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司馬集團滅蜀十七年之後才滅吳?

賀蘭明珞


滅蜀是在公元263年,滅吳是在公元280年,中間確實是經歷了十七年。這期間,魏晉這邊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呢?就是公元265年,司馬炎受禪,完成了司馬氏篡奪曹魏政權的過程。

滅蜀之戰從戰術層面看,確實有一定程度上的偶然性,無論是鍾會在漢中,還是鄧艾偷渡陰平,這兩次成功,一定程度上都帶有僥倖性。更為僥倖的則是鄧艾到達成都城下之後,劉禪既沒有據城死守,也沒有南逃南中或者東逃孫吳,而是選擇了輿梓出降。

但從戰略層面看,即使以司馬昭算不上太優秀的戰略眼光看,滅蜀都不是問題,問題只在於滅蜀之後該如何善後,尤其是如何處理始終不對司馬氏日益明確的代魏意圖表態的鄧艾。也就是說,在司馬昭看來,滅蜀根本就無需擔心,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


司馬昭為什麼這麼篤定呢?看看在他手裡應對的最大危機也就是諸葛誕在淮南發動的叛亂就可以了。

這次戰爭是整個三國時期動員和集中兵力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諸葛誕集中起來的兵力加上在淮南的軍屯士兵,共十六萬人,而司馬昭用於平叛的兵力是多少呢?四十萬人。

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呢?整個三國時期,蜀漢方面用於北伐的兵力,巔峰時期也沒有超過十萬人。而孫權更是有著孫十萬的美名,每次大舉出兵進攻淮南,動用的兵力也沒有超過過十萬人。即便是被公認為決定了三國鼎立格局的赤壁之戰,曹操方面動用的兵力實際上也沒有超過三十萬人。

而諸葛誕叛亂只是一場曹魏內部的叛亂戰爭,諸葛誕方面動員了十六萬人,也只是據城自守,連分兵掠地都沒敢。而司馬昭平叛動用的兵力也並不包括正在關中和隴西地區與蜀漢作戰的軍隊,荊州方向的軍隊也只是抽調了一部分,其餘兵力全部來自曹魏北部戰區以及內地的軍隊。

而這時候蜀漢能夠用於伐魏的兵力,實際上也就是五六萬人。孫吳在諸葛恪到孫綝,孫峻掌權時期,最大規模一次主動的北伐戰爭也就是東興之役,吳軍幾乎是傾國而出,總共也才只有二十萬人,還鎩羽而歸了。


天下三分,魏有其二,吳蜀兩方加起來才只有三分之一。而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相互拉鋸戰和消耗之後,曹魏積累的實力相對於吳蜀兩方來說,已經是處於毫無疑問的壓倒性優勢地位了。用我們今天的話說,這種局面就是時間在曹魏這邊,和平時間越長,對曹魏的硬實力積累越有利。

司馬氏當然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從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到司馬師,司馬昭相繼掌權,他們都完全不著急去滅蜀滅吳,而是把精力更多的用於繼續挖曹魏牆角的事業,以最終實現皇權的和平順利交接。

滅蜀和滅吳這兩次戰爭,從司馬氏的家族政治利益來看,實際上也是內部政治需要遠大於對外擴張的需要。滅蜀是為了消滅異己,也就是鄧艾,滅吳則是司馬炎對自己政治集團班底的一次內部利益調整和分配。所以,名義上的滅吳之戰統帥是賈充,但賈充根本就沒去前線。

也是因此,司馬氏始終都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內部穩定和完成皇權轉移上面的,而並不急於去滅蜀滅吳。因為滅蜀滅吳對司馬氏即將接盤的國家來說,都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根本沒有必要去過多的操心。


蕭武

263年,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蜀漢滅亡。265年,司馬炎逼魏元帝曹奐退位,建立晉朝,是為晉武帝。到了280年,晉才滅吳,統一中國,從滅蜀算起,確實是等了十七年。

為什麼?

問題出在晉武帝本人身上。

自古以來的開國天子,可能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不思進取。

在他的統治之下,晉朝從一開始就有一股慵懶苟且之風。丞相何曾當時就對自己的兒子說:“吾每宴見,未嘗聞經國遠圖,惟說平生常事。”也就是說,皇上從來不談宏圖遠舉,只愛拉家常,根本就沒有做皇帝的樣子。何曾為此而憂心忡忡,預測“此等必遇亂亡也!”果然被他說中。

晉武帝不是一般的苟且。比如說,他很好色。他的皇后楊豔,卻是個嫉妒心特別強的女人。泰始年間選秀,主考官便是楊豔。她本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的原則,只要是稍有姿色的女子,一律打叉。眼看著漂亮女人一個一個被趕走,晉武帝在一旁抓耳撓腮,計無可施。突然瞟到大臣卞藩的女兒長得挺可愛的,趕緊跑過去,用扇子遮住她的臉,對楊豔說:“這個不錯。”想用這種小孩子的把戲打動楊豔。沒想到楊豔將眼睛一橫,又打了個叉,晉武帝也不敢反對,悻悻地放下扇子,垂頭喪氣地走了。這個故事說明,晉武帝是有肚量的,可是肚量未免太大了。好色如他,居然容得下楊豔趕走他喜歡的女人,自然也就容得下偏安一隅的東吳政權,而不會像宋太祖一樣,發出“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感慨。

