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太子河真的和太子有關係嗎?

金松601

太子河是遼東第三大河,全長413公里,發源於本溪縣草帽頂子山後,流經東營房、蘭河峪、鹼廠、南甸,在南甸馬城子村與北太子河匯合後經泉水小市、偏嶺、牛心臺進入本溪市區,由白石砬子村出境流入遼陽境內燈塔雞冠山鄉瓦子峪村,南行到孤家子,逶迤西下,經安平、西大窯、沙滸、小屯、望水臺、沙嶺、黃泥窪、柳壕、穆家、唐馬寨等18個鄉鎮,從唐馬寨出境,經鞍山海城三岔河入遼河,由營口入渤海。

太子河總流域面積13883平方公里,本溪境內全長168公里,流域面積4428平方公里。

太子河古稱衍水,也稱梁水、大梁水、東梁河。

衍水的名稱最早見於《史記》,記錄了秦將李信攻打燕國,燕王喜、太子丹率精兵撤退到遼東,因為聽信代王嘉的話,燕王喜派人殺了藏匿在衍水的太子丹,獻給秦國,但是並沒能讓秦國罷兵。

到了遼代,衍水開始被稱為太子河,據《遼史地理志》記載,“東梁河自東山西流,與渾河合為小口,會遼河入於海,又名太子河,亦曰大梁水。

從那以後,把衍水叫做太子河的越來越多。

那麼,衍水為什麼成了太子河呢?其實,關於太子河的太子有3種說法。

有人根據《史記》記載的燕太子丹被殺的歷史,認為太子河的名稱由來是因為後人為了紀念燕太子丹,改衍水為太子河,這最早見於明代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或曰:太子河即故衍水,燕太子丹匿於衍水中,後人因名太子河。

這一說法雖被史學界認可,但不符合常理,疑點很多。

還有一種說法,太子河是因為遼太子耶律倍,說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死後,其弟耶律德光即位,阿保機的太子耶律倍被遷到遼東,當地人同情他的遭遇,把梁水叫做太子河。

這一說法也有人質疑:耶律倍不僅行為殘忍、性急好殺,後來還叛遼跑到了後唐,這樣的太子,老百姓怎麼能為了他改河的名字呢?

也有人說,太子河是因為後金努爾哈赤的太子褚英,說是大夏天的努爾哈赤要渡河,讓褚英去探水情,問褚英:結冰沒啊?褚英說沒結冰啊。努爾哈赤一怒處死褚英,又派褚英的弟弟去探,回來謊報結冰三尺。努爾哈赤揮軍渡河,過河後回頭一看,河裡並沒結冰,而是河裡的龜鱉蟹類鋪滿河面,就像結冰一樣,所以後來太子河裡的蟹甲裡都有馬蹄紋。太子褚英被葬在河邊,後人就把這條河叫太子河。這就純屬於民間傳說了。

也有人認為太子河和太子根本沒關係,《大清一統志》記載,乾隆皇帝考名正典,指示太子河為國語(滿語)塔思哈河,“塔思哈”是滿語“虎”的意思。據此,太子河實際是滿語名“塔思哈河”的訛稱,因為語音接近,被誤讀為太子河,這也是為什麼太子河還曾被叫做代子河、太資河、泰子河、塔子河等的原因。

不管太子河的名稱從何而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過去的太子河名氣要遠遠大於現在,《晉書》記載:永嘉三年(309年)五月,大旱,襄平縣梁水淡池竭,河、洛、江、漢皆可涉。

能夠跟黃河、長江、漢江、洛水並稱,那時的太子河水量之大可想而知。

而東晉學者郭璞在《爾雅註疏》中說:遼東梁水魴,特肥而厚,尤美於中國魴。中國魴就是《詩》中“其魚魴鰥”的洛水魴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