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家庭,輸在了沒有儀式感

好男人開始遇到渣女,變成了渣男;後讓好女孩遇到渣男 ,變成了渣女,渣女又遇到了別的好男孩.....於是悲劇,一輪又一輪的繼續著。

其實婚姻也一樣,幸福的婚姻大經相同,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理由。多少家庭,輸在沒有儀式感上。

儀式感和金錢無關,和感情深淺有關。現在的人越來越自私,越來越喜歡獨處,喜歡關上心門,對陌生人常常關愛有加,對自己身邊的人卻毫不客氣,甚至是傷害,有時候真的很難過,愛,從來都不是對等的,誰在意,誰就先潰不成軍。先看看網友怎麼說。

多少家庭,輸在了沒有儀式感

1 記得剛結婚的時候我還只是小主管,時間多壓力小,還懂得陪伴和偶爾的浪漫;後來慢慢職務高了壓力大了時間少了,便少了交流,少了儀式感,覺得只要努力賺錢養家就好了,以至於後來矛盾越積越大……還好這兩年有所頓悟開始改變,現在看到此文更是豁然開朗了!或許每個女孩都是天使,如果有天變成怨婦了,估計大多是男人造就的吧………多麼痛的領悟!

2 覺得結婚不辦婚禮不僅是儀式感,更主要是對自己的不尊重,一個不尊重自己的人,有女兒千萬別嫁給他。

3 我發現十歲兒子特別有儀式感,母親節都到晚上了非要去兩元店給我買戒指 ,因為他沒錢只能買2塊錢的,然後會滿心歡喜的給我帶上,最後還有一個很滿足的表情,還要把我的生日安排在他生日之後過,因為他過生日有錢了才能給我過生日。

4 我媽今年79歲了,今年母親節第一次給她買花,能看出她眼裡的喜歡,嘴裡說的是買這幹嘛,幾天就蔫吧了,這也是儀式感吧!我想說媽媽我愛你,讓她一打岔忘了說出來!

5 今天話題似乎就在說我,結婚二十年了,從領結婚證到結婚二十週年,從孩子出生到孩子滿18…無論大小,什麼儀式都沒有過,而我們的婚姻其實也早已名存實亡,儀式感隨著年齡的增長真的越來越覺得太必要了,正因為一開始遷就他家人的不辦婚事,不擺一桌酒席的想法,到後來的對我的不重視到不尊重,儀式感真的是那麼重要,如果開始就讓他們肉痛,讓他們當回事,也許我不會痛苦半生…所以,後來女兒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需要儀式感的事情我都會很在意,並且親自過手,將來女兒出嫁必須要有儀式,其實看似是個儀式,其實關乎到她的幸福感…

6 今年老爸過生日,我是人生中第一次給我爸過生日,給他買了一個蛋糕,帶上弟弟妹妹,還有奶奶媽媽他們一起給老爸唱生日歌,就像我們小時候過生日一樣。老爸雖然沒說什麼,但是他的開心溢於言表,而且全家都很開心,一起吃蛋糕,鬧……

多少家庭,輸在了沒有儀式感

總覺得生活索然無味的你,就是因為缺少了該有“儀式感”。聽著音樂,晚上喝一杯紅酒;配上音樂,和愛人享受浪漫燭光晚餐。其實為生活加分的“儀式感”,本來就很簡單,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儀式感”的重要性!

儀式感無關於矯情、物質,不用奢華高貴,可以是一頓早餐或一個擁抱,是幸福生活的甜蜜劑,生活是為了生活,而不是過活。偶爾的儀式感讓我覺得,生活不止有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多少家庭,輸在了沒有儀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