晉朝前線的將領,倒是摩拳擦掌,枕戈待旦。比如鎮守襄陽的羊祜,一直苦心經營,為滅吳做準備,而且向晉武帝分析:東吳的天險不如西蜀,孫皓的殘暴過於劉禪,吳國的頹勢有甚於蜀國,而晉朝的兵力正處於鼎盛時期,此時不進攻吳國,更待何時?羊祜的分析,極有道理,無奈晉武帝身邊的大臣,個個都像他那樣苟且,竭力反對用兵。羊祜等不到晉武帝的進攻令,最後抱恨而死。

279年,益州刺史王濬上疏直陳:“臣作船七年,日有朽敗。臣年七十,死亡無日!”作船就是為了攻打吳國,王濬怕自己像羊祜一樣,在日復一日的等待中耗死。接替羊祜的杜預也從襄陽上疏,要求立即出兵。這時候,晉武帝還在猶豫,故作鎮定地和丞相張華下棋。張華不幹了,推開棋盤,極力支持杜預的計劃,晉武帝這才下定決心。但他立即又做了一件傻事,任命反戰派賈充為大都督,負責對吳作戰大局。賈充不肯受命,晉武帝就逼著他做。賈充無可奈何,不情不願地接受了任命——從這個細節上看,晉武帝真是毫無滅吳之心。

事實證明,前線將領是對的。279年五月晉軍出動,280年三月,吳國便投降了。可笑的是,伐吳的總指揮賈充,這時候還在打退堂鼓,在遠離前線的大本營中給晉武帝上書,說什麼天氣漸暖,瘟疫將起,應該立即班師,否則“雖腰斬張華不足以謝天下!”等到孫皓的降表送來,賈充大驚失色,趕緊回京請罪。晉武帝竟然不處罰他,反而好言安慰了一番。也許,在晉武帝的內心深處,他和賈充一樣,根本沒信心也壓根沒想要打贏這一仗吧。


龍鎮

司馬氏家族滅蜀17年後才滅吳是因為“內政外戰”的耽擱以及“南征準備”的繁複

司馬氏家族滅蜀吳間17年所面對的內政外戰

其一,公元263年的滅蜀戰役以及平定鍾會之亂為司馬昭提供了篡魏建晉的軍功威望,奈何司馬昭的身體沒有撐到完成篡代的那一刻,而公元265年倉促襲爵(襲晉王)與篡魏(稱晉帝)的司馬炎,畢竟是一個威望不高、資歷不深的年輕人,需要採取一系列內部政治權力的重新調整,方能壓服跟隨自己祖父、伯父、父親一同“創業”的長輩們,這是司馬炎建晉初年的主要任務,不搞好這項工作,一切內政建設與對外作戰都很難放心開展。

其二,在鍾會滅蜀、鍾會之亂中,一大批入蜀軍官被損耗在了鍾會之亂中,這就造成了

西晉軍方西部軍隊的中層危機,這也是需要時間調整補救的。何況,除了西線軍隊,整個巴蜀地區也是剛剛歸附,雖然以譙周為代表的“投降派”益州土著官吏主動迎合魏晉政權,但畢竟是新附領土,也需要時間去接受、調整與消化,豈能倉促伐吳?

其三,公元270年,鮮卑禿髮部首領——禿髮樹機能(南涼國禿髮氏祖先),在涼州、雍州掀起了整整10年的反晉戰爭,連續殺敗甚至擊殺胡烈、石鑑、司馬駿、牽弘、蘇愉、楊欣等西北高級軍官,若不是文鴛(277年)、馬隆(279年)的及時出馬,禿髮樹機能提前建立一個涼國也是很可能的。

綜上可見,司馬氏家族在滅蜀滅吳之間的17年中,不僅要面臨中樞朝政少主接班改朝換代,還需要面對西北戰線的糜爛與西南領土的收編,可以說是相當忙碌了,哪裡還顧得上南征孫吳呢?

晉滅吳準備的繁複充足

晉滅吳戰役是中原政權第一次組織三路大軍三線齊下消滅南方政權的大規模戰役,必須有充足的準備才能準備好南征的軍力協調好南征的軍隊,畢竟孫吳遠比季漢富強,軍力也更為強大,君主孫皓也是雖暴不昏的主。何況滅蜀只需一路(鍾會主力+鄧艾偏師),滅吳卻需三路(巴蜀、襄陽、淮南),滅吳的調度難度也遠超滅蜀,可不是得多準備準備麼?


綜上,西晉滅吳遲遲在滅蜀後17年完成,無非是被少主接班、改朝換代等內部政治利益重分配,與西北樹機能反晉、西南巴蜀新附等西部危機與隱患拖住了。若是司馬炎能有隋文帝楊堅那樣的條件(巴蜀早定、正當壯年、突厥分裂、陳主昏弱、陳軍不振),也能提前個幾年完成滅吳大業,別忘了楊堅從建國到滅陳,即便條件好於司馬炎也用了足足8年哦


寒鯤

當時滅蜀之後,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篡奪了魏國的政權,建立了晉國。為什麼十七年之後才滅吳呢?是因為需要等待良好的進軍機會,吳國的孫皓剛剛即位,即位之後國家經濟等發展很好,這時候攻打吳並不是一個好選擇。後來吳國的孫皓看吳國發展的很順利,開始自大,開始了他的暴政,吳國國力大幅度衰弱。

這時候司馬炎已經等待了幾十年,看到了滅吳的良機,司馬炎才決定發兵滅吳

PS:如果你喜歡這篇問答,歡迎您轉發、評論、點贊、在此拜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