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安順青槓坡村脫貧的“粗放”之“道”

青槓坡村海拔1300多米,加之喀斯特地貌,土壤貧瘠,常年乾旱缺水,是省級一類貧困村。駐青槓坡村脫貧攻堅突擊隊隊員龔榮權說,過去這裡的老百姓一直都是種苞谷,廣種薄收,每天就是“望天落雨”的狀態,無奈之下,一些人不得不選擇外出打工。

而如今,青槓坡村因地制宜,探索出符合村子發展的“粗放”之“道”。

青槓坡村支書陳永濤說:“由於我們這裡自然條件差,老百姓精細化種植和管理的經驗不足,所以我們選擇比較‘粗放’的經濟作物,比如蓮花白,既能適應乾旱缺水的條件,生長期間也不需要太多管護。”

此外,抓住每年蔬菜的春淡和秋淡兩個時機也是青槓村蓮花白能夠暢銷的原因之一。“我們將蓮花白的播種和收穫時間錯後近一個月,這樣能賣個好價格。”龔榮權說,這兩天,一些重慶、廣東、湖北的客戶都慕名而來收購蓮花白。抓好時機,買方市場就能轉變為賣方市場,脫貧增收的效果也能事半功倍。

今年48歲的趙啟勇說:“我家不光種了蓮花白,每年我還要養幾隻黃牛賣,平時閒下來我還能做建築工,一年下來收入還是比較可觀。”

青槓坡村共354戶154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1戶368人。陳永濤說:“如今已經有近80%的貧困戶告別了貧困,剩下的今年也將全部出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