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公安部剛剛公佈!一條謠言竟然造成國家百億損失!

今天,人民日報、公安部接連發文《伊利董事長潘剛“失聯”?造謠者已被批捕》,內蒙呼和浩特公安在接到伊利公司及潘剛本人的報案後,及時開展縝密偵查,查明這四則文章嚴重不符合事實,嚴重擾亂正常社會秩序,依法抓獲犯罪嫌疑人鄒光祥、劉成昆。

目前鄒光祥、劉成昆二人涉嫌誹謗罪,已被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

人民日報、公安部剛剛公佈!一條謠言竟然造成國家百億損失!

造謠讓自媒體公信力下降

中國有句古話“積毀銷骨,眾口爍金”。到了信息化時代,謠言更像是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呈現“花樣翻新,有恃無恐”的新態勢。往往是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謠言的影響面越來越大,影響到的人越來越多,而造謠成本極低,甚至滋生了謠言產業鏈。

一條謠言 一天蒸發131.9億

人民日報、公安部剛剛公佈!一條謠言竟然造成國家百億損失!

儘管當天伊利集團馬上發佈澄清公告,明確回應此消息為謠言。然而,謠言的衝擊力、破壞力之大,超出想象。3月26日,伊利股份盤中價格振幅為8.95%,下跌3.53%,較當日最高市值1791億元蒸發了131.9億元!

人民日報、公安部剛剛公佈!一條謠言竟然造成國家百億損失!

伊利集團馬上發佈澄清公告,明確回應此消息為謠言。其實,伊利此次並非首次“中槍”。早在2011年伊利就因“假張三林實名舉報案”蒙受巨大損失。2011年6月,一份攻擊伊利管理層的謠言在網上被熱炒,同年6月13日,即伊利股份“10送10”的除權日當日,受謠言影響伊利股份遭遇投資者恐慌性拋盤,損失巨大。據媒體報道,此次事件是李某等4人為了個人利益,故意編造傳播攻擊伊利集團的假實名舉報材料。最終,4人因編造並傳播證券交易虛假信息罪獲刑。

人民日報、公安部剛剛公佈!一條謠言竟然造成國家百億損失!

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後,作為一家大型食品企業,伊利身負消費者的信任,所有的精力都在生產出好產品上,對於這些謠言,伊利一直都是相信法律、依靠法律。以往的謠言事件中,造謠者也已經被公安機關抓捕。公安部今天中午發佈消息稱,發佈不實消息的鄒某某、劉某某等6人已被警方抓獲並被檢察機關批捕。

然而,因一則謠言蒸發的131.9億元該由誰賠償?股民的損失又由誰來承擔呢?

自媒體造謠,摧毀一個行業

人民日報、公安部剛剛公佈!一條謠言竟然造成國家百億損失!

曾經廣為流傳的紫菜謠言

同樣還有棉花做肉鬆的謠言,事後也被證明是大豆纖維。

謠言猛於虎
打虎需重拳

儘管我國現行法律正不斷加大對於網絡謠言的打擊力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就規定,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情況,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然而,據《2016網絡謠言傳播以及成年人認知情況研究報告》顯示,在2016年上半年移動輿論場中的450個謠言案例中,僅有少部分謠言及其相關責任人被警告或處罰。

隨著新媒體的高速發展,謠言沒有一刻遠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謠言對我們的社會、對我們的經濟建設、對百姓的個人生活造成的影響。在驚呼“謠言猛於虎”的同時,我們必須呼籲,對付謠言這隻“猛虎”,要依法加大對造謠者追償經濟損失,讓造謠者不敢造謠,造不起謠,以更加有力的重拳,弘揚正氣、激濁揚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