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將劣勢轉化為優勢並打敗敵人

怎樣將劣勢轉化為優勢並打敗敵人

輕觸收聽語音版,或移步【喜馬拉雅FM】、【網易雲音樂】以及【企鵝FM】搜索【更好時代知識服務】收聽:

(由聲優楊一方演繹)

怎樣將劣勢轉化為優勢來自更好時代00:0004:08

-

優勢和劣勢是相互轉化的

不利條件,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轉化為有利條件,優勢和劣勢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我們翻開《大英百科全書》,其中的歷史名人的身世,有四分之一的人在十歲之前就失去了雙親中的一個,在十五歲之前,單親比例是34.5%,二十歲之前,單親比例是45%。

英國首相和美國總統,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失去了雙親中的一個,比例遠遠超過正常人,所以單親家庭對普通人來說可能是個巨大的困難,但是對那些沒有被這個困難擊倒的來說,他們被迫著更早地自立,而且也真的自立了,所以會因此而變得更強大。

對於現實中的情況,我們不應該一味追求加強某一方面的優勢,因為過猶不及是存在的,在投入和優勢之間,是一個「倒U曲線」

一個技能成長的初期,每增加一點的投入就會獲得一點回報,然後就會進入一個平臺期,繼續投入不能獲得更多的回報,過了這個平臺期再投入,不僅不能獲得回報,還可能會到退。

-

打敗強大的敵人,需要使用非常規手段

如果對手比起強很多,那麼跟對手的針鋒相對硬碰硬只能是毫無勝算,只有劍走偏鋒才有取勝的可能性,當你處於劣勢的時候,你能做的只能是不按照對手的套路出牌,別無他選。

田忌賽馬的故事正好可以解釋這個原理,田忌經常和齊國眾公子賽馬,但是田忌的上等馬比不上齊國的上等馬,田忌的中等馬比不上齊國的中等馬,田忌的下等馬比不上齊國的下等馬,所以在賽馬中,田忌經常是失敗告終,孫臏出了一個主意,讓田忌勝了賽馬比賽。

原來孫臏自知田忌王的各種馬不如齊國的馬,如果是同種類型的馬進行比拼一定會失敗,所以想到了絕妙的辦法,讓田忌的上等馬對陣齊國的中等馬,田忌勝,田忌的中等馬對陣齊國的下等馬,田忌勝,田忌的下等馬對陣齊國的上等馬,田忌敗,縱觀比賽全局,田忌兩勝一敗,最終贏了賽馬。

-

佔優勢一定會敗給佔劣勢的

以弱勝強需要靠技巧,但是這不意味著以弱勝強只能靠投機取巧,總是投機取巧一定會失敗。商業領域中,有一個著名的論斷,「大公司必定會敗給小公司」,所有的佔優勢,都只是暫時的,從長時間段來看,就會發現,處於劣勢的一方戰勝處於優勢一方只是時間早晚的事情。

佔據優勢的一方,因為太過於依賴於既有的優勢,所以往往會對環境的變化後知後覺,這就給了暫時處於劣勢者逆襲的機會,當條件一旦達到的時候,劣勢一方會迅速佔領新優勢,而原有優勢就會轉變為沉沒成本,對新優勢沒有任何作用,最終被劣勢方淘汰出局。

優勢者存在選擇悖論,原有優勢是成功的基礎,在充滿不確定的新方向出現時,優勢者理性的選擇是在原有領域繼續保有優勢,不在新方向上浪費太多的精力,但恰恰是這種理性的選擇,決定了一個結果,那就是沒見有人能夠一直保持優勢,所以劣勢總有轉化為優勢的那一天。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