家(極個別有,仁王裡就有遇到過)。而且針對老遊戲而言,pc還能購買,還可以收藏,主機的話很多遊戲只能買二手或者數字版或者會免(姑且打折力度也就那樣),而且會免遊戲在會員到期後就不能玩。那些說主機能回血的,幾乎對於遊戲不是真愛,玩的不爽賣什麼的。還有針對一些停止運行的遊戲而言,pc版能夠恢復聯網(私服,比如生化危機爆發等)。相對說,遊戲在我看來沒有性價比這個概念,有的是基於樂趣,遊戲玩的多了,有些時候光是看遊戲演示和設定圖就能知道這遊戲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買遊戲不盲從,不跟風,選擇自己的。現在的遊戲劇本,玩法同質化,日廠死媽,很多遊戲都選擇發佈在pc上,很多遊戲都是全平臺同步。相對而言,歐美的遊戲在劇本上加入了道德選擇這個設定,無疑是非常先進的,還有就是獨立遊戲(腦洞相當大),基於這點,主機遊戲平臺開始引進好的獨立遊戲,比如icey,比如返校等,更有諸如茶杯頭等遊戲大賣。而且主機平臺遊戲定價和打折力度不及預期,我選擇steam平臺,花盡可能少的錢收入自己想玩的遊戲(可能遊戲很奇葩,比如火箭聯盟,比如點擊解密類遊戲)。還有有人說主機可以躲在被窩裡玩遊戲,我只能說pc可以通過軟件利用無限手柄上網玩遊戲或者和人視頻。至於pc和主機誰好,那隻能說見仁見智了(我不會為了極個別獨佔而去買主機,除非任天堂的主機,我是很樂意買的)


受苦的不死人

組成遊戲的並非只有畫面,主機當有優越感的主要原因是大多主機平臺的遊戲在拼智商要搞過PC平臺遊戲,就拿PC上玩的最多的網遊來說,大多數遊戲僅僅就是主機遊戲中的一個玩法。搞成了多人在線的形式就成了網遊。

比如吃雞,毫無劇情,其實就是一個大逃殺式的玩法,這樣的東西也能叫遊戲嗎?

這種玩法早在炸彈人上就出現過,炸彈人的多人對戰模式,不正是這種封閉空間內,隨著時間推移,可移動空間越來越小,相互迫害的遊戲嗎?一個古老的玩法,換了一個皮,放到了網絡上就成了遊戲。

主機遊戲多數是有劇情的,即使是炸彈人這種娛樂型遊戲,也是有劇情關卡的。遊戲中你會知道這個遊戲的世界觀、背景、人物故事。而不像網絡遊戲那樣只有一個虛擬的世界,和一套玩法。

再說PC單機遊戲,PC單機遊戲做到了有故事有劇情,但是鼠標鍵盤的操作方式讓其代入感差到極點。很難想象除了槍炮系列PC遊戲還有什麼可以讓人痴迷的玩下去。

最重要的一點,PC遊戲好像是進入了誤區一樣,一味的追求畫面,讓其硬件設備高負荷運轉。如果你不配個幾萬塊的電腦都跑不起來很多遊戲。但遊戲真正的內容卻並跟不上畫面帶來的表現力。

這並不是主機玩家的優越感,而是PC遊戲走入誤區後帶歪了遊戲環境。如果不是中國早期玩家接觸的是電腦,現在根本不會有多少人會專門為了遊戲去配顯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