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江之戰:福建水師英勇抗敵,血染馬江

馬江之戰:福建水師英勇抗敵,血染馬江

1884年7月中旬,法遠東艦隊經香港陸續到達閩江口。後續艦隻以遊歷為名,先後駛抵羅星塔錨地與福建水師相對峙。加上開戰前趕到的巡洋艦“凱旋”號,法軍共有軍艦12艘、火炮77門和兵力1700於人。

另外,閩江口外還有5-6艘法國軍艦作為預備隊。從噸位、航速、火炮數量和質量、裝甲、兵源素質等方面比較,法國艦隊佔有明顯的優勢。

馬江之戰:福建水師英勇抗敵,血染馬江

8月23日下午1時,法艦在距清艦200-300米的地方首先向清軍開火,眾炮齊射,火力十分猛烈,清軍各艦立即陷入一片混亂,他們匆忙砍斷錨鏈,發動主機,分發禪藥,倉促應戰。

在羅星塔上游,清旗艦“楊武”號首先被敵艦的火力擊中,只能以小炮還擊,接著被法魚雷擊中而沉沒。旗艦指揮張成棄艦潛逃。在沒有統一號令的情況下,清艦各自為戰。

馬江之戰:福建水師英勇抗敵,血染馬江

“楊武”號沉沒後,3艘敵艦圍攻“福星”號,“福星”號多處著火,像一條火龍,在江中來回拼殺。船員連續作戰,直至彈藥艙中彈,船體爆炸為止。

勇敢的“福勝”號和“建勝”號噸位雖小,但仍英勇還擊。“建勝”號在“福星”號被擊沉後,英勇衝向敵艦,該艦一發炮彈擊中法艦“窩爾達”號,立即遭到敵艦報復而被擊沉。

馬江之戰:福建水師英勇抗敵,血染馬江

在交戰中,清軍“水保”號、“琛杭”號運輸船也因中彈沉沒。“藝新”號、“伏波”號炮艦負傷後自沉。

在羅星塔下游,“振威”號被法鐵甲艦“凱旋”號重炮擊中,失去操縱。但管駕和船員仍堅持戰鬥,所發射的炮彈打死了法艦“臺斯當”號艦長和2名士兵。在即將沉沒的時候,還升起了代表中國的黃龍旗。表示“艦雖亡、旗還在”。

馬江之戰:福建水師英勇抗敵,血染馬江

“飛雲”號、“濟安”號2艘炮艦還未起動,就被法艦擊中起火。“飛雲”號督帶高騰雲,腿被炸斷後,仍繼續指揮戰鬥,直到被敵艦的炮彈掀入江中犧牲。不久,兩炮艦起火沉沒。

陸上的炮臺雖給法軍以一定打擊,但很快就受到法艦的炮火壓制。

馬江之戰:福建水師英勇抗敵,血染馬江

經過半小時的激烈戰鬥,福建水師11艘艦艇全被擊沉,官兵死傷736人。譜寫了中國近代水師抗擊外敵入侵的悲壯詩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