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2"好事多磨進展快 俄歐轉暖美國急了

【俄羅斯龍報網】俄羅斯向歐洲供氣的“北溪-2”項目近段時間取得不小進展,德國、芬蘭、瑞典等多個歐洲國家對該項目給予批准和許可,德國境內的鋪設工作也已經開始。此外,該項目近日也獲得了第一份俄羅斯政府頒發的境內管道建設許可。對此,美國有些按捺不住了。消息稱,美國正在醞釀針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制裁措施,與俄羅斯合作的歐洲公司可能成為制裁對象。

好事多磨 項目施工在俄境內外終取得明顯進展

歐洲國家在天然氣上對俄依賴程度較高。根據2016年的數據,歐洲天然氣約三分之一從俄羅斯進口,其中東歐國家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尤甚。

綜合新華網、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報道,“北溪-2”項目計劃在波羅的海海底鋪設管道,把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再通過德國幹線管道輸送到其他歐洲國家,項目管線途經俄羅斯、瑞典、芬蘭、丹麥和德國的水域或專屬經濟區。建成後,俄將向德國每年輸氣550億立方米,可滿足歐洲10%的天然氣需求。

這一項目歷經波折。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2015年即宣佈已與歐洲合作伙伴達成一致,隨後經歷了合作伙伴退出、多國質疑等曲折,最終俄氣去年4月與法國、荷蘭、奧地利、德國多家能源公司簽訂協議,決定共同推進這一項目。

根據計劃,項目將於2019年建成,最晚從2020年起,俄羅斯輸往西歐的天然氣將無須過境烏克蘭、波蘭、白俄羅斯和其他幾個東歐國家,同時德國有望成為新的俄羅斯天然氣歐洲轉運樞紐。

目前,芬蘭政府已經發放了施工和運營許可,芬蘭海域鋪設管道的籌備工作已經啟動。

項目在德國也已經取得了所有必須的施工許可。據俄方消息,目前“北溪-2”在德國已開始動工。

瑞典方面,瑞典DI報7日援引該國中間黨國際問題代表倫德格倫(KerstinLundgren)的消息報道,瑞典已經批准建造“北溪-2”天然氣管線。

此外,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訪問奧地利時曾表示,奧地利支持俄羅斯通過“北溪-2”項目擴大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計劃。

奧地利總統表示,從美國進口液化氣比俄羅斯天然氣貴1到2倍,歐洲放棄俄羅斯而購買美國天然氣沒有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運營商NordStream2公司近日發佈消息稱,公司已獲得第一份俄羅斯政府頒發的境內管道建設許可。

消息中說:“公司需要獲得2份俄羅斯政府頒發重要許可。除今天拿到的許可外,還需要從俄自然資源利用監督局獲得另一份在俄羅斯領海海底鋪設天然氣管道的許可。預計該許可將在近期頒發。”

NordStream2公司表示,將於近期實際展開許可證範圍內的“北溪-2‘項目建設工作。

俄歐能源合作及雙方關係改善 美國警惕:欲制裁與俄合作的歐洲公司

如果”北溪-2“建成後替代現有管線,烏克蘭等東歐國家可能失去每年數十億歐元過境費和能源轉運這一地緣政治工具,更將承擔天然氣價格上漲風險。正因如此,以德國為首的西歐國家對項目態度積極,而烏克蘭等東歐國家則盡力阻撓這一項目,並得到了美國”撐腰“。

對於俄歐能源合作以及雙方關係改善跡象,美國充滿警惕。

美國負責歐洲和歐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米切爾5日表示,”北溪-2“項目將削弱北約承擔俄羅斯壓力的東翼力量,增加歐洲對於俄羅斯的依賴,同時威脅烏克蘭作為能源轉運國的經濟安全。

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報道,美國近期正在醞釀針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制裁措施,與俄羅斯合作的歐洲公司可能成為制裁對象。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此舉意在阻止該項目繼續推進,以降低俄羅斯對歐洲經濟的影響力。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所專家陳宇認為,美國阻撓”北溪-2“有在戰略上打壓俄羅斯的考慮,更重要的是,現在俄美在歐洲能源市場上是一個競爭態勢,如果歐洲加大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勢必影響未來美國對歐洲出口液化氣,這對重視商業利益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來說難以接受。

德國總理默克爾5月訪俄之前,特朗普就公開批評德國”向俄羅斯購買大量天然氣“,甚至直接要求德國放棄”北溪-2“項目,以換取美國放棄對歐洲發起貿易戰。

當前,歐洲處境兩難:同俄羅斯合作,可能要承擔美國製裁的風險;聽從美國,則可能面臨天然氣供應不足的問題。為此,默克爾尋求普京支持,希望他保證,即便在”北溪-2“投入使用後,俄羅斯也將繼續通過烏克蘭管道系統輸送天然氣,從而消除美國對這一項目的部分憂慮。

相對美國以制裁威脅的強硬手段,俄羅斯的身段更顯柔軟,盡力表現出照顧歐洲利益和關切的合作誠意。普京5月18日在與默克爾會晤後舉行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回應了德方要求:在經濟合理的情況下,俄方準備繼續從烏克蘭過境向德國輸氣,俄方願意就此與烏方談判。

俄羅斯VS美國 歐洲自主迎考驗

陳宇認為,”北溪-2“項目對俄羅斯來說有很強的戰略意義,為防止受制於烏克蘭,俄必須修建新管道,以維持自身在歐洲市場的地位。

從歐洲方面看,歐盟多年來致力於能源來源多樣化,特別是經歷去年的寒冬後,歐洲人發現俄羅斯天然氣供應還是比較可靠的。特別是德國,通過修建”北溪-2“也能夯實自身在歐盟能源市場的地位,所以態度積極,雙方合作基礎牢固。

對於項目推進前景,陳宇認為,特朗普上臺後,美歐在經貿和伊核協議問題上分歧很大,嫌隙加深,默克爾等歐洲重要國家領導人對特朗普的做法比較反感。未來”北溪-2“項目能否順利推進,取決於歐洲特別是德國能否頂住美國壓力。

俄羅斯政論人士伊蓮娜·卡皮塔諾娃認為,目前看來,德國等歐洲國家在兩難處境中主要採取拖延戰術,同時逐漸推進”北溪-2“建設。法國總統馬克龍可能將在德國和美國之間充當談判中間人角色。

俄羅斯應用經濟學研究院專家尼基塔·伊薩耶夫認為,美國宣稱自己是為了保護歐洲國家遠離”危險的“俄羅斯,同時又在積極向歐洲推銷價格昂貴的本國產液化天然氣,以取代俄羅斯天然氣,因此不排除德國、奧地利等國以本國商業利益為重,反抗美國可能的制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