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錢,他卻擡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錢,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是個股票經紀人,工作穩定,朝九晚五,社會地位也不低。

四十歲的他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妻子熱情好客、待人和善,孩子聰明伶俐,都已上了大學。

按照流程他應該會坐等退休和妻子安享晚年。在旁人看來他這一生也算完滿了。

可就在這順風順水的時候,他跳上了一艘破爛的小船逃走了。他放棄了倫敦穩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孤身前往巴黎,住最低級的賓館,打最辛苦的雜工,只為了看似可笑的夢想—畫畫。

01

毛姆的這本《月亮與六便士》是以畫家高更為原型創作的,講述了一位偉大且極端的畫家如何追夢。

離家出走的查理斯改變的不僅是生活方式,更有對人的態度,以前他對誰都彬彬有禮,現在在他眼裡阻止他的人都是傻逼。

“你還有什麼想說的?” --勸他回家的“我”

“只有一句:你是個大傻瓜。”--查理斯

“但你是個四十歲的人,不年輕了。”--“我”

“所以我要抓緊時間,不然就太晚了。” --查理斯

“你以前畫過畫兒嗎?”--“我”

“我從小就想當個畫家,但是我父親要我長大經商,因為他覺得學藝術只能勉強餬口,賺不了錢。從去年起,我開始學畫畫,還在夜校上了一年的課。” --查理斯

“如果你最後只能成為一個蹩腳的三流畫家,你認為拋棄一切得到這個結果是有價值的事情嗎?無論如何,在各個領域,你可以沒有多少才華,反正只要做一個普通人,能夠順利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但是藝術家卻完全不是這樣。” --“我”

“去你的,你真是個傻瓜。”--查理斯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我以為剛剛說的道理再清楚不過了。” --“我”

“我跟你說,我非得畫畫兒不可,我必須這麼做。對一個落水的人來講,他會不會游泳都不是最重要的,能掙扎出去,才是第一位的,否則他就會淹死。” --查理斯

查理斯離家出走是突然的,他的家人毫無所覺,但他是“蓄謀已久”的。從他行動那刻起就沒有什麼東西能阻擋他。如果有什麼東西會阻止他抒發心中的創作慾望,他一定會將它不假思索地連根剷除。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錢,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02

夢想從來都不是甜蜜的,對查理斯來講追逐夢想就是追逐厄運。

他的畫沒人欣賞得來,更沒人願意買。對他來講畫畫是消耗品,要花費他大量的精力和金錢,卻無法帶來任何物質回報。

他很窮,窮到住最差的旅館,生病沒錢治,畫畫沒油彩,他要通過做最苦最累的搬運工賺錢餬口。

他很孤獨,沒人理解他的想法,更沒人陪伴他。沒朋友、沒親人,獨來獨往。聽起來像瀟灑的劍客,其實連落魄的乞丐都不如。

他無所求,對他來講完工的作品是沒有價值的,他也不會用畫賣錢,甚至不樂意給別人觀看。他也沒想通過畫畫功成名就。

他死於人人畏懼的麻風病,在暗黑的小木屋裡,他盲著眼在牆壁上完成了人生最後一幅曠世作品後再也沒有醒過來,死後他讓第二任妻子把這件木屋燒成灰燼。

沒有人能理解他,在世人眼裡他就是個自私鬼、瘋子。他眼裡只有畫畫,沒有什麼比滿足自己的精神世界更為重要。道德、是非觀、善良他統統沒有。

當有人數落他的時候,他可以極盡惡毒諷刺之詞懟的對方毫無脾氣。他從沒有沮喪過,不管別人的看法怎麼樣,都不會影響到他。在他眼裡,誰都沒有畫畫重要,包括他自己。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錢,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03

若干年後,當年接替他工作的人已經事業有成,娶了個漂亮老婆,被國家授予了爵士勳章。

光鮮亮麗的爵士對阿伯拉罕的評價是“毀了自己的人生,沒個性”。

那麼成功的人生應該長什麼樣?成為一個有名的醫生,娶一位貌美的妻子,過著優越的生活,難道就是成功?

做自己想做的事,在一個寧靜的環境裡,不追名逐利,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失敗?

成功不是方程式,它沒有固定的算法流程。生活具有怎樣的意義也不單純是由成功決定的。

相比於成功的爵士阿伯拉罕才是那個具有鮮明個性的人。他僅僅因為恰巧看到了從未嘗試過的一種生活方式,還沒有思考太久,就決心投入它的懷抱,不顧大好前程。他不僅踏出了這一步,而且絕對沒想過回頭,他實現了自己定義的生命價值。

電影《big night》有句臺詞“He lives at another level”可以用來解釋像查理斯、阿伯拉罕這類人。

別人的人生都在不斷做加法,他們卻在做減法。丟棄一個個身份,甩掉一層層束縛,最終全身心投入到了夢想的“冰窟窿”裡,自得其樂。

毛姆說,我們就像是被安排的電車,起點和終點都是規定好的。這種波瀾不驚的生活安穩又可怕。

安穩沒有錯,顛簸也沒那麼好,做想做的事,成為想成為的人才是生命的真諦。要知道我們大多數人所成為的,並非是我們想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看到了月亮。”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低頭尋找,有些人看到月亮時已沒了接受“厄運”的勇氣,只有極少數人在別無選擇的時候踏出了那夢寐以求的一步。

注:這本書是以第一人稱敘述的,01對話裡的“我”就是敘述